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公元前634年,宋成公背叛楚国,转而通好于晋国。此举构成了对楚成王霸业的挑战。


为了表示惩戒,楚成王先派小股兵力进攻宋国。他想借此敲打宋成公,希望能逼迫宋国重新投降。

其实宋国的背叛是有着深刻的背后原因的。宋国为中原诸侯,地位较为尊贵,而楚国则是蛮夷之国,宋成公以堂堂中原上国的身份屈身侍奉夷狄,一直都引以为耻。

所以,这次的背叛,意志非常坚定,决心一叛到底。

楚成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业和威望,就率领陈、蔡、郑、许几国军队组成联军,浩浩荡荡进攻宋国。这已经是公元前633年冬天了。

宋成公这边赶紧派人向晋文公求救。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晋文公的大臣先轸说,扶困救难,立威称霸,就在此一举了。晋文公深表同意,于是决定救援宋国。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我们只要讨伐曹卫,引诱楚国来救,就可以不战而解宋国之围。

狐偃的这条计策非常高明。因为楚国距离宋国近,而晋国离得远,如果直接救援宋国,在形势上对于晋国是不利的。狐偃的计策,是想把楚军引诱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来作战。《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意思是说用兵高手就要擅长调动敌人,化不利为有利。狐偃的计策可以称之为“以逸待劳”。而攻曹卫而解宋围,乃是是后世著名兵法家孙膑的“围魏救赵”。

狐偃之计,深得兵法精要。

公元前632年正月,晋文公率领大军进攻讨伐曹国。理由是:曹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重耳在未即位时曾经出逃到曹国避难,曹国的君主曹共公居然偷看晋文公沐浴。)

但要进攻曹国,就必须经过卫国,晋国顺理成章就向卫借路。很明显,此乃“假道伐虢”之计。

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庸,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卫国当然是不肯借路的。

晋国找到借口,于是偷袭了卫国的五鹿,又攻占了敛盂。

敛盂是一个战略要地,四通八达,向东能够直接进入齐国。晋文公趁机与齐国在此会盟,形成了同盟。

卫国对此感到恐惧,于是就想背叛楚国转而投靠晋国。

晋文公当然不同意,因为他的意图根本不在于此,而在于远在千里之外的楚国。

果然,卫国见到形势不妙就赶紧向楚国求救。这正是晋文公想要看到的。

令人意外的是,卫国的百姓居然起兵赶走了国君,向晋文公投降。这件事情一方面是出于晋国的兵力之强盛,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原百姓对于楚国这种蛮夷国家的厌恶,百姓不愿意再向蛮夷靠拢。

卫国的不战而得并不是晋文公最想要的结果。很快,晋国大军又就攻克曹国,俘虏了曹国君主。

这就令晋文公诧异了,楚国大军不仅仅没有被吸引而来,反而是加紧围攻宋国。

宋成公再次派人向晋国求救。

这个时候,晋文公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去救宋,那么名声、威望、信义都将大受损伤;如果去救,就违背了当初所制定的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计划了。

怎么办?

先轸说,架着曹国国君,然后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粮食都送去给宋国,楚国看到后一定会急切来作战。

不过,楚国君主楚成王却异常冷静。他看到晋国接连降卫破曹,而且齐国、秦国都派兵相助,感觉到难以与晋国争锋,就撤兵回国了。

他命令楚军的总指挥子玉也赶紧撤兵,不要再打宋国了。并且叮嘱子玉:不要去跟晋国作战,晋文公有德,我们很难战胜。

但子玉不听。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这个时候,楚成王自己也开始糊里糊涂。他之所以忧心忡忡、急着撤兵是怕秦国从后偷袭楚国,但回去之后一看,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于是又有点后悔了。

此时子玉派人来向楚成王请求增援,以与晋国一决胜负,楚成王就果断给与了支持。

连国君都转而支持自己,子玉信心大增,晋楚大战即将爆发。

子玉派宛春去跟晋文公谈判,谈判内容为:如果晋文公把卫国和曹国都交还给他们原来的君主,我们就撤兵不再围攻宋国。

先轸一眼就看穿子玉的计谋,说:如果我们同意了,那么卫国、曹国、宋国都会感激楚国,如果不同意,那么就会和三国结怨。总之,好处都归楚国,坏处都归我们晋国。再说了,我们本来就是来救援宋国的,要是不答应就显得意图不明了,这也说不过去。依我看,我们不如私下准许曹国和卫国复国,让他们两国背叛楚国,然后再扣留子玉的使者,激怒他,引诱他前来交战。

先轸之谋,不但破解子玉之计,而且强势反击,非常犀利。

果然,子玉听说曹国和卫国都背叛了,而且自己派去的使者宛春也被扣留,于是大怒,率领大军向曹国进发,进攻晋军。

直到此时,晋国所谋划的以逸待劳的计策才终于成功。

晋文公唯恐优势还不明显,又命令大军向后退九十里。一舍就是三十里,所以九十里是三舍,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

晋文公退避三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为了报答当年楚成王的厚待之恩情,以表示不敢跟楚国大军交战,第二层意思则是出于军事的考虑,既有诱敌深入的意图,又有示弱骄兵的意图。

晋文公一直退,子玉就更加以为晋军畏敌,于是,紧追不舍。最终在城濮这个地方追上了晋军。

子玉派人去向晋文公下战书:你请作壁上观,我跟贵国将士演练演练,就当看戏。

跟子玉的狂妄相反的是晋文公,他故意做出谦虚恭谨的回答: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楚王的恩惠我一刻也没有忘,所以一直退到这里。其实我哪敢跟您开战啊?希望您这就罢兵,然后我亲自到贵国去向楚王请罪!

