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商品花式操作,拼多多緣何受挫

拼多多於2018年7月26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較開盤價上漲41%,總市值超過了300億美元,很是風光。而拼多多是2015年9月才成立的,公司從成立到上市不足3年的時間,因此,拼多多成為中資公司中最快登陸美國股市的公司。不過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幾天,拼多多股價節節走低,在上市的第五天開始跌破19美元的發行價格。

山寨商品花式操作,拼多多緣何受挫

為何拼多多會經歷如此風波?相信大家心裡都清楚,假貨、山寨問題時拼多多股價持續走低的原因。7月28日,創維就向拼多多打響了公開打假的第一槍。當天,創維集團在微博上聲明,稱近期在拼多多上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品牌權益,並表示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停止相關產品的銷售活動。創維官方還貼出了拼多多平臺部分假冒創維品牌,包括:創維先鋒、創維雲視、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創維雲視聽、創維e家等。

山寨商品花式操作,拼多多緣何受挫

拼多多商城一度出現大批令人瞠目結舌的超低價品牌商品,打開APP進入電器菜單選擇電視廚衛後,出現在眼前的則是一大批知名彩電品牌,從小米、樂視、長虹、創維,到三星、王牌、海信、索尼等等。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唯一不同的是,這些知名彩電品牌的零售價“低的嚇人”:創維300多元、長虹400多元、小米600多元、三星也才300多元,而海信、王牌都在500多元。不過點開相關的產品頁面後,卻發現一番“令人難以置信”的真相:所謂的海信,卻是海信智能;所謂的三星,卻是星王牌、SMAASUNG,而小米電視,則小米e家、小米視界,創維也變成了創維雲視聽、創維智尚,康佳則是KOIVIKDA,樂視竟然是樂視TV,索尼則是索尼惠廣。這不禁讓我們想起那些網絡段子裡的“著名”山寨品牌“雷碧”、“粵利粵”等。

山寨商品花式操作,拼多多緣何受挫

拼多多上市過於倉促,實際上拼多多並沒有真正做好上市的準備。而倉促上市的結果,就是將自己過早地置於輿論的監督之下,置於聚光燈下,結果各種問題突然暴露出來,讓拼多多一時之間束手無策。以假貨銷售為例,在拼多多沒有上市之前,即便有人提及假貨問題,但因為不是公眾公司,所以國人不會將目光都鎖定在拼多多上面。但一經上市,拼多多就是公眾公司,這樣拼多多銷售假貨問題就成了公眾事件,自然是人人喊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