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东陵大盗孙殿英在热河赤峰阻击日军七天?

笔下发白


历史总是让人大跌眼镜,想不到在日寇铁蹄肆虐关外东北三省、染指华北,整个国民政府都在实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时候,挺身而出、奋起阻击日本鬼子竟然是昔日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一生最受关注的有两件事:一是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附近时,借军事演习为掩护盗掘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两座陵寝,搜刮了大量金银财宝,此举使得孙殿英声名狼籍。二就是1933年3月期间,孙殿英所部在热河省赤峰一带阻击日军七天七夜,毙敌400余人,这一战颇使国人感到振奋,并洗白了不少当年孙殿英盗墓的劣迹。

1933年2月,日军兵锋直逼热河。当时的热河是张学良在主政,由于“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未放一枪子弹拱手让出了东北三省,使得张学良背负了沉重的骂名和压力。这次日军又来抢夺他的地盘,张学良决定一雪前耻,排兵布阵准备迎头痛击日军。可没成想,东北军嫡系汤玉麟所部畏敌如虎,带着聚敛的金银钱财和鸦片抢先逃跑了。汤玉麟这一撤退,顿时让刚刚归附张学良的孙殿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只得硬着头皮顶上去和日本兵干了起来。

抗击日军的举动让孙殿英在国人心中的形象改观不少,突出日军包围后顺带着收编了汤玉麟的一部分溃兵,这样一来孙殿英的实力不降反升,也算是歪打正着。但孙殿英的好形象并没有维持到底,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最终倒向了日本人成了伪军,抗战结束后又重新投入国名党政府,与人民解放军作战,直到1947年被俘病死。孙殿英的一生,典型地反映了割据混战的年代军阀朝三暮四的心理。


竹山清溪涧


1933年2月份,日军主力逼近热河,此时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属于张学良的部下,“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百万土地落入敌手。当时热河是旧东北唯一一个幸存的省份,张学良为了洗刷前耻,命令热河汤玉麟部东北军务必坚决抗日。不可使热河轻易被占领,但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汤玉麟自己率部逃跑了,反而是孙殿英拼掉老底在赤峰阻击了日本军队七天,赢得了全国上下的尊重。

3月初,孙殿英接受张学良调令北上热河增援,战斗打响以后,热河主将崔兴武投降,万福麟逃跑,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提前溜走,主帅张作相无兵可用的境地,被派来增援的孙殿英瞬间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在赤峰,孙殿英和日军两个旅团以及伪军相遇仓促之下,只得应战。

孙殿英和日军血战七天,歼敌四百多人,被日军围困以后,孙殿英率部突围,退到围场,日寇穷追不舍,孙殿英部且战且退,损失惨重,不过他吞并了汤玉麟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实力反而加强了。但孙殿英的抗日行为引起了南京政府的注意,为了坚持“不抵抗”策略,于是把孙殿英部调去青海,美其名曰“体恤”。

不过孙殿英并非一心抗日,从他后来的所在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热河抗日是他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1943年的太行山孙殿英投降日军,并还带着自己的上司一起投降,成为“赫赫有名”的“第二十四集团军”。


一树梅花一放翁


孙殿英这一辈子,一直是被利益所驱使的,像一棵墙头草,又特别像一个投机倒把的政客,在各大势力之间来回转换。



第一,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这辈子最著名的,就是盗挖慈禧太后的陵墓,这件事成为他一辈子的污点,即便慈禧老佛爷的名声也不怎么好,但是对于当时盗挖一国太后的陵墓,绝对是非常毁名声的,全国上下都在一致谴责,为了给自己找个理由,就说自己祖上被清军杀死,自己也是来报仇雪恨的,不过这种说法根本也没有证据,就算有仇,挖人家坟,而且还是最奢华的一个,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没有人相信。



当然,盗来的东西,很多都不过这个说法送给了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时满清的遗老遗少,告到蒋介石那里去了,为了让平事儿,据说慈禧太后有颗夜明珠,是两半的,合起来会发光,被宋庆龄镶嵌在了鞋上。



第二,抗击日军,投降汪伪。

孙殿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曾经抗击日军,1933年,三万日军进攻热河,原本是张学良的亲戚在这镇守,原本在张学良面前夸下海口誓与热河共存亡,但是实际却很怂,日军一来,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而此时孙殿英临危受命,抵御日军,不过其目的当然不是真正的抵御外辱,很可能为了让自己的名声能不那么臭,因为他被日军俘虏后,很快就投降日本,做了汪伪的政府官员。



