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在淄川、博山的东南部和南部山区的山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山寨(当地人俗称“围子”),这些山寨大小不一,有的建造精细,有的建造粗糙,这些石寨经历了至少上百年的风雨侵蚀或人为破坏,现在大都成为残垣断壁,乱石挡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人遗忘。

由于近十几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再加上众多驴友的光顾,这些沉寂了上百年的山寨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有些人对这些山寨的建造年代和用途颇感兴趣,想弄个明白,但由于这些山寨的建造年代比较久远又缺乏史料记载,只能从当地一些老人的口中得到一点零星的信息,大都是一句话:“山上的围子是用来躲避匪患的”。其它的就很难知晓了。

最近一两年,我也断断续续地探访了一些山寨,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想解开这些山寨的谜底,于是查阅了一些史料和走访了山寨附近村庄的一些老人,渐渐揭开了罩在山寨上面的这团迷雾,困惑了多年的难解之谜终于浮出了水面。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关于山寨最早的建造年代,实在不好确定。比如,马鞍山上的山寨,有专家认定为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兵营,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距今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但这些史书上没有记载;再如招夫寨(有大寨小寨两处),传说是明朝永乐年间起义领袖唐赛儿的一处兵营,她手下有一员干将叫秋花,用比武招夫的办法,招募人才,后来她在一次作战中战死,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她防守过的山寨叫做“招夫寨”,这也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以上这两座山寨的建造年代比较久远,真假难辨,暂且搁置不议,留待以后专家学者去继续探究考证。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据史料记载,淄川、博山地区大规模集中修建山寨是在明末和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及民国时期。明末清初,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征战山东,纪律松弛,队伍形同流寇;同治元年,淄川的刘德培以抗漕聚众起义;另外临近地区的土匪也经常前来骚扰民众。

民国26年的《续修博山县志•匪患》记载:

咸丰十一年辛酉二月十二日,捻匪入境。十月,蒙沂诸县棍匪蜂起,各村团练与相哄击,死难者七十余人。

同治元年,淄川刘德培以抗漕事聚众,据淄城与清廷抗。九月,刘德培邀南捻数万众来。

同治二年癸亥三月十三日,清兵追捻匪六万余人自莱芜长峪道猝至,居民闻警皆逃汉王寨,不慎于火焚,毁甚巨。

同治五年丙寅三月,捻匪由夏庄过境。

同治六年丁卯,捻匪自蒙沂来,由汉王寨北去。

以上记载,从咸丰十一年到同治六年,捻军多次进入淄川和博山境内,为了防避捻军烧杀抢掠,纷纷建造山寨,这也从山寨遗留下来的不多的石刻中得到验证,如张庄的雁门山山寨中有一处房屋上的石刻就有“大清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六日”字样;小口头村东山山寨的寨门上刻有“同治六年六月上浣”字样。

《博山县志》中记载的捻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除捻军以外,当地人因对朝廷不满也聚众起义,例如,上面《博山县志》中的记载:“同治元年,淄川刘德培以抗漕事聚众,据淄城与清廷抗。九月,刘德培邀南捻数万众来。”可以看出,这些起义也是里应外合,相互串联,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祸患,为此也纷纷修建山寨来防匪患,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西石门村西岳阳山上的两处山寨,当地人称为“王家围子”,《博山县志》中有王肇沅《修石门山寨记》一文,对我们研究山寨产生的历史背景弥足珍贵。

“……于是修寨之意决。是时贼氛稍远,吾乡人纷纷议筑土堡,或以淄城坚,竟相移入。乃与家大人议。以城虽坚,而我无田可供食。窎桥虽有田,而土堡终不如山寨之险。坚壁石门,以耕以守计甚得。于是岁五月朔鸠工庀材。度古寨地狭,莫容。乃于古寨南之高峰起寨。其地势尖峰巉削,东南皆悬崖,惟西面稍坦。巉者平之,四围周以石垣。石取诸山,故价廉而工省。其悬崖处,垣无庸高也;其坦处,则甃以重垣,上施铳眼二。非重垣不足防冲突也。其门,则石券,仅容人出入,上小屋一间,以备风雨瞭守。门则东北向,以登山之路在北也。四维既张,无以御寒暑焉,不可,于是房屋备;枵腹焉,不可,于是仓廪备、庖湢备;峰高,无水,尤不可以不储,于是即寨之西偏最凹处凿池,上覆以石,而灰泥其中。不泥则漏卮为患;不覆则冻裂堪虞。夏日急雨骤涨,皆入池中,盛水约二千石。……”

“……当此时只为南匪计耳,不意于次年秋竟有刘德培之变,蚕食山中诸村。予与臧获数辈负隅固守,贼闻有备,不来犯,竟赖以全。……”

从文中我们得知,修建山寨最初是为了防“南匪”,不料想“次年”淄川的刘德培聚众起义,经常来蚕食山里的百姓,王家人就在山寨中躲避,逃过一劫。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民国初年,土匪蜂起,给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地威胁。我们再来看《博山县志》上的记载:

民国元年壬子,匪魁于三黑据千人洞劫掠,近村兵民合击,驱之出境。

民国七年戊午,悍匪白天祖自结老峪进窥,十八营营长佟瑞亭率兵击,却之。

民国十五年丙寅正月十五日,临朐匪盖三省夜袭太河镇,焚烧团局,大肆劫掠。同时,土匪小白龙并扰,及冯家社东偏。

莒州匪孙立子劫掠太河牟庄、马陵、同古坪等处,旋去。

益都土匪赵锡据昭阳洞、仁河等处,四出剽掠。

民国十六年丁卯正月二十七日,土匪在邢家庄一带与警备队接战,匪氛甚恶,幸民团策应,匪不得逞,始引去。是年三月二十九日,匪至上瓦泉庄,赖民团先事预防,得无恙。

是年六月,刘黑七党羽夜入柿岩庄,掳孙氏子及其甥以去,甥道亡,孙氏子赎还。是年九月初四日,刘黑七率匪三千余人入东峪、峨庄一带。初五日,出遨莱峪至前怀庄。

民国十七年戊辰七月十七日,刘黑七劫掠郭庄,进窥夏庄。民团分队长朱子厚往救,得免。

民国十九年庚午六月,益都匪赵光庆焚烧东峪、东道平等庄。

民国二十年辛未,益都匪犯境,王县长荫桂偕客军及本县队伍集太河庄追逐,破走之。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春,伊来灏率匪众数百扰邑之东鄙,经博山、临朐两县会剿,始遁去。

从以上记载来看,淄川、博山的匪患多来自于外地。除捻军以外,清末民初刘黑七、于三黑、盖三省、白天祖、小白龙、伊老九等在沂蒙山区有名的土匪,几乎都曾经光顾过淄川和博山。建山寨以自保,恐怕是当时的民众无奈中的最好解决办法了。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抗战时期,日寇在原有的山寨基础上建设碉堡,构筑工事,成为他们侵华的据点,革命队伍也充分利用山寨易守难攻的优势,与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些都是淄川、博山山寨构筑的几个重要时期,其中以清末民初的遗存为多,有的则多次被重复利用,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这里说明一点,现在的淄川东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比如,太河、口头、峨庄等乡镇,过去都属博山县管辖范围,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才划归淄川。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淄博山寨之谜!防匪?自保?打埋伏?

涌泉山人2018.8.31于涌泉读画堂

扫描二维码 关注淄博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