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本頭條號發佈的企業管理知識!私信“績效”二字發送100多分鐘績效管理視頻

導讀:

曾仕強教授曾說過:“中層領導的一大職責,就是配合老闆管理員工。”而管理就要有人做壞人,沒人做壞人,企業基本的秩序和效率都無法得到保證,所以企業要想做好就要懂得將‘黑白臉’的管理哲學用到工作上,老闆唱“白臉”,而中層則要扮“黑臉”。“黑白臉”看似是在玩弄政治把戲,其實恰恰是講“規則”的表現。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中層幹部是夾心餅乾,上面壓,下面(反)彈,相當難坐穩、坐好。

有些人在基層的位置上業務與專業搞得好,被火線提拔,上來之後有些暈,角色沒擺正,還把自己當基層,走了很多彎路。在此拋磚引玉地寫幾條,希望對做管理者的尤其是中層的有些啟發。

第一條,就是中層要做壞人,要讓上面做好人。為什麼呢?試看如下場景:

1)有幹部開完會,回去傳達公司削減成本的政策,他說:“兄弟們,公司要削減成本,部門活動經費取消了,其實這個活動經費額也不大,削減吧,也不見得能替公司省多少,我爭取了好幾次,上面不同意,同志們,幹活吧……”

2)有幹部回來說:“兄弟們,我們的q項目要6個月完成,我一直堅持說6個月完不成,我們討論得都是7個月完成,上面非說市場壓力大,要加緊,他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也不想想兄弟們的死活……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可以一直舉出幾十個管理中這樣的常見場景,在這些場景中,中層都把自己當做好人,而把上面當做壞人。這樣做有三大弊病:

1)基層聽到了組織中兩種不同的聲音,所以執行力一定大打折扣;

2)高層是組織文化的代表,應是好人;這樣做,破壞了組織文化;

3)中層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否則我們要中層幹什麼呢?高層直接將政策與目標給基層不就完了嗎?中層這樣做,實際上顯示了一個組織的中層缺位,因為中層將自己變成了基層。

中層為什麼要做壞人?因為其有責任,是中層這個角色賦予的責任。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首先是政策與目標解釋責任,上司說要拿下“500萬”這個目標,你說只能拿下“450萬”,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隻能在高層那兒說,而不能在基層那兒說。

在高層那兒,你可以向上反映解釋為什麼只能拿下450而不是500的理由與證據(只能建設性說不能對抗性與牢騷性說,有時甚至只能私下說不能公開說),以期說服上司更改決策;一旦你完全表達了不同意見,最終上司決策仍是“500”,你就必須執行。執行是什麼?執行的第一條就是解釋,將決策合理化。所以,你回去後好好對部屬解釋我們為什麼要做“500”,如何才能做到500?

但有些幹部不夠有膽,不敢當面說,不敢在會議上說,不敢在政策沒出臺前說,等到已經定論了,抱著一腔不滿背後亂說,對著自己的部屬說,儼然自己與兄弟們站在一個戰壕裡,自己是為民請願者,這種管理者真該揍屁股,完全不像個管理者,潛意識裡還是把自己當基層看。

有人有疑問,我為什麼要做壞人?幹那種得罪人的事?其實要當管理者就必須得罪人,不得罪人只能做一個專家,一個技術人才,天底下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不得罪人的,一個也沒有。所以,易中天在《品人錄》中說:

“專家”要不為“貴族”要不就為“流氓”打工,因為只有“貴族”與“流氓”能做到高層。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有人還有疑問,我如果做壞人,那怎麼帶領手下? 這個問題問得好!向下溝通的精髓是“向下溝通要有情,助他成功”,所以,“嚴格要求”之處,一定要“有情待人”,對部屬的有情是什麼?是替他考慮他的未來發展,是培養他栽培他,而不是讓他閒著沒事幹,那是害死他。

因此,做壞人的含義是接住上面交來的責任,不能將責任反推給上面,所以只能嚴格要求部屬;如果自己的某個部屬被上司罵了,說明你的上司當了壞人。你就要小心,為什麼你逼使你的上司當壞人呢?記住:他是迫不得已當壞人的。當他當了壞人後,心中一定有些忿,怎麼請了這麼個不中用的、不能讓我省心的中層呢?

那有人說,我這麼倒黴,高層就不能當一把壞人嗎?其實,組織中一定有人當壞人,不是中層,就是高層,但高層的角色就是當好人,如果要當壞人,那他主動願意也可以。唐僧的上司觀音姐姐出面替唐僧殺孫悟空的銳氣給他戴緊箍咒,不就是當壞人嗎?所以,當高層要替中層撐腰,支持中層的時候,他就會出來當壞人。管理是變動的,隨情境變動,才是管理之道。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上面是中層替上司背責任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中層替基層(部屬)背責任的,也是當壞人。如:上司批評一個事做得不好,你明知是你的某個部屬的責任,你並沒有說“都是誰誰誰,怎麼樣怎麼樣”,你仍然說:“這是我的錯,馬上改。”這種“責任到此為止”為“壞人”態度想必是令上司高興,令組織欣慰的。

只要坐上中層交椅,就要抱定決心做壞人,對組織上來說,這是角色的要求;對自己來說,是吃小虧,未來佔大便宜的事,何樂而不為?

老闆,不要企圖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一個老闆如果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那他很難在戰略上有所作為,也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他每天都被繁雜瑣碎的事務上遮住了眼睛。

老闆要扭轉經營的局面,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人才管理思維,企業要有人,才談得上做好事。沒有優秀的員工,一切願景,都是空談。

老闆也許會說,我也想要有人幫我,可是我沒人啊!其實並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留不住人。

你要反思企業的激勵機制,如果你是員工,你就拿著低工資、固定工資,你會像老闆一樣拼命嗎?

好的激勵機制可以讓企業自主運轉,讓員工自發工作,不需要老闆事事操心。

老闆的格局和高度,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而薪酬設計要先從思維上進行突破

公司要敢於給員工發高薪酬,因為這樣企業才有未來!

1、工資是死的,人的創造力就死了;工資是彈性的,人的潛能就被髮掘了。

2、高工資養人,低工資趕人,死工資害人,高激勵助人。

3、敢給員工發高薪酬的企業,成本其實是最低的;固定員工薪酬的企業,人力成本反而是最高的。

4、高激勵、高績效應該是融合的關係,做到利益共同、平衡共贏,薪酬增長才可健康持續。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員工?

推薦使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舉例KSF薪酬績效設計方案

生產經理KSF薪酬績效設計案例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激勵性KSF薪酬績效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基礎是員工價值最大化!要充分挖掘員工價值,不是靠壓力而是動力,靠員工自己為自己幹。

管理鐵律:高層唱白臉,中層扮黑臉

總結:只有利益趨同,員工和企業才能真正共贏。

好的薪酬績效模式,以結果為導向,用數據來說話,讓付出多的員工,得到合理的加薪機會。而同時,企業的利潤也是共贏增長。實現在不增加企業固定成本的情況下,給員工實現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