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在离元江县城90多公里,有一个居住着66户185人的彝族山寨,名叫老茶己,是洼垤乡老茶己村委会所在地,这里世居着彝族人—尼苏支系,故被当地仆喇人及周围的傣族、哈尼族称之为尼苏仆,因属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这里天干少雨、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级为恶劣,许多村民不得不以外出务工或搬迁的方式谋取生活,但也有部分村民选择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来改变这片贫瘠的土地,因为他们相信付出汗水,终会收获,付出辛劳,终会改变贫穷而落后的家乡面貌。土生土长在老茶几的尼苏男儿杨建华,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民小组长,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尼苏人的勤劳、善良、朴实和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洼垤精神,他自身率先脱贫,作为表率。接着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其它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用苦干实干的精神帮助集体谋福利,不断争取项目,用实际行动改变着老茶己。

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有衣穿,有米饭吃曾是我童年的愿望

1970年,杨建华出身在老茶己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除了父母,家中还有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三,因受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影响,气候干旱,条件恶劣,有山而无水,许多村民食不果腹,记忆中他每天的主食永远是玉米、红薯,听说过米饭的味道,一直想尝尝,因不懂事,一直要求父母,换来的是父母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红薯饭,父母说吃红薯健康,转眼却无意中看见了父亲吃红薯饭时抹去的眼泪和听见妈妈的抽泣声,那声音永远印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从那以后,有衣穿,有米饭吃是他记忆里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甚至是周围其他邻里最大的愿望。家庭的贫困,生活的坎坷,让他过早地和家中的兄弟姐妹一起肩负起家庭的责任。柔弱的肩头,早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和家庭的负担。为照顾家庭,他初中读完就回家从事生产劳动,为此,他从来不曾抱怨。他说,家里的条件就是这样,我去责怪父母、责怪命运都无济于事,只有接受现实,并想办法改变贫穷落实的面貌才是唯一的出路。

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发展养殖业,脱贫做表率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杨建华对牛羊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把牛羊当做“好朋友”,他觉得养殖牛羊既可以帮助自己干活,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行性很高的脱贫办法。于是他申请了五万元的扶贫金融小额信贷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发展他的养殖业。

杨建华不断摸索、不断琢磨怎样才能因地制宜的规模养殖牛羊,他常常几天不回家,在山上的时间久了,杨建华长了满脸的络腮胡子,大家给他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叫“萨达姆”,从那以后,村中不管男女老幼,只叫他“萨达姆”,他说“萨达姆”不是一个不好的外号,是群众信任他的表现,是群众亲切的呼唤。通过杨建华的不断努力付出,现在,杨建华家有牛32头,羊62只,在当地已经小有规模,并且他的牛群羊群还在不断繁殖壮大,同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日益增多。杨建华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都跑来向他取经。杨建华也很耐心地向大家分享他的养殖经验。在杨建华的影响下,老茶己村有很多村民也开始发展养殖业,特别建档立卡户,也都开始发展养殖,在脱贫的基础上加快巩固提升的步伐。

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总想做点事,不是为自己和家庭,而是为整个村子

在杨建华眼中贫穷、落后、偏僻是家乡从小就印刻在他心中的写照,恶劣的自然环境带给了当地尼苏人诸多的苦难与不幸,也让这里的尼苏男儿养成了大山一样的胸怀,使他们挑起了对家庭和家乡的重担。每次躺在床上,记忆中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虽然贫穷、困难,但每次想起家中的长辈及周围的邻居为自己添过的红薯饭、倒过的冷开水,总想做点事,不是为自己和家庭,而是为整个村子。

他这样想,接着他也这样做了。为实现心中的愿望,改变村子落后面貌,2004年在父母和妻子的强烈反对中,他竞选了老茶己村民小组组长,成了一名比芝麻官还芝麻的小官,这是最小的地方官,从第一次开始,一直到现在,除了中间落选的一届外,整整当选了五届村民小组组长,能够长久连任,除了村民的支持及村委会领导信任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一颗不断想改变家乡、建设家乡的诚心。自担任小组长开始,村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不断的到村委会、到乡政府、到县上要资金、要项目。

彝族男儿苦干实干 自己脱了贫也改变了山村

这些年来,他带领群众修建了老茶己村民小组公房、风洞三面沟、老茶己村内道路硬化、老茶己小学篮球场、老茶己村民小组机耕路、老茶己村民小组坝塘引流沟、老茶己小学文体广场、2个8000立方米的坝塘6个500立方米的小水窖80个家庭小水池等诸多项目,并带领老茶己村民小组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栽种核桃、菜豌豆、油辣等经济林果和短期秋冬农业项目。项目建设当中,因建设资金不足,杨建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带领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甚至白天包冷饭、晚上在山上和村民一起搭锅做饭。投工投劳多了,村民开始抱怨,说你当组长只会让我们干义务工进行投工投劳,每次村民抱怨,他完全能够理解村民的辛苦,可相反的是村民在抱怨完后,每次选举都会投他的票,因为他们知道,杨建华同志当组长,是一心一意想为村民办事。

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却深怀一颗回报桑梓、改变家乡之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脱贫致富这条路上,杨建华争当排头兵,走出了一条属于老茶己的脱贫致富路。在龙马山乡,绽放出尼苏男儿大山一样的胸怀,因为他相信,喝彝家水长大的男儿,不会被击倒,一定能够用勤劳的双手拔除穷根,紧跟时代步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