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霜黴病怎麼防治?教你這四招

穀子白髮病、玉米瘋頂病、黃瓜霜黴病、葡萄霜黴病……這些病害幾乎個個都是農業生產中經常發生、難以有效防治的老大難問題,其罪魁禍首同屬一組——霜黴菌科。

作物霜黴病怎麼防治?教你這四招

霜黴菌在19世紀中後期,幾乎毀掉了歐洲的葡萄種植和釀酒產業。即便是今天,葡萄霜黴病還是從歐洲到美國乃至中國葡萄栽培上嚴重發生的第一大病害。

霜黴菌從植物細胞汲取營養的能力和寄生能力不是特別強,它們往往在寄主抗性較差的時期或器官開始侵入。有的霜黴菌喜歡從下部老葉下手,比如瓜類霜黴病;有的從剛剛萌發出來的幼芽侵入,比如穀子白髮病和玉米瘋頂病;葡萄霜黴病則是專揀幼嫩器官入口。

霜黴菌離不開水的支持,所以這類病害的發生關鍵因素還是溼度。植物體表面上沒有水滴、水膜,霜黴病發生不了。大多數霜黴菌都喜歡低於25℃比較涼爽的溫度,一個地區某個生長季的氣溫及當地的耕種習慣決定著霜黴病害發生的時期,溼度則決定著霜黴病發生的輕重及流行風險。或者說,特定區域的天氣特點決定了該地區某種作物上霜黴病的流行水平。

瞭解到霜黴病病菌的這些規律以後,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其危害,就不難了。和其它病害相似,霜黴病的防控策略是圍繞著破壞霜黴病菌適發條件的四個字:抗、避、阻、壓。

抗:

就是選用抗病品種或耐病砧木+提高寄主在霜黴病易發時期的抗病能力。不同品種對特定的霜黴病病菌的敏感性是有差異的,比如歐亞類葡萄品種對霜黴病比美洲品種更敏感。經受了19世紀來自美國的單軸黴病菌狂襲以後,歐洲果農通過歐亞品種與美洲品種的雜交,或把歐亞品種作為接穗嫁接在美洲品種的砧木上,篩選出抗病性強且能保持歐亞葡萄品質的優良品種,使歐亞品種得以起死回生。

快速生長時期的幼果、幼葉以及新梢等最為幼嫩,如果此時遇到涼爽的氣溫和多雨的天氣,霜黴病就會快速暴發流行。所以,在這個季節採取對應的措施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也至關重要。比如合理密植、多見光、少施氮肥、增施硅肥等。

避:

就是通過調整播種期,避開作物最易遭受病菌侵染的時期與利於發病的天氣。比如推遲穀子播種期,保證有足夠的土壤溫度促使穀子快速出苗,就可以有效避開利於穀子白髮病病菌侵染的低溫階段,進而減少穀子白髮病的發生風險。

我國近些年在南方葡萄產區大面積應用的避雨栽培措施,也是通過降低葡萄生長小環境中的空氣溼度,躲避霜黴病病菌侵染的一項非常實用的措施。

阻:

就是採取各種措施阻止病菌侵染寄主。比如種子處理、土壤處理、冬季和早春清理掉田間的病殘體等。

壓:

就是採取措施壓制病原菌數量,控制病害的發生水平以至於不會造成明顯損失。這些措施包括不同時期殺菌劑的使用。很多人把噴藥作為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噴藥實際上是一種被動防治措施,噴藥越晚防效就越難以保障。

噴藥,應該是作為整體防控體系中的一種措施而已,噴藥效果的高低與噴藥時機、藥劑選擇、噴藥質量等緊密相關。一般來說,預防性殺菌劑可選擇代森錳鋅、銅製劑、吡唑醚菌酯、噁唑菌酮、氰霜唑等,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可選擇霜黴威鹽酸鹽、嘧菌酯(保護性更強)、烯酰嗎啉等。來源 農人農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