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炎炎夏日,很多食物水果都很容易變質。這時,冰箱的使用率達到了一年中的高潮。當然無論是哪個季節,我們最常做的就是把剩菜剩飯,水果飲料,一股腦地都塞在冰箱了裡。可能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患上“冰箱病”!

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什麼是“冰箱病”呢?

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的不良反應。就是“冰箱病”。具體來說,就是雖然冰箱可以抑制多數細菌的活躍度,但仍有一些細菌在低溫下也可以繁殖,並且依附在食物上,如果使用冰箱不當,或者後續在食用時沒有充分處理,細菌就會進入人體,引起一系列細菌感染。

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具體的表現通常有以下幾種:

1冰箱腸炎

嗜冷菌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下仍然可以繼續繁殖,帶有這些菌群的食物在食用後可能會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瀉等。人在感染大腸桿菌後的症狀為胃痛、嘔吐、腹瀉和發熱。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孩子和老人,不良反應更嚴重。

2冰箱胃炎

如果吃多了冰箱內的冷食物,胃腸在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血管會驟然收縮變細,血流量減少,胃腸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導致生理功能失調,誘發上腹陣發性絞痛和嘔吐等症狀,稱之為“冰箱胃炎”。

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3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時不經常擦洗,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 。這些真菌耐寒力極強,能在冰箱低溫下生長繁殖,並隨塵埃散佈至空氣中。

4冰箱頭痛

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溫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溫度在37℃左右,兩者溫差懸殊。若快速進食,會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產生頭暈、頭痛、噁心等的一系列症狀。

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四大原則,遠離冰箱病

1、冰箱要定期清理

冰箱用久了,即使食物做了分開存放,也可能會產生異味,既影響食物口感,又不利於健康,因此要定期做清理。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好用又天然安全的方法,輕鬆去除冰箱異味。

2、冷食不宜馬上吃

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如果是可以加熱的,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不能加熱的,先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再食用。天氣再熱,也切忌把食物從冰箱裡拿出來就直接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時過量食用。

冰箱這樣做每天都在吃細菌,不得不防

3、存放時間有限制

冰箱只能起到延緩食物腐敗的作用,絕不意味著它能殺死細菌,永遠保鮮,所以食物放進冰箱裡之後同樣有保鮮期,放太久的食物儘量就不要再食用了。

關於常見的食物在冰箱中能放多久,小廚曾經發過文章介紹過,詳情可以點擊查看:冰箱裡的肉凍多久就不能吃了?一張表總結得清清楚楚

4、食物擺放有講究

我們在使用冰箱時,應該將食物按照生熟和種類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冷藏區的最上層應該放熟食和密封處理的剩菜剩飯,這是因為微生物也會沉降,如果把熟食放在下層,那上層的細菌就會落在熟食中。

去異味小貼士:

.把菠蘿或者生薑切成片,放在冰箱角落裡,也能起到去味的作用。

不建議用84消毒水或者洗潔精清理冰箱,這樣會對冰箱造成二次汙染,影響食物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