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你家老人選哪種?

截至2016年底,廣州市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54.6萬,其中16%是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老年人都會選擇“居家養老”的養老方式,晚年生活由子女來照顧。然而,老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卻遭遇到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所以,有不少老人選擇機構養老。兩種方式有何區別呢?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你家老人选哪种?

居家養老,操心的事情還真不少

許多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和子女在一起,居住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容易達到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放鬆。然而事實上,各種瑣碎的開銷、患病的風險、缺少專人看護等,都是擺在老人面前的一道道現實難題。

今年80歲的何伯,退休前曾是高級工程師,現居住在泰康之家粵園養老社區頤養天年。曾經,他對於自己老年生活的安排,也像絕大多數廣州老人一樣,居家養老,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

後來他算了一筆帳:我和老伴兒兩個人,每天的費用要在50元左右,還不包括柴米油鹽、水電燃氣、水果、牛奶……這樣下來,每個月少說也要1500塊,自己行動本來就不方便,每天買菜變得很麻煩,還要擔心摔倒了怎麼辦?

舒適的養老環境能讓長者延緩衰老

對於老人來說,年紀越來越大,自己買菜做飯,打掃衛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請保姆是多數家庭的選擇。

“兒女們則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孫輩,根本沒那麼多時間照顧我們,請保姆的話,價格既不便宜而且不放心。”何伯還提及之前的一段經歷,“他一個朋友因為心臟病發,保姆沒有發現又不懂得如何緊急救治,造成了意外去世……”這樣的經歷讓何老伯痛惜不已,也意識到“真不要以為到走不動了,才需要去養老機構。舒適的養老環境和生活才能延緩病痛”。

在“住”的問題上,“居家養老”也有一些隱性的開銷。剛剛失去老伴的容老伯,不願和子女住,又住在樓梯樓五樓,子女只好為容老伯在住慣的小區租一套一樓房子住。租金加房租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而且還存在老人在室內摔倒的隱患。

養老觀念需轉變,“機構養老”越來越受青睞

在骨感現實的“夾擊”下,許多像何伯這樣的老人,為了能夠安然的度過晚年時光,已經逐步轉變傳統的養老觀念,越來越多的選擇入住養老機構。“我和老伴兒歲數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思來想去最後我們決定選擇機構養老。”何老伯笑著說到,“在這兒我的安全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我的臥室,很多個地方都有緊急拉繩報警裝置,稍微有些磕磕碰碰,只要拉下繩子,就有專門的醫護人員在5分鐘立馬趕過來。”

居家養老現實問題不容忽視,而機構養老的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價高不可攀”,中間隔著的可能只是一個養老觀念的距離。現在像何伯這樣的老人越來越多,養老觀念也不只侷限於養兒防老。

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會長陳文廣認為,對於廣州乃至全國的老年人來說,進入養老機構的老人一般都是在75歲以上,老人行動多少不方便,子女也沒有條件和能力天天照顧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女將老人送進養老機構或是最適合的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不涉及是否孝順問題。

泰康之家•粵園常務副總經理範振忠表示,機構養老所具有的專業護理服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老人因病症所帶來的身心痛苦,也能夠在精神生活、疾病康復、專業護理等方面均提供全面服務,在養老服務市場起到強有力的補充作用。

廣州福瑞馨養老公寓負責人遊瑞介紹,如今的養老機構加強與醫院的合作,打造“醫養一體化”最大好處在於方便老人,讓他們住得安心、住得安全。“畢竟家人和保姆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和醫學知識,解決如中風患者的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