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鯀禹治水」看信訪的「堵」與「疏」

“鯀禹治水”是《山海經》裡的一個故事,講的是堯部落時代黃河發大水,堯派鯀去治理,鯀用土修築堤壩封堵洪水,花費九年多時間而效果不佳。堯讓位給舜後,舜派禹(鯀的兒子)去治水。禹變父親“堵”的方法為“疏”,廣挖溝渠,因勢利導,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

反觀自己從事的基層信訪工與“鯀禹治水”是何其地相似!遇有重大節日或重要活動鄉鎮幹部就“如臨大敵”,對重點人員“嚴防死守”,生怕問責的“利劍”落到自己頭上。這種“堵”的工作思路不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根本上說還與信訪制度的設計初衷相悖。那麼,基層信訪工作該怎樣做呢? 也許,“鯀禹治水”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從源頭預防抓起——控量

筆者所在的地方因基層幹部作風問題引發的信訪矛盾比例是比較高的。在鄉鎮工作,基層幹部時時刻刻與群眾打交道,一言一行都被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說的一句話都有可能激化一個矛盾,產生一個信訪問題。曾遇到一個信訪案件,就是因為鄉鎮工作人員說話不好聽,令群眾心生怨氣,數次到市縣上訪,讓鄉鎮幹部“吃了不少苦頭”。鄉鎮工作人員就像醫生,“醫術”是能力,而作風就是“醫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樣的問題,以不同的作風去處理結果也就大不一樣了。因此,加強鄉鎮幹部的作風養成是預防信訪矛盾的重要之舉。結合地域工作特點,預防鄉鎮信訪工作矛盾要善於從“根”上抓起做好。有效的預防勢必減量,減量則減壓,壓則平緩。

多渠道化解——分流

世界是運動的,矛盾也是永遠存在的,尤其是隨著國家改革力度加大和政策不斷調整,鄉鎮信訪矛盾有時還是“防不勝防的。對出現的問題和矛盾,鄉鎮信訪工作人員不能視而不見,推拖等靠,要積極面對,情法理結合做工作,帶著責任和感情去妥善化解。即使個別利益訴求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但若信訪群眾生活家庭確實困難,應積極協調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進而儘量把問題化解在當地。同時,也要注重發揮老黨員、退休老幹部等鄉賢和村幹部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及時發現矛盾靠前調解,用人情世故、村規民約等去調解說和,儘量不讓矛盾湧入信訪渠道。

建立長效機制——堅持

做任何一項工作,只有“關鍵 少數”足夠重視,才能帶動“普通大多數”。如果大禹治水時,舜帝不支持,那麼大禹也可能就不會治水成功。同樣,鄉鎮信訪工作也要領導幹部的足夠重視,才能不斷完善日常工作運轉機制,落實好鄉鎮領導幹部坐班接訪,讓群眾有問題可以直接找得到鄉鎮幹部,訴求當面和鄉鎮幹部訴說,困難直接向鄉鎮幹部反映。“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些制度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多數信訪矛盾就會化解在鄉鎮一級,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縣。

“堵”是非常之舉,“疏”才是治本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