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惊闻常宝华先生离世消息,不禁感叹,这一辈的相声艺人没剩下几个了。作为马三立先生的徒弟,常宝华的辈分很高,但客观地说,他在相声界的地位和贡献还到不了老师以及同辈的刘宝瑞、侯宝林等大师的层次,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多。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常宝华先生在1976年时,和侄子常贵田创作演出的相声《帽子工厂》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后,常宝华不断地以相声、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创作一百七十多篇,但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多。

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多。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常宝华收了十多个徒弟,最有名的是大徒弟牛群。可是,侯耀华的年纪最大,虽然是关门弟子,但是常宝华力排众议,将侯耀华当作大徒弟,牛群反而成了二徒弟,这在相声界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更坏的情况是,侯耀华利用自己的身份,又收了几个争议很大的徒弟。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央视4套曾搞了一个纪念侯宝林大师的活动,请了常先生以及侯氏门徒几十人到场,郭德纲当然不在邀请之列。在这个活动上,侯耀华当众公布了侯家承认的侯宝林弟子若干人,然后说了一堆怎么传承侯氏相声的话题,其中不点名批评了郭德纲,而这位常先生也同样不点名批郭德纲“江湖气太重,才三十多岁就像个小老艺人一样摆谱”之类的话。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相信很多相声爱好者也和小编一样,从小听相声,就知道很多相声作品里都有这么一句“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门功课”,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但是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必备的基本功吗?有人认为是,但是也有人不认可这种说法,这个说法在相声理论界早有质疑。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常宝华先生对于相声基本功的表述曾引起混乱。说学逗唱是众所周知的四门基本功课,但是常宝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否认这一说法,让众多同行无所适从,对于说学逗唱的解释,最近些年郭德纲说的最多了,特别强调“唱”不是“学唱”而是太平歌词。又讽刺一些八十年代的相声演员不会唱太平歌词。这些只是各自观点不同,相声一百年,有分歧是正常的,如果说每一位观众都有权利去评价老演员,那么可能常宝华老师属于不喜欢之列。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好,肯定有偏科的。但是如果全部成绩优秀,总分一定高。如果某科特别优秀,可以参加各种竞赛取得名次,依然是棒棒的。这就是如马三爷、刘宝瑞都不擅长唱,但依然是大师。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不要捧着老规矩约束自己,那样对相声的发展不利!郭德纲的相声受欢迎,不是因为他会说学逗唱;姜昆等主流艺术家的相声不受欢迎,也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唱,而是创作能力太差。

侯耀华师父常宝华去世,曾说“说学逗唱”是误区,自己不做这功课

当然了,无论常老先生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无碍于他相声表演艺术家的身份,也无法抹杀他在相声界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我认为,最好不要冠之以“大师”称号,这样真的不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