后来在jiefangzhan争中,被抓获,死在了战犯收容所里。


军事一点通


热河抗战中的高光人物——东陵大盗孙殿英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领袖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不断长驱直入,随即威逼华北门户热河。这这种情况下,张学良磨刀立马,准备一雪前耻,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要于日军在热河混混烈烈的大干一场。结果事与愿违,二十万大军面对不到五万日寇竟然一败涂地,东北军元老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更是率先逃跑,给了张学良迎头一击。



当然了,热河抗战中并不是所有的官兵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在热河赤峰,就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军阀,他率领其四十一军,居然阻击日军长达七天,相比于东北军的溃退,这位被世人唾骂了数年的东陵大盗一时举国震惊,舆论似乎忘记了他当年“对大清朝的最后一击”。没错,他就是把乾隆爷和慈禧太后的坟墓挖了个底朝天的大盗孙殿英。



在热河抗战打响后,孙殿英随即响应,率部开赴热河重镇赤峰,而在此之前,东北军汤玉麟部是一触即溃,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热河百姓一时人心惶惶,而孙殿英进驻热河之后,他先是慷慨激昂的发表了演讲,表示要与城共存亡,一时间让人刮目相看,当地百姓似乎从这位数次倒戈外加大盗贼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出乎意外的是,孙殿英一生让人不齿的事情干了不少,但在日军兵临城下之际,他却没有食言,其亲自率部在城门组织战斗,击毙日伪军千余人,后为了让赤峰避免遭受战火涂炭,将防线撤退到了赤峰以外的二道河一线,并且进行了长达七天的阻击,此一战,世人皆对这位鼠首两端的军阀刮目相看。



在这之后,这位军阀坚持在冀察地区抗战十年,也算颇有功劳,但是在1943年日军对太行山的围攻中孙殿英被包围,其可耻的当了汉奸,这是一个封建军阀的悲哀,更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军人的悲哀,他的身上更多的则是旧中国的封建军阀的影子。在抗战胜利后,他又号称自己是诈降于日本人的,随即又投向了国民党的怀抱。

纵观此人的一生,倒戈背叛如影随形,但其在热河抗战中的表现也是不争的事实,他时而有着小人般的嘴脸,干起事情不记后果,但在别人都退缩的情况下他却逆流而上,赚得声名。这般手段,其实在很多封建军阀身上都有,而总的来说,孙殿英还是抗日有功的。


历史之绝唱


别看孙殿英挖了慈禧的墓遭到世人的谴责,但是人家打仗确实有一手,真的是厉害,比什么张学良强百倍不止。而且他也说了,你们把大清的江山都弄来了,我挖个墓算啥啊?

被东北军收编后的孙殿英成了热河对抗日军唯一的亮点,其余东北军呢?让我们来看看。由于汤玉麟和张学良这2个饭桶相互提防,张学良对于热河抗战总体比较消极,他的主力部队迟迟不进入热河,同时拒绝了蒋介石六个中央军师开进热河的支援要求。

热河抗战失败的如此丢人,完全是高层指挥官无能和热河省主席长期失政造成的。张学良的错误军事战略是导致热河抗战失败的直接原因,为保存实力。汤玉麟部下二个旅先后投敌,二个旅未战哗变,整个会战中,汤玉麟部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动摇了全线的部属.汤玉麟在热河的无恶不作,也让中国军队在热河失去全部群众基础,导致火速的溃败。


李三万的三万里


今天是日本投降73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们赢得胜利的日子,这个日子值得铭记。对于历史上每一个对抵抗日军做出贡献的人们,我们都应该给予赞誉。不论其曾经犯过什么错,只要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顽强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行为都是值得尊敬的。无论他此前做过什么样的事,只要在国家危急的时刻主动站出来抗击侵略者,他都是英雄。

孙殿英挖开了东陵盗取了里面的大部分财宝,这个行为是不光彩的,当然也是其最大的污点之一。但是对于孙殿英在热河赤峰阻击日军7天的行为,必须给予点赞。当时日军火力凶猛,东北军大部分已经主动撤离逃走,只有孙殿英的41军坚持顽强抵抗。由于装备悬殊,日军很快利用炮火优势攻开了赤峰县城的城门。可是孙殿英依然坚持抗战,确实值得点赞。

赤峰县县长劝孙殿英撤走,可是其还是冒着危险亲自走向城门进行指挥,并且利用各种攻势进行阻击,在形势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抗击了7天。当时东北军只有孙殿英的军队在继续抵抗,没有得到任何友军的支援,可谓是孤军奋战。不可否认孙殿英是一个有着争议的人物,但是其顽强抵抗日军7天的行为,还是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的。


深度军备


话说1933年2月21号南岭战斗打响,小日本子到3月4号便以拿下承德。自此承德沦陷,只短短两周时间,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便相继落入了日寇之手。

