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父母知了

今天,“一年級的那些事”系列算是正式開張了,繼續陪伴幼升小的那幫孩子開啟一年級的學習歷程,這種生命歷程會非常奇妙,許多父母往往忽視了享受這種奇妙的過程,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先來講述一個場景:一個在外打工的年輕爸爸帶著一位幼升小的孩子在學校報名,但這個孩子已經離開幼兒園半年了,原因是孩子的祖父母身體出了狀況,只好回家照顧,孩子沒人帶只好輟學回家,問他這孩子半年在家做些什麼,年輕的爸爸眼圈都紅了“感覺耽誤了孩子,就是在家裡和更小的孩子玩了半年,原來學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基本的東西也不會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估計在這裡也讀不成,只能回老家再讀了。”這樣的場景僅僅是流動兒童受教育的一個縮影,更多,更為豐富的場景還有不少,這也是諸多不同層次一年級孩子的真實狀態。

有一句話這麼講“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了多少父母!”然而,這實際上僅僅是一個煽情的標題,真正負責任的父母總會找到周全的方式,賺錢是現在進行時,而培養孩子是一般將來時,只顧現在就會失去將來,失去將來,你現在的所有的努力意義何在呢?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所以,從一年級開始,父母一定要負起責任來(這是假定之前有些父母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那麼,這個階段的關鍵期不能在錯過了。)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和自己都能夠感受到愛和滿足,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心靈拓寬的過程,更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你要知道生命不僅僅是自然年齡的長大,更在於生命質量的豐厚。

好,你也許會說,這些道理我懂了,那麼現在就要講一些具體的乾貨了。

1、在入學之初的一週內(當然,現在這個已經晚了一點,但還不是最晚),要完全弄清楚學校針對於學生的各種時間安排。參照校車接送時間地點,參照課表。需要保存一些必要的電話號碼:班主任、任課老師、規模較小的學校可以問一下校長的電話,溝通渠道越多,信息量越大。

2、在一年級的最初兩個星期,堅持每天臨睡前,帶孩子一起檢查第二天早上要用的各種上學備品,順便也帶孩子跟您一起準備您第二天一早需要的東西,這樣的整理可以讓孩子有一種規劃的意識,形成習慣之後,孩子就不會出現凌亂的桌面,丟三落四的壞習慣了。

3、要堅持做到每天老師要求帶的學習備品或者其他物品及時幫孩子帶上。若孩子常常記不清楚,參看第4條。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4、至少要有孩子班裡其他2位同學家長的電話。媽留媽電話,爸留爸電話。留家庭狀況差不多的家庭的電話。現在基本都有班級家長QQ群、微信群了,要定時關注群內信息,尤其是老師發佈的@所有人的信息,你也在所有人之中,別讓孩子第二天進教室感到孤獨“就你沒帶那個啥,你爸沒看微信信息麼?”

5、讓孩子每天離家時跟家裡其他成員說再見,與送孩子上學的人說再見,接孩子以家後,讓孩子與其他人報告他回來了。這種禮儀教育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讓他明白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生活,積極樂觀的招呼態度是對生命的一種肯定。

6、一年級第一個月,孩子寫作業需要父母陪伴,這個陪伴不是看孩子寫作業,而是自己在一旁讀書或者做不影響孩子的事務。孩子作業都寫完了,徵求孩子意見或欣賞或檢查,孩子有錯誤,不要讓孩子改,要用別的紙再出類似的題目:

A、若孩子能做得出來,讓孩子檢查自己作業是否有錯誤,然後改正。在作業本上用鉛筆記錄孩子不會這樣的題,語氣為記錄孩子不會,不要寫成質疑老師教不好。任何老師不在乎質疑,但是孩子在乎,孩子若是發現家長輕易或經常質疑老師,孩子會馬上產生看不起任何老師的心理。

B、若孩子做不出來,請家長講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檢查作業。之後怎麼做參照A。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7、孩子的著裝非常重要,不可以讓孩子穿髒、破、過於時尚的衣服上學、過於舊的衣服上學。衣服要得體,乾淨,方便孩子運動。若學校當天不需要穿禮服,請孩子穿運動鞋,個別學校穿禮服,請給孩子配兒童皮鞋。

8、對孩子帶回來的各種不屬於家裡的東西,深究到底,必須弄清楚來源,然後該送還的送還。

9、送孩子上學,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因為你現在接送,就為了將來不接送時孩子也懂注意安全。

10、目送孩子進了校門之後,別停在校門口,該去哪兒去哪兒,很多孩子進了校門遲遲不進課室,形成了各種安全隱患與壞習慣,這與家長做事拖拖拉拉在校門口與其他家長沒完沒了聊天不無關係。若有事需要交流,請離開孩子可能看到的視線。

11、永遠不要突擊到孩子的學校或者課室裡去,孩子最反感這樣的驚喜,因為在孩子的眼裡,課室是辦公室,是他自己的另一個世界。想去可以,必須提前告之孩子。同時,說了第二天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若是保證不了時間,就請閉嘴,否則第二天孩子在你不去的時候,會等一天,在你去晚了之後,會埋怨你一天。將來若是你的孩子不誠信,那就儘量少說學校或社會了。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12、堅持關注與學校相關的新聞,堅持瞭解學校周圍的治安環境,現在每個學校都配有警務室,有相應的派出所領導擔任學校的重要安保職位,若發現學校周圍的安全隱患,從班主任開始及時逐層報告,並跟進了解。有家長覺得,這是應該學校做的,可是家長要明白一個此生不變的事實:孩子是你自己的。所謂:愛一個人,就要首先愛他的環境。

