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拒絕唐太宗提拔的第一功臣,爲何結局那麼慘?

多次拒絕唐太宗提拔的第一功臣,為何結局那麼慘?


文|沙塵暴(讀史專欄作者)


長孫無忌,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皇后的親哥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

雖功高蓋世卻不貪戀權力,多次明確拒絕唐太宗的提拔,是個頭腦清醒的明白人。

然而,這樣的一個明白人,後來卻因得罪了一個女人,而落得自己被處死,家人被流放的悲慘結局!


1

長孫無忌出生於公元594年,河南洛陽人,出身顯赫,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外公是北齊樂安王高勱。

但他的身世卻不太美好,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和母親、妹妹都不受異母兄孫安業待見,被孫安業趕出家門。

他是舅舅高士廉撫養大的。

高士廉也不是一般人,唐朝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六。

高士廉出身也很顯赫,祖父是北齊清河王高嶽,他本人任過隋朝的高官。

但因得罪隋煬帝被髮配嶺南,直到李靖滅掉在岳陽稱帝的蕭銑才回到中原,成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策劃過玄武門之變。

作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員,長孫無忌也是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者。

所謂“天策府”,是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攻下洛陽,大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後。

因戰功顯赫,他爹李淵命他掌握東部平原文武大權,封他為天策上將,允許他在洛陽開府而整的玩意兒。

被他網羅在府裡的,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傑出人物,包括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牛人,當然也包括長孫無忌。

這些牛人,只不過是雄心勃勃的李世民50人龐大隨從集團的一部分。


2

雄心勃勃並不等於野心勃勃。

實際上,據《資治通鑑·唐紀七》,李世民最初並無把太子李建成弄死、取而代之的打算。

是因為李世民的功勞太大,太子李建成疑心生暗鬼,自以為威脅到了他的地位。

極度不安之下,便想消除這個可能的威脅,勾結齊王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想把他弄死為快。

作為李世民的幕僚,長孫無忌等人相當憂慮,甚至有點恐懼,因為李世民一旦倒黴,他們都得倒黴。

但首先把心裡的擔憂說出來的,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房玄齡。

他對長孫無忌說,這哥倆如今水火不容,炸彈一旦爆炸,炸飛的就不僅僅是秦王府,整個國家都會被炸成碎片,咱們應該勸說秦王行周公之舉,這樣才能家國無虞。

長孫無忌說,你說的正是我想說的,只是我一直不敢說。

他們約上杜如晦等人,一齊來到李世民面前勸說:

老大,你和太子的情況,估計你自己心裡也清楚,若不先下手為強,那就只能等著遭殃,除了幹掉太子和李元吉,沒有別的選擇。

可是李世民說,你們說啥呢,他們是我哥和我弟!


3

武德九年,李建成對李元吉說,秦王府裡的智謀之士,最可怕的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咱們得想辦法讓他們滾蛋。

於是他們一起到李淵那裡去說壞話,把房玄齡和杜如晦都逐出了秦王府。

房、杜兩人被逐,使長孫無忌、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車騎將軍三水侯君集及尉遲敬德等心腹,心裡的危機感更加強烈。

他們不分晝夜地勸李世民動手,再不採取行動就晚了,李世民依然猶豫不決。

適逢數萬突厥騎兵“屯河南,入塞,圍烏城”,這給了李建成將李世民一網打盡的機會。

經李建成向他爹推薦,李元吉獲得代李世民督諸軍北征的權力,李建成讓李元吉把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等統統帶走,同時帶走秦王帳下的精銳之士。

沒想到這個情報,被東宮裡的率更丞王晊獲得,他密告李世民:

“太子對齊王說,你把秦王的驍將精兵弄到手後,我和秦王在昆明池為你餞行,趁機使壯士拉殺於幕下,然後上奏說他暴卒,主上不會不信。

然後我就讓人去說,叫老爸授我國事。尉遲敬德等人落到你手裡後,尋機全部幹掉……”

李世民得到這個情報,這才意識到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了,急忙密令房玄齡、杜如晦假扮道士到秦王府,尉遲敬德從其他途徑入府,商量對策。

於是,玄武門之變發生了,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等人埋伏在玄武門,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4

玄武門之變沒多久,唐高祖李淵就冊封李世民為太子,任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左庶子。

兩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繼位,冊封妻子、長孫無忌之妹為皇后,長孫無忌改任左武侯大將軍。

成為大將軍後,長孫無忌第一次閃亮登場,是擔任行軍總管,征討在幽州叛唐的羅藝。

羅藝大敗,妻子兒女都不要了,帶了幾百殘兵敗將逃奔突厥,在邊界一個驛站被左右砍了。

平定羅藝叛亂後的貞觀元年,長孫無忌改任吏部尚書,在評定功臣時被定為第一,進封齊國公。

既是大功臣又是大舅哥,李世民對長孫無忌自然比對其他人要親一點,允許他出入其臥室。

然而,長孫無忌升得太頻繁了,沒多久又被拜為宰相級別的尚書右僕射,這就有點“過”了,所以有人進密表勸諫——長孫無忌權寵過盛,恐怕不是好事。

應該說,這個勸諫是好意,權寵過盛確實會讓人眼紅,讓人嫉妒,雖然嘴裡不說,但難免有心裡的不滿,這對他們君臣都不是什麼好事。

李世民對這個勸諫,也沒有想歪,他只是怕這個大舅哥想歪,所以把這份密表給他看。

表示咱們君臣之間坦坦蕩蕩,還特意把大臣們召集攏來說,朕對長孫愛卿很信任哦,各位不要想歪了哦。

那份密表,倒是提醒了長孫無忌,一個人一旦富貴至極,與其他人的距離拉得太大,確實會帶來災禍。

“鶴立雞群”並不是好事,所以他有點“慌”,懇請辭去相位,而且不是一次兩次,少說也有三四次。

頭腦清醒的,還有他妹妹長孫皇后,她也極力勸李世民恩准哥哥的請求,估計還動用了搓衣板。

你再不批准就給老孃跪下,李世民才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5

然而這個李世民,彷彿故意與大舅哥作對,又於貞觀七年冊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上表推辭,李世民不準。

長孫無忌無奈,被迫請舅舅高士廉出馬,皇上您就別為難他了,您讓外戚擔任三公,就不怕人說“聖主私親”嗎?