面对人数不足五万的日军,号称二十万大军的中国守军竟让小鬼子给打得稀里哗啦一团败打,一时间举国哗然。但话说回来,热河一战非是我中国军人贪生怕死,而是武器和战斗力逊色对手。

在赤峰之时,日军就遭遇了极其顽强的抵抗,而带领士卒顽强抵抗者,竟然是被称为“东陵大盗”的四十一军的军长孙殿英。孙殿英以演习为名盗了清东陵不假,但是拚死抗击日寇之事,也是载于史册的史实。

热河战役打响之后,赤峰成为日军首要夺取的战略目标。为难之时,国民政府命令驻防山西晋城的孙殿英41军开赴战场与日军作战。电报传到之后,孙殿英亲率三个连夜旅驰援热河。日军计划南北夹击,钳形攻势,将赤峰守军包抄全歼在其中。可没想到孙殿英早已识破日军的战略计划。迅速命令107旅担任乌丹的防务,108旅和109旅分別部署在围场和凌源一线,作为后援和接应,以此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2月27号,孙殿英抵达赤峰,此时路边满是欢迎人群,只见41军全体官兵一律是灰棉军装,不佩戴任何领章和肩章,身背大片刀和步枪。老百姓根本分辨不出官佐和士兵的区別。原来孙殿英早已扮装成运粮的士兵,混在队伍中早早进城了。

转天,赤峰各界召开欢迎大会,声援41军。孙殿英慷慨激昂,声泪俱下,表示报效国家,马革裹尸。3月2号,日军兵临赤峰城下,向东门、北门和西门的中国守军发动猛攻,并以大炮向三道街轰击。

而此时支援41军的炮火却未到达,士兵处于劣势之中,为鼓舞士气,孙殿英亲自登上东门督战。官兵一见军长不畏生死亲自督战,于是人人争先,誓要与敌寇血战到底。到下午4时许,41军仍于日军大战,而不退却。日军见难以攻克,随即调整部署,迂回至头道街大河洋行,将房舍炸开冲入头道街。孙殿英此时正在东门督战,见城区被日军攻破,立即组织守军与日军展开巷战。他自己也加入其中,誓与赤峰共存亡。

双方激战至下午5时,赤峰县长孙廷弼为包赤峰免遭炮火,劝孙殿英率部撤离。孙殿英无奈领兵退去,但在赤峰二道河一线构筑工事继续与日军激战,战士英勇杀敌,一死报效国家。到3月8号下午之时,日军突破所有防线、与日军相持7天7夜的孙殿英不得不率部突围转移。

虽此战以失败告终,但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孙殿英也是一条汉子。可惜最终孙殿英还是做了汉奸,令人不禁唏嘘。


大狮




1933年2月,日本军队三万多人向热河发动进攻。

918事变后,张学良一枪不放放弃东三省,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到了1933年,这是东北军最后证明自己的机会。

驻守热河的汤玉麟却无心抵抗,他表面上声称与热河共存亡。背地里,他悄悄地派出,很多军用车辆,由自己的嫡系部队押运,把自己的全部家产,都运到了天津租界。

热河军队群龙无首,与日军一触即溃。这时孙殿英率自己的41军抵达赤峰,这也是孙殿英证明自己的机会,能不能洗掉自己盗墓贼的名声就在此一举。

1933年3月2日,日军到达赤峰城下,用大炮对赤峰城进行轰炸。孙殿英冒着炮火亲子登上东城门指挥作战,几个小时后,城门被攻破。

赤峰县县长劝孙殿英撤出,减轻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孙殿英在城外构筑防御工事与日军激战到3月8日下午。

在整个东北军序列中,只有孙殿英在这场战斗中顽强抵抗,坚持七天。孙殿英非常感慨地说,友军不军,义军不义。孤军难支,他自己已经尽力了。



应该说孙殿英在热河战斗中表现的非常英勇,然而现在的历史中却抹去了这一切,只留下了,东陵盗墓的故事。

孙殿英对于这件事自己是这么解释的,他说自己是孙承宗的后人。

孙承宗是明朝的知名抗金将领,曾主持过东北大局,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等人,稳定了东北的局势。后来他的家乡被清兵攻破,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同宗室两百多人全部战死。



清朝末期,孙殿英的父亲因为和满清旗人发生争执,被打死在监狱中。

因此孙殿英认为自己挖掘了东陵,是替自己的祖先报仇。



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都知道,盗墓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筹备军需,就组织了摸金校尉专门盗墓,拿墓中的宝物换取军粮。

此后的一千多年里类似的事情非常多,并且出现了,专业盗墓组织。

西北军的孙连仲曾经组织对埋葬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的挖掘,因为难度太大才不得不放弃。

孙殿英这么解释自己的行为,清朝入关后,对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开棺戮尸,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冯玉祥曾经对孙殿英说: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政府这一点,我干的是活人(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人(盗墓)。