13、作為家長,沒事兒看看自己家書櫃,有書櫃還是沒有書櫃,書櫃裡的書到底還能不能看,你自己看書嗎?若是你自己沒有看書,將來孩子不看書,你就別說孩子了,因為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複印件,不僅僅是外貌上的,也是精神生活層面的複印件,一個喜歡吃喝玩樂的家庭,孩子喜樂一些也是比較正常的,複印件不行,原件可能出了問題,別埋怨別人。

14、一年級孩子已經開始有了朋友意識,讓孩子學會擇其善者從之。上策不封頂,下下策:物以類聚。實在找不著好的朋友了,就選擇與自己差不多的吧,不要往下找,孩子的未來決定家族的未來。交友不慎,生命的質量也會大受影響,例如像崑山龍哥這樣的人,結交的自然也是不入流的圈內人。當然,孩子的世界相對是單純的,只要興趣愛好相同或者地緣距離相近,都有可能成為好朋友。

15、家裡有困難的,例如:孩子是單親家庭或者父母一方有重病,家裡老人年紀偏大,或者家裡經濟出現重大問題……等等,父母一定要跟老師實話實說,說出來的好處不是暴露隱私或者博得同情,而是老師在知情之後一定會做到怎麼樣營造一個更適合您家孩子成長的心理空間。放心,任何老師對學生家庭狀況的秘密都會守口如瓶,家長不要擔心。老師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您家裡有困難,您千不說萬不說,這樣就沒辦法從平時的生活中,幫助您的孩子了。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除了這些顯性的準備,另外,還要為孩子做這些隱性準備:

一、心理準備

首先,告訴孩子上小學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導孩子懂得學校的學習與幼兒園的遊戲不同,不能視課堂學習為遊戲,隨意大笑喊叫,破壞課堂紀律。應該集中精力聽講,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學習結果要達到標準要求,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教育孩子要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告訴孩子怎樣正確對待集體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鼓勵孩子爭取在班集體內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引導孩子對集體生活、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產生嚮往和期待。

第三,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園的環境,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在家裡也要幫孩子佈置出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角,讓孩子在家中先體會一下成為小學生的新鮮感受。

第四,切忌嚇唬孩子和批評老師。常見到一些家長拿學校和老師來嚇唬即將入學的孩子:“再鬧,等你到了學校,讓老師管你!”也有一些家長,尤其是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家長,常常很輕率地當著孩子的面非議學校和老師,說學校教學質量不行,或說老師水平不夠等。這種負面評價使得孩子還未入學就與學校和老師有了牴觸情緒,怎麼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呢?

孩子從一開始能否很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育工作,孩子上學就不會發憷,就能為孩子的學習、進步打下穩固的基礎。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二、作息時間調整在孩子入學前,家長最好制定一個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一段時期的預演,這個在之前的幼升小專題裡專門講過,這裡再簡單敘述一下。如,早睡早起,家長最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7月開始,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讓孩子習慣不午睡;家長每天晚飯後都要看報,可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孩子上學後,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三、培養良好的習慣在學習習慣上,入學前的一段日子應增加孩子安靜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如剪紙、玩拼圖、寫字、畫畫等,以便入學後能儘快適應課堂學習。此外,還需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比如:記住老師留的作業並能完成)。在生活習慣上,幫助孩子瞭解小學一日生活,提前作些準備,提高孩子自我照顧和保護的能力。孩子必須學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有好的飲食及進餐習慣。

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碗雞湯有毒

四、上學線路研究

孩子上學是一件大事,雖不需如趕高考般細緻,但踩點、線路和接送人員的安排也需籌劃好。

如果孩子上學由父母接送,那作父母的必須安排好孩子上學的時間與自己的工作時間。如果由祖父母輩接送,那為父母的也應該為長輩安排好行程,確保是最為安全的路段和時段。

建議上學前踩點幾次,一來可以熟悉上學線路,二來也藉此帶孩子多去新學校走動一下。踩點的時間建議可在週一和其他工作日各進行一次,一般週一可能特別擁堵一些,多次探路的目的就是尋找到較為合適的路徑。

在新學期的第一天,記得提前出門,以應對可能的交通擁堵等突發事件,以免耽誤孩子準時到學校。

總之,在孩子入學這件事情上,為父母的要做到外鬆內緊,儘可能不要把緊張的情緒帶給自己也帶給孩子。在思想上重視,落實到行為上需細緻,但千萬不可焦慮。畢竟孩子入學只是慢慢人生的一小步,即使做得不夠好,也無需太過自責。

你看,真正要做好陪伴孩子成長需要父母費心費力處理許多細節,而絕不僅僅是一兩句煽情的雞湯話就可以糊弄過去的,“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對工作和孩子的教育都是一種責任推卸,凡是能處理好孩子教育細節的人,在事業上也一定會非常棒,兩者有時是可以兼顧的,甚至有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