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跟老師溝通有技巧,這6句話千萬別對老師說

“接孩子放學是我最怵頭的事,想問問孩子的情況,又不知如何開口,一方面是放學時環境嘈雜,另一方面我也擔心自己不會說話引起老師反感”……新學期開學,小編陸續接到一些新生家長求助,希望能學習到與老師準確溝通的說話秘笈。

小編諮詢多位小學低年級老師、幼兒園老師發現,家長與老師溝通時確實會有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情況發生,想表達的意思不僅對方沒辦法領會,有時還會向反方向理解,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達不到幫助孩子成長的目的。

家長跟老師溝通有技巧,這6句話千萬別對老師說

01

孩子就交給您了,該說說、該罵罵,實在不聽話打兩下也沒關係!

家長想法:我把孩子交給老師,十分放心。老師千萬別有後顧之憂,嚴加管教。老師只要管好孩子,能讓孩子好好學習,即使打罵體罰,作為家長也不會追究老師的責任。

老師想法:孩子是你自己的,我負責教學、教育,但不能代替家長的職責,更不能打罵學生。家長這樣說無異於把教育孩子的責任“甩鍋”給老師。

02

我們倆平時工作忙,孩子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長大的,有點寵壞了。

家長想法:孩子平時和老人在一起的時間長,難免嬌慣一些,如果在學校裡出現驕縱的情況,請老師多多包涵。即使孩子沒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希望以自謙的形式向老師鋪墊。

老師想法:孩子進入學校過集體生活就應該和同學們平等相處,家長知道有孩子嬌生慣養的情況,就應該幫助孩子改正,老師知道孩子驕縱也不會因為“惹不起”而特別“優待”。

家長跟老師溝通有技巧,這6句話千萬別對老師說

03

我家孩子比較調皮(內向、膽小、愛闖禍……),麻煩老師多多關照。

家長想法:告訴老師孩子有哪些缺點,讓老師精準地關注並照顧孩子。

老師想法:班裡有幾十個孩子,各有優缺點。老師精力實在有限,只能從學校管理制度、班級管理條例上、日常教育教學中約束、規範孩子,不可能事無鉅細地點對點精準關照。當然學習困難或者行為習慣十分差勁的孩子才會被重點關注。

04

老師,麻煩您給孩子調到靠前面一點的好座位。

家長想法:座位靠前,孩子聽課會聽得更清楚,離老師近一點孩子上課自然認真學習。

老師想法:教室不是飛機高鐵,沒有VIP座位的設置,孩子坐在教室前面還是後面的座位上,老師都會同樣關注、同樣教學,決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的是自身原因,不是外在環境。

05

孩子以前的老師說,他(她)挺聰明的,但就是不聽話、學習也不認真(有腦子不用)。

家長想法:告訴老師孩子在學習上有不認真、不聽話的問題,希望老師日後好好管教孩子。

老師想法:家長根本不理解前任老師的意思,人家說這話的重點不是誇孩子聰明,而是想請家長一起配合來促進孩子認真學習。

家長跟老師溝通有技巧,這6句話千萬別對老師說

06

最近有測驗嗎?孩子最近成績怎麼樣,考了多少分?孩子學得不好的地方,麻煩您多給講講。

家長想法:問問孩子成績,知道孩子知識掌握的情況,看看怎麼能在下一步提高成績。

老師想法:成績只是檢驗孩子學習成果的一個方面,家長不應該以分數高低判斷孩子學習狀態的好壞,應與老師交流孩子在學校的種種學習表現,找出差距然後想辦法提高學習成績。

家長跟老師溝通有技巧,這6句話千萬別對老師說

給新生家長几點與老師溝通的建議

1.要尊重老師,無論家長與老師的關係處的多好,說話時一定要尊重老師,稱兄道弟、姐妹相稱等社會氣息會讓教師感覺十分不舒服。

2.支持老師的工作,班級活動要積極參加,即使不能參加,也要有良好的態度,給老師打電話、發短信或者微信表達歉意後請假。

3.要積極與老師溝通,跟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認真傾聽老師說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有問題與老師一起解決。

4.一般情況下,跟老師溝通不要出現質疑老師學校的傲慢態度,無特殊情況下,老師對待學生都是十分認真負責的。

5.老師批評孩子時,家長不能護短,更不能為孩子的缺點找藉口。

6.不要總跟老師談與孩子學習或在校生活無關的話題。

寫到這裡,有句話想送給學生家長:教育孩子是老師的工作責任,不是生活全部,除非情況十分特殊,否則深夜打電話或發短信進行聊天、請假、諮詢作業等做法都是對別人的打擾。“為了孩子好”是家長與老師共同奮鬥目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勤溝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