處暑: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 白居易 《早秋曲江感懷》

處暑: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到來,意味著“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此時,暑氣漸漸消退,秋季來臨,逐漸出現了“秋乏”、“秋燥”等現象。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處暑習俗:

1、 祭祖

處暑節氣前後,民間各地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從古至今,這已成民間祭祖的重要節日。據說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

2、 開漁節

對於沿海地區的漁民來說,一過處暑,便是漁業大量豐收的時候。每年一度的開漁節便在處暑期間舉行,歡送漁民出海。我國多個地區有類似的節日,比如象山開漁節,舟山開漁節,江川開漁節等。

3、 吃鴨子

俗話說:“處暑吃鴨,健康各家”。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可滋養五臟、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等。民間吃處暑鴨,有很多種吃法:白切鴨、烤鴨、鹽水鴨、檸檬鴨、子姜鴨等。

處暑: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少吃肉類防秋燥

處暑後,天氣比較乾燥,此時飲食上不宜過多食用肥膩的肉類、油炸食品等,以防加重“燥”氣,引發“上火”。而百合、山藥、紅棗、蓮子等有健脾、養胃、潤燥等功效,適合在秋季時適當食用。

邁開腿,動起來

秋高氣爽,是戶外運動的好時機。剛到處暑,白天溫度較高,早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段更適合進行運動。運動方式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打太極、跳廣場舞等。提醒您的是,運動過程中和結束時要及時擦汗,以免受涼,招致疾病。

調節心情,陶冶情操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一入秋,人彷彿就變得更加容易哀傷、悲憫。祖國醫學認為,秋季在五臟應於肺,而肺與“悲憂”相對應。如果過度悲傷、哀愁就會損傷肺氣。而相應的,肺氣弱,也會使情緒低落、悲傷難過。所以在秋季時,更要注意調節情緒,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情緒的平和、穩定。當您情緒不佳時,不妨自己去花園走走,或找老朋友聊聊天、談談家常,或練練書法,將負面情緒轉移,爭取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搜索下載“熙心健康”微信公眾號,更多健康知識定期推送,更有醫生免費諮詢,等你關注!

本文資料均來源於網絡,目的為傳播健康知識,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