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了解清楚事半功倍!

拔罐看似簡單,也是大有講究的,拔罐必須由受過專業培訓的醫務人員操作,否則便很容易“引火燒身”了。如何確保拔罐安全?專家提示要做足以下4個步驟: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一看

首先,拔罐前要先行評估,看患者是否符合拔罐要求。專家介紹了以下評估的內容:

①患者病情、既往史、意識、活動能力、有無感覺遲鈍/障礙;

②患者體質及實施拔罐處的皮膚情況;

③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對疼痛的耐受程度。

④如出現以下狀況不宜拔罐:高熱抽搐及凝血機制障礙者;皮膚潰瘍、水腫及大血管處;

⑤孕婦腹部、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二查

其次,拔罐前要檢查周圍的環境,應無易燃物品、溫度適宜;根據拔罐部位情況選用大小適宜的火罐,檢查罐口周圍是否光滑,有無缺損裂縫;檢查95%酒精棉球乾溼度是否適宜,棉球過幹火力不足,過溼時點燃後的酒精滴則變成火星火球,易發生意外。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三選穴

再次,不同的疾病所實施拔罐的位置也不同:

①腰痛患者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宜選擇在腎俞、大腸俞、秩邊、環跳、承山、委中等穴位拔罐;

②頸椎病患者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宜選擇在風池、頸百勞、大椎、肩井等穴位拔罐;

③膝關節痛患者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宜選擇在血海、梁丘、陰陵泉、陽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拔罐。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四手法

至於拔罐的手法也有講究。拔罐時動作應做到穩、準、快,即“放罐要穩;定穴要準;動作要快”,因為拔罐時火焰絕不可越過患者和太靠近患者,不然火焰不慎掉落時會燙傷患者,動作不快的話負壓會減少,起不了治療作用。拔罐中操作者要不斷詢問患者的感受,隨時檢查罐口吸附情況,局部皮膚以紫紅色為度。當患者感覺疼痛、過緊時,應及時起罐。起罐時要緩,切勿強拉,一手夾持罐體,另一手拇指按壓罐口皮膚,待空氣進入罐內,即可順利起罐。使用過的火罐均應消毒備用,一人一套,杜絕交叉感染。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察印觀色巧辨體質

拔罐後局部可出現與罐口相當大小的紫色瘀斑,數日後可自行消失。臨床上醫生還能根據拔罐後的罐印來判斷患者的體質情況並指導調養。若罐印膚色為灰白色,則表示患者體質較虛;若拔罐後皮膚鮮紅色,則表示患者體內有內熱;若拔罐後皮膚紫黑而黯,則表示患者體有血瘀;若拔罐後皮膚紫暗帶斑塊,則表示患者受到風寒入侵;若拔罐後罐內壁出現水汽,則表示所拔部位體內有溼氣;若拔罐後皮膚沒有明顯變化,起罐後沒有罐跡,或者雖有罐跡但立即消失皮膚恢復如常,則表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邪較輕。

中醫拔罐訣竅多,確保拔罐安全的4大步驟,瞭解清楚事半功倍!

總的來說,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外治療法,皮膚就算出現一些顏色和形態變化也不要過於擔心,平時注意調理身體即可。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小編,這邊會為您解答,喜歡小編的分享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小編給予鼓勵~祝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