李世民說哪個敢說朕任人唯親?朕授官是以才德為標準的!

長孫無忌見舅舅也不管用,又親自上表推辭,李世民依然不準。

還特意寫了一篇《威鳳賦》賜給長孫無忌,追思長孫無忌的“佐命之功”,把長孫無忌比作“庶廣德於眾禽,非崇利於一已”的“威鳳”。

不過後來,長孫無忌終於成功地推辭了一次——

當貞觀十一年,李世民封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十四位功臣為世襲刺史,長孫無忌被封為趙州刺史,並擬改封其為趙國公時,認為這種分封對國家有害無益的長孫無忌,再次上表反對。

只不過這一次,他來了個智取,沒有直接反對,而是“質問”皇上:

臣等披荊斬棘為您立了那麼大的功,如今四海一統了,你的位子也坐穩了,就看臣等不順眼了,讓臣等世世代代呆在州郡,這跟流放有啥區別?你想忘恩負義還是咋的?

這是哪兒跟哪兒啊,朕可沒有這意思啊,朕這是希望你們的後代世世代代捍衛王室啊,既然你們這麼認為,那就算了吧。

李世民哭笑不得,趕緊收回成命,再也不提分封之事。


6

長孫無忌如此清醒,如此低調,如此不貪戀權力,如此謹小慎微,應該沒事吧?

在李世民當政期間,他的確啥事也沒有,李世民去世後,情況就變了。

據《舊唐書·長孫無忌傳》,李世民是於貞觀二十三年病逝的,臨終之前命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

當時才二十一歲的太子李治,對於老爸的去世十分悲痛,抱著長孫無忌的脖子失聲痛哭,長孫無忌勸他別哭了,處理政事要緊,李治繼續哭。

長孫無忌有點生氣了:“陛下把宗廟社稷交給殿下,殿下怎麼能只知道哭?”

李治登基後,長孫無忌進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仍兼任揚州都督,主持朝政。

他不再推辭,也不敢再推辭,新皇帝這麼年輕,沒有執政經驗,他必須輔佐他。

偏偏這時,有人想搞事,竟然誣告長孫無忌謀反。

據《新唐書·唐紀十五》,誣告長孫無忌謀反的,是一個洛陽的百姓,名叫李弘泰,李治打死也不相信舅舅會謀反,立即下令將那人處斬。

的確是這樣,長孫無忌怎麼可能謀反呢?他所思所想的,是如何把皇上輔佐好,儘量讓他別犯錯誤,做個明君。


7

然而,李治卻不爭氣,後來糊塗透頂,竟然想廢掉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

武昭儀,也就是後來的武則天。

這就有點有權任性了,你可不是一般人,是皇上,是一國之主,廢后立後,可沒有一般人休妻另娶那麼簡單,這不是你個人的事,是國家大事!

李治也有自知之明,明白大臣們不會輕易答應,但是他想,只要把舅舅搞定,其他大臣,就不是問題了。

於是他和武則天來到舅舅長孫無忌家中,除了帶來十車金寶繒錦的賞賜,還任命舅舅的三個庶子為朝散大夫。

這個外甥還沒撅屁股,長孫無忌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他不好明確表示反對,但他可以裝啊,假裝不明白對方的意思,故意瞎扯,扯別的事情。

李治和武則天酒也不喝了,飯也不吃了,怏怏而歸。

武則天又叫她媽楊氏,多次到長孫無忌家中請求。

他們還讓禮部尚書許敬宗來勸,都沒達到目的,被長孫無忌一口拒絕。

李治也是有脾氣的人,不信我堂堂一個皇帝,連這點小事都搞不定。

他決定霸王硬上弓。

公元655年(永徽六年),李治把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褚遂良叫到內殿議事。

議的,當然是廢后的事。

李勣很狡猾,大概猜到是什麼事,就稱病未去,于志寧倒是去了,但把嘴閉得緊緊的,啥也不說。

表現最為激烈的是褚遂良,他明確表示反對,長孫無忌自然站在他這一邊。


8

在有權任性的人面前,任何反對都是蒼白無力的。

同年十一月十三日,李治下詔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囚禁起來,七天後再次下詔,立武則天為皇后。

李治沒想到,他這一任性,把這個舅舅害慘了!

據《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帝竟不從無忌等言而立昭儀為皇后,皇后以無忌先受重賞而不助己,心甚銜之。

得罪了武則天,誰也沒有好下場,哪怕那人是天王老子!

公元659年,禮部尚書許敬宗指使人密告監察御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謀反。

長孫無忌被削去官職和封地,流放黔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那旮旯即使是現在,也是個兇山惡水之地。

長孫無忌的兒子則被罷官除名,流放嶺南。

同年七月,長孫無忌被許敬宗派去的中書舍人袁公瑜逼令自縊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