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當思維和機器成爲一體時,人類還剩下什麼?

我不是魏賴皮對於《心境》的評測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AVG遊戲(Adventure Game)俗稱冒險遊戲,是遊戲類型的一個大型分支。而該分支下的交互式小說/電影AVG遊戲,似乎成為了近年來炙手可熱的遊戲類型。

前有口碑鉅作,最具革命性遊戲《奇異人生》,後有互動電影,遊戲大作《底特律:變人》,這兩款遊戲皆為故事精良,口碑爆炸的重磅鉅作。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奇異人生遊戲宣傳圖

最近發佈的新作《State of mind(心境)》,也是這樣的一款遊戲。該作綜合素質上佳,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遊戲大環境的營造都可以說是盡善盡美,除了遊戲那非常稜角分明的建模容易引人詬病之外。(實際上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藝術風格的表現,依稀記得有種相機可以把照片拍成這種風格的,或許有人喜歡呢~)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人物建模稜角分明,不知各位能否接受?

《心境》這款遊戲的大背景設定在未來,科技發展非常的迅猛,AI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機器人早已經介入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中。不過,人與機器對立這個坎過不去就是了。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人與機器的互相爭鬥

遊戲的主人公——理查德·諾蘭,是玩家能夠操作的第一位角色,整個故事背景也正是圍繞著諾蘭展開的。

但為什麼說是第一位呢?是的,遊戲中玩家們不僅能夠操作諾蘭,當你打過遊戲的第一章,便可以切換其他角色繼續走劇情,實際可操作角色應該很多。(具體也不清楚多少,看Rynii哥的評測說有6個?那還挺多的)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記事板與角色切換

人物的切換對於玩家來說更利於瞭解故事內容,千人千面,哈姆雷特這些形形色色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的結果也是不盡相同的。不得不說,這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劇情的反轉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互動式場景

簡單說下游戲背景與劇情:故事發生在2048年的柏林,此時世界瀕臨崩潰,政府和公司使用無人機和人形機器人取代了公共部門的人類,監控無所不在。

利益現,陣營顯,資源乏,人類為了一己私慾無休止的明爭暗奪。

政府為了扼制住這種現象,開發出了一種可以讓人的思維進入機器裡的手段,而遊戲也正是圍繞著這個立意點想與玩家們探討一個問題:當思維和機器成為一體時——人類還剩下什麼?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很是簡單的物品欄

在一起爆炸事件中,主角受傷,失憶。在與醫生開展了一場鬥智鬥勇的問答之後,故事正式開展。主角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排斥機器(遊戲中稱為“勒德分子”),一方面卻又……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我瞬間忘記這些問題,也太難了8!

我想說幾個概念性的東西勾起各位遊玩的興致:人類恐怖組織Break point、控制智能機器人量產化的庫茨公司、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計劃、技術奇點概念的引入等等。

所以說玩這款遊戲的時候你會接受到大量的劇情與從未了解過的設定,這對喜歡科技物事的玩家來說簡直是絕佳的視聽盛宴。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音樂“遊戲”?

此類互動場景式AVG經常會被玩家戲稱為“走路模擬器”。這個觀點在很大程度上確實無法反駁,按照箭頭走路,發生劇情,做出選擇,推進劇情……

所以劇情的代入感便顯得極為重要,實際上我很難感受到此類遊戲的樂趣所在,因為太容易犯困了。玩家一定需要全神貫注的去“讀”,像是讀空氣一般,瞭解本質方可體會到其精妙之處。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遊戲互動性

當你歷經千辛萬苦接受了遊戲的畫面與形式,遊戲的操作也容易將你勸退:移動手感不佳,人物笨重,轉身不靈活,空氣牆,互動區域的不確定性都在挑戰著你那一絲耐性。

不過,當你度過這些不良因素,等在你面前的就是豁然開朗的廣袤世界了——堪稱電影級別的音樂、音效,玄妙的故事講法,充滿哲理,引發思考的結局。(這裡我硬說的,因為我玩不動這類遊戲,但好像大家都說很有哲理,那我也覺得有吧)

《心境》:当思维和机器成为一体时,人类还剩下什么?

遊戲開場畫面

總的來說,《心境》確實可以當大作來玩,甚至可以直接同比為《底特律》的“低配版”。因為題材什麼的確實很像啊,只是畫面和支線略遜一籌而已。如果你熱愛此類遊戲,那麼119元即刻入手,馬上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故事,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