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化驗,真的「空腹」了嗎?

無論是新兵入伍體檢,還是年度例行體檢,又或者是生病住院,抽血化驗是戰友們最常接觸的一種醫學檢驗方式。它可以用數字指標較為全面地反映肌體生理狀態,為醫學診斷提供幫助。

不要小看這抽血化驗,它可不是在胳膊上扎一針、抽幾管血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可多著呢!今天的健康講座,我們來了解一個大家最熟悉卻容易忽視的細節——空腹。

“空腹”並非簡單的不吃不喝。由於抽血化驗的普遍性和經常性,一些戰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空腹”就是不吃早餐、不喝水。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空腹採血要求在早上九時之前進行,否則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影響化驗結果。醫學上的“空腹”一般要求採血前12至14小時內禁食,最少也應禁食8小時以上。比如,從抽血前一天晚上8時開始禁食,到次日早上8至10時抽血,這就是符合要求的。

此外,“空腹”不必完全禁水。少量飲水一般不會對化驗結果產生明顯的影響,抽血的當天早上和前一天晚上都可以少量飲水。每次喝上幾小口(50至100毫升),只要不超過200毫升,一般不會影響檢測結果。

在抽血的前一天應保持正常飲食習慣,不要喝酒;晚飯後不喝咖啡或濃茶。第二天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平靜地到醫院去採血。

劇烈運動可能導致“空腹”失敗。運動會引起血液中化學成分的改變,即便是輕度運動也可能引起血糖值升高,而劇烈運動則可明顯影響體內代謝和細胞內酶的釋放。例如,血清肌酸激酶和轉氨酶分別是診斷心肌健康和肝炎的重要指標,一旦過量運動,血清肌酸激酶和轉氨酶值就會明顯升高。運動後,血清肌酸激酶可升高1倍,而轉氨酶在運動停止1小時後仍可偏高40%左右。因此,早晨匆忙趕到醫院的戰友們最好休息15至20分鐘後再進行採血,避免因長途奔波導致“空腹”失敗。

空腹化驗應謹防藥物影響。抗生素、鎮痛消炎藥、激素類藥以及維生素等都可能影響檢驗結果。比如維生素C就會明顯干擾血糖結果,造成血糖化驗值偏低。因此,最好能在服藥之前進行抽血化驗。對於長期服藥者,化驗前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暫停服藥。

(劉奕麟、鄭春威整理)

空腹化验,真的“空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