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莜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旱地莜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一、產地條件

莜麥適宜在黃土高原冷涼旱地區川地、坪地、梁地、緩坡地種植,忌連作,輪作週期3—4年,前茬以豆類、馬鈴薯或綠肥作物最好,輪作方式是:莜麥-豌豆(馬鈴薯、蠶豆)-莜麥,莜麥-黑豆-穀子-莜麥。要遠離工礦企業及城鎮“三廢”汙染源,土壤環境質量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二、整地施肥

1. 秋季深耕:優質莜麥種植地要在秋天深耕(25-30釐米)一次,耕後及時耙耱。

2. 春季耕作:做好春季耕作整地保墒,對莜麥全苗至關重要,春季耕作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土壤乾旱要適當深耕(15-20釐米),並耙耱鎮壓達到保墒和土壤緊實的效果;如土壤墒情較好要適當淺耕(15-20釐米);如雨水多、地溫低,不能耙耱鎮壓,而要採取耕翻放墒以提高地溫。

3. 春施基肥:結合春耕施足基肥,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方法,根據地力水平和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平川旱地和溝窪高肥力地塊,計劃每畝產量200-250公斤,需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純氮8公斤,鱗2055公斤;山丘坡地中肥力地塊,計劃每畝產量為150-200公斤,需每畝施有機肥1500公斤左右,純氮6公斤,鱗2053.5公斤;山丘坡梁地低肥力塊,計劃每畝產量100-150公斤,需每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純氮4公斤,鱗2052公斤。

4. 禁止使用未經國家和省級農業部門登記的化學或生物肥料。

通訊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