新知传习阁


孙殿英不是民国时主要的军阀,但他是经历却极为丰富,从乞丐、赌徒、毒贩到连长、旅长、师长、军长,直至中将司令。其间他积极招兵买马,网罗流窜各地土匪、教徒,扩大队伍,因为他行侠仗义、爱兵如子,走到哪都能拉起一支队伍。

1933年3月4日上午10点,日军进驻承德城。

他也先后投靠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麾下,充任军阀混战的马前卒,他的性格疯狂狡猾,民国时期也摇摆国共两党,抗日游走于日伪之间。一般人对他的了解主要是他在清东陵盗宝案,1928年时任国民党12军军长的孙殿英盗掘了慈禧、乾隆二墓,震惊世界。

图为日军占领古北口。

但是这个背负巨大恶名的孙殿英也曾誓死抗日,翻开热河战役史册,孙殿英的名字一定载入其中。1932年3月伪满洲国在东三省成立,随后日伪叫嚣热河省为伪满洲国一部分,1933年初爆发热河战役。可是不到半个月,号称有20万守军的热河省陷落,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带着钱财家眷逃跑,日军兵不血仞占领热河省会承德。

图为日军和热河百姓。

但是在热河战役中,有支队伍一枝独秀,在赤峰与日军死磕,奋战七天七夜,多次成功阻击日寇进攻,那就是时任国民第41军,军长是臭名昭著的大盗孙殿英。想不到孙殿英也是英雄气概的一面,孙殿英部本驻防山西晋城,被国民党命令驰援热河,夺取热河重镇赤峰,孙殿英毫不含糊在赤峰城与日军大战,这支由地痞土匪组成部队的战斗力和正规东北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不抵抗自己先逃,使日军10天不到就占领热河。

日军见赤峰受阻,时任日军18军团长的小矶国昭中将命骑兵驰援,在飞机和大炮的哄鸣下,孙殿英部坚持7天后,在无援兵和炮火支援情况下,带领着赤峰百姓撤出赤峰城,并构筑防御工事继续阻击日军,最后战败后撤往察哈尔。


图文绘历史


孙殿英属于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军阀,出身于河南的土匪军阀部队“镇嵩军”,在热河抗战中是唯一一支认真抵抗的部队,甚至一度反击到日军第八师团部,把弘前中将吓出一身冷汗。孙殿英撤守赤峰的原因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是赤峰县长和士绅跪求孙部撤军,以免赤峰毁于战火。

历史,有时候很难说清楚,绝不是非黑即白。





(孙殿英)

孙殿英被全国皆知是因为1928年的“东陵盗宝”,被冯玉祥和阎锡山收编的孙殿英第十二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粮饷无着,就盯上了清陵。满清遗老遗少一顿告状,孙殿英上下一通打点,在阎锡山的包庇下不了了之。之后参加中原大战反将,冯阎失败下野后,孙殿英部被控制华北的张学良收编 为第41军,1933年2月奉少帅之命从山西驰援热河。

热河东北军主帅汤玉麟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作为张学良的长辈 ,非常不满“九一八事变”的处理办法,早已与少帅离心离德。张学良眼见汤玉麟不听招呼,又加派“八叔”张作相为集团军司令前往热河督战,结果汤玉麟更加不爽,打定主意不战而逃。



(热河省主席汤玉麟)

得承认,张学良确实想守住热河的,面对全国一片骂声,他已经颜面扫地了,急需热河抗战正名,可惜东北军是真不争气。

日伪方面任命的“讨热”总司令居然是张景惠,张作霖三个把兄弟齐聚热河,日军刚刚展开进攻,汤玉麟所部一触即溃,督战的张作相将司令部直接撤往长城以里,汤玉麟则用十几辆卡车满载烟土和财宝一口气逃到天津租界,反而是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在赤峰力战一周,退后数十里又战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撤向察哈尔。并非孙殿英如何爱国爱人民,因为那是张学良许给他的地盘!撤离前顺便还收编了汤玉麟的两个骑兵旅和一个步兵团。

1933年3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128名骑兵“攻进”没有一兵一卒的热河首府承德,至此,长城以北全部沦陷。

(孙殿英与日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孙殿英继续在华北抗战,1943年被日军包围后投降,与台儿庄战役也曾重创日军的庞炳勋一样,改编成伪军,搞起了“曲线救国”,日本投降后再次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司令,

解放战争中1947年在汤阴战役中被俘虏 ,由于孙殿英大烟瘾非常严重,华北军区还得特批给在押犯孙殿英提供吸食,不久病死狱中。是军阀混战时期混世魔王的典型代表,没有是非,没有信仰,一切行动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有奶便是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