堂堂国君身份,对敌国的一个将领如此卑躬屈膝,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晋文公是个懦弱不堪的人。第二种,忍受这样的屈辱之后,有可能会获得远高于此的回报。

很明显,第一种的可能性为零。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晋文公别有所图,而且所图谋者非常之大,大到他可以不要体面,忍辱屈尊。

我常常想,历史上有很多人都会在关键时刻采取这样的做法,孙膑、勾践、朱棣等人都是如此,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不仅装疯卖傻忍辱偷生,甚至连屎尿都吃。人一旦被逼迫到这种程度,他所想要得到的必然比他的隐忍和付出多上十倍百倍。孙膑想要的是施展自己一身的才学、抱负,勾践想要的是称霸诸侯,朱棣想要得到的则是整个天下。

还是说回城濮之战。

晋军方面,除了自己的上中下三军之外,还有秦国、齐国的援军,而宋国在楚军撤围之后也派兵来助战。如此一来,晋国方面,晋、秦、齐、宋四国联军,全部加起来将近八九万人。楚军方面,加上陈、蔡两国的兵力,数量超过十万。

从兵力对比上看,晋楚双方的实力很接近。那么,谁胜谁负,就要看谁的临场发挥更加出色了。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楚军的主帅是子玉,晋军中地位最尊贵的当然是国君重耳,但具体作战的三军主帅则是先轸。

晋军和楚军都是列成了三个方阵,左中右,一一对峙。简单来说,只要互相捉对厮杀,就能分出胜负了。当然了,我这样的想法是很幼稚的。真正的用兵高手,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他们的强项,就是在这种时候搅弄风云。

晋军的胥臣在战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将自己所在的晋军左军战马全部蒙上虎皮。与他们相对位的是陈国、蔡国的军队。他们的战马见到“老虎”非常恐惧,结果陈蔡联军一触即溃。

可见在战斗中,这些临时拉凑的援军战斗意志是非常薄弱的。

还好,楚军的右军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陈、蔡联军,另一部分则是楚国自己的军队。

但晋军很快就向敌人证明了,即使是楚军,也同样不堪一击。

晋国的栾枝用兵车拖拽着树枝狂奔,掀起了巨大的尘土。当时风向正对着楚军,于是烟尘大起,楚军被吹的睁不开眼。晋军趁机大举进攻,楚军的右军全部溃败。

以上的战斗仅仅发生于晋军的左侧,楚军的右侧。

有人要问,为什么右军溃败,楚军的其他两军没有救援?因为他们也同样在交战。

在另一侧,也就是晋军的右侧,晋国的将领们也有着精彩的表演。狐毛在军中设了两面大旗,跟楚军左军刚一交战,就诈败撤退。楚军统帅子玉看到大旗败走,认为是晋军的右军大将战败,就命令左军追击。

所以,对于自己的右军的溃败,子玉并没有放在心上。一胜一负,不过平局而已。

但事情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晋右军后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回身作战。而晋中军的先轸、郤溱从横向过来夹击,楚左军独力难支,很快溃败。

三军溃其二。子玉自知难以获胜,急忙命令中军停止进攻!

或许这是子玉在此战中所下达的唯一正确的命令,否则楚国中军也免不了战败的下场。

在战术的对决中,他以一场完败的方式输给了晋国的先轸。

楚成王得到了子玉战败的消息,非常恼怒,派人责备他:你还有何面目回来?

子玉羞愤难当,就自杀了。

此役就是“城濮之战”。

此战中晋国方面从战略到战术,都发挥到淋漓尽致。战略方面,晋文公采用狐偃的以逸待劳、诱敌深入之计,虽然起初并未奏效,但在晋国君臣的不断谋划之下,楚国开始慢慢堕入计中。子玉所提出的以宋国交换曹卫的计划实际上也值得称道。不过,与之相对敌的先轸更加棋高一着,不仅想出了破解之道,而且扣留使者,成功激怒子玉,终于使诱敌深入之计最终达成。

而战术方面,晋军就更加天花乱坠了。马蒙虎皮、扬尘蔽目、诈败夹击,令人目不暇接。很明显,晋军中以先轸为首的将帅们对于兵法的运用远在楚军之上。

楚国方面,战败的直接责任当然属于子玉。他为人刚愎自用、激愤急躁,又狂妄轻敌,终于由此一败。

不过楚成王先命令子玉撤军,后来改变立场支持子玉与晋军一战,他也是有责任的。以子玉的才能根本难以担当三军主帅,这是楚成王用人不明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