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来成都,如何分辨区域和路线?

成都乡村旅游


我生活在兰州,北边南边都是山,能看见山就知道南北,剩下东西很好区分,所以我记路一般都是靠东西南北方位,明白自己要去的地方在哪个方位,大概就明白怎么走,慢慢会摸索出道路,看地图很容易懂。


我们这里修房子讲究坐北朝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采光,所以你看见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这样也很好区分方位。


到了成都后,发现一个问题,成都大体上来说,修的挺方方正正,但实际不然,看天府广场,方位很准,方向感很强,但是成都很多街道都不是正方向,不是正南正北,并且成都房子按照街道修,所以我那套判断法在成都老是掌握不好方向,经常在地铁口回忆走过的方向。


在成都待了几天,作为一个外地人,没有迷路,讲讲自己的心得,首先是分别区域,这个感觉意义不大,手机一打开,在哪个区一目了然,你只需看你手机天气预报显示哪里,并且作为外来游客,也不关心在哪个区域,只关心到哪个景点。


去成都一个景区前,会提前看一下地铁线路,感觉坐地铁既方便又快捷,还容易记路,不会迷失方向,我只需知道我下地铁的站和景区之间的方位路线就可以,依靠地铁站里显眼的标示,很容易找到最优路线,注意看好地铁出口,选择好的出口可以事半功倍。

成都地铁基本覆盖了各大景区,下了地铁步行就可到达,有的稍远都会有景区直通车,买门票免费乘坐,还配有导游讲解,十分方便,虽然成都修的让凭方位记路的人不太擅长记路线,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不会出现迷路等情况,路痴那就怎样都没救的,只能找个男朋友带路了。


云影徘徊旅行


成都市区的区划和道路命名,不像东部很多城市那样有规律可循,比如,与江面平行的叫“街”垂直于江面的叫“路”,城区也比较方正。成都老城区的“街”和“路”,很多都是古老地名的延续,比如答主所在的锦江区四神祠北街,以及居住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的总府路、科甲巷、书院街、南糠市街、惜字宫南街、较场坝街、天涯石街、乐府街、藩库街、爵版街……对这些老街道,表说外地人,就是成都其他东南西北老城区的土著也不见得清楚。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之前,成都区域很好分辨,那就是以南北走向的人民路为划分,西边为西城区,东边东城区。1989年末,成都最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后,于1990年把原来的东西两城区划分为了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这5个城区,就是传统概念上的 “老成都”。而 “老成都人”,对这5个城区的划分边界,估计也几个能说的清楚,只是从城市地图上晓得大概方位:锦江区在东南(包括春熙路一带),成华属东,金牛区据北,青羊在西,武侯居西南。而传统的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盐市口—春熙路方圆一带2公里范围内,这五城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割据”,当然,成都的“市中心”大部分在锦江区。

而现实生活中,成都的土著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他们对自己的城市印象从宏观上判断基本是圆形——君不见,对处事愚钝或思维一根筋的,成都人都统称为“方脑壳”。

因为对城市形状固有“圆形”思维,因而外地人如果问路,成都土著绝没像北方人那样有精确的GPS方位感:“向北……向南……”,而是用身体做具体方位面向,再加上“端端走,抵拢遇到XXX倒右(左)拐……”这样模糊的表述。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题主“外地人来成都,如何分辨区域和路线?”之问。

外地人来成都,究竟如何分辨城市区域和路线呢?

删繁就简,教题主一个最简单快速分辨的方法:

坐标点:天府广场

定位法:面向毛主席像,正前方是北,身后自然南,左手西,右手东。

成都老城区南北向两条路线

1、以天府广场为轴线的人民路:火车北站—人民北路—人民中路(文殊坊、天府广场)—人民南路(火车南站)—穿过三环路天府立交—天府大道(环球中心)—高新区—天府新区;对应地铁一号线。

2、以春熙路步行广场(原红星路三段)为轴线的红星路南延线:向北依次为红星路二段、红星路一段、府青路立交(东北、北边通过绕城高速出城),向南依次为新南门路—科华路——穿过三环路桂溪立交——高新区—天府新区。

成都老城区东西向两条路线

1、以天府广场为轴线的蜀都大道,具体分为蜀都大道西段(青羊宫、琴台路、宽窄巷子)和蜀都大道东段(盐市口、春熙路、太古里、大慈寺、火车东站),对应地铁二号线(2号线总体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

2、以成都市地理坐标中心——青羊区锣锅巷与德胜路交叉点为轴线的新华大道。分为新华大道西段(成都军区等)和新华大道东段(339广场、万象城等),对应地铁四号线。

明白了成都主城区南北、东西走向的这两横两纵主要道路,无论你在成都游玩走到哪里万一找不着北时,只要记住上述路名,你就可以迅速回到正确道路上来,呵呵。

哦,顺便啰嗦一句:成都地铁三号线是东北—西南走向,与一号、二号、四号线都有换乘点;成都七号线是围绕成都2.5环绕的环形地铁,与一、二、三、四、十号线都有换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