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中國:中國品牌出口的黃金時代已到來

“中國品牌出口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8月30日,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市場營銷和產品負責人彭嘉屺,在2018亞馬遜中國“創新日”媒體溝通會上如是說。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跨境電商在中國崛起迅速。數據顯示,2010~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規模從1.3萬億元增長到7.6萬億元,增長了近5倍。更有預測認為,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在整個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將達到37.6%。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在阿里、京東等國內電商巨頭夾擊下,亞馬遜中國跨境電商業務仍呈蓬勃發展態勢。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就跨境電商而言,亞馬遜擁有的國際品牌資源令國內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不過由於打法不一,未能衝入進口電商第一梯隊,相較之下,亞馬遜以全球開店為代表的出口業務反倒是可圈可點。

對於未來,亞馬遜中國副總裁宋春蕾表示,亞馬遜中國將持續關注通過新科技、新設備打破地域、產品壁壘,創造更多的跨境消費場景;同時,亞馬遜中國將關注用戶體驗進而實現跨境業務的差異化發展。

跨境業務良性發展

亞馬遜進入中國已14個年頭,在整體市值一路飆升,創始人兼CEO傑夫•貝索斯登頂世界首富的同時,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卻日漸萎縮,不過,Kindle、AWS(雲服務)和全球開店(Global selling)等業務依舊堅挺。全球開店業務蓬勃的背後,是亞馬遜中國跨境業務的整體良性發展。

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亞馬遜是全球性電商平臺,其在上游貨源和供應鏈方面,相比國內的一些電商,有天然優勢,因此跨境電商可能已成為其立足之本。

不過,跨境電商也存在產品豐富度低、防偽、配送速度、物流運費高等痛點。對此,亞馬遜採取跨境直郵業務模式以降低消費門檻。

按亞馬遜方面的說法,其海外購業務,已為中國消費者帶來超21萬國際品牌和2000萬海外正品。同時,亞馬遜方面還透露,近期已佈局首個海外購跨境前置倉,使得亞馬遜中國成為國內首個在跨境領域實現“訂單未下,包裹先行”的電商平臺。

相較之下,亞馬遜全球開店業務更值得注意。

據彭嘉屺介紹,在商業模式層面,全球開店在中國探索了兩大新業務模式:推出了全球賣家與中國製造商直接對接的直採模式;以及與地方政府攜手推進地區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跨境電商園模式。

記者瞭解到,目前,亞馬遜全球開店已與地方政府陸續推出了杭州、廈門、寧波三個“跨境電商園”。這些跨境電商園能夠搭建本地化跨境電商出口產業服務集群,完善跨境電商出口全產業鏈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全球開店平臺上,中國賣家表現尤為“生猛”。在最新發布的致股東信中,貝索斯指出,2017年,在全球市場,亞馬遜全球開店的業績增長超過50%,有超兩萬家中小企業在亞馬遜上的營業額超過100萬美元。其中,中國賣家表現優秀。

對此,李成東認為,中國有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同時,在淘寶、天貓多年“教育”下,大量商家和服務商已成熟。可以說,中國擁有全球最好的商家資源。因此,亞馬遜中國也一直在加大跨境電商業務投入力度。

跨境電商的下一站

即便是擁有國際品牌優勢,亞馬遜的進口業務仍略顯平庸。

“亞馬遜在中國比較難,相較於國內其他平臺,其促銷少,不具備明顯價格和服務優勢,在中國本地業務比較難做。”李成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對《財經天下》表示:“不做爆品,偏貴,(亞馬遜)幹不過阿里巴巴和京東。”因此,雖然亞馬遜的國際品牌資源讓競爭對手的採購經理們羨慕不已,但亞馬遜中國還是沒能衝到進口電商第一梯隊。

即便是蒸蒸日上的出口業務,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似乎也引起業界擔心。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美國立法政策對出口業務自然會有影響,畢竟稅收會影響價格,但這也僅限於對美國出口的商家。在美國之外,更多的商家也出口日本、歐洲,這部分基本不受影響。此外,中國賣家在價格上還是非常有優勢,因此即便有影響,也不至於太大。

那麼,未來亞馬遜中國的出口業務會呈現何種樣貌?

彭嘉屺對此表示,跨境電商出口將帶動線上、線下貿易新格局——很多企業首先通過亞馬遜的海外站點銷售產品,品牌得到消費者認可後帶動線下或大宗貿易的交易;同時,亞馬遜也將推出更多品牌工具與服務,通過“下一代貿易鏈”的整合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打造國際品牌。

而就整體跨境業務來說,亞馬遜將關注新科技、新設備打破地域、產品壁壘,創造更多的跨境消費場景,同時注重會員體驗,並持續秉持差異化發展路徑。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暨亞馬遜中國總裁張文翊表示:“未來將持續挖掘本地用戶需求,推出更多助益行業發展的全球化創新實踐。”

而就跨境電商行業整體而言,其發展趨勢又如何?

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指出,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將表現為“四化”——需求多元化、產業生態化、全程數字化以及服務智能化。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