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长期做同一动作的人,身上一定会留下痕迹。比如乐手,指尖一定有茧。

比如老黄,三十多年日日揉面,让他的手臂精壮有力。哪怕放松状态,也肌肉分明。

老黄揉面,为了做北仔饼,这是他家传的手艺。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如今市面上的北仔饼,都是小巧精致的模样。

掌心大小,外皮酥脆掉渣,内馅各种加料。这种北仔饼,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叫贡糖夹饼。

数十年前,北仔饼是句闽南语,意思是北仔做的烧饼。个大馅薄,样子和现在天差地别。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老黄的父亲,曾是八路军游击队的一员,在闽西一带四处征战打游击。在那里,他学会做烧饼。

解放后,他回到厦门,在轮渡码头和工人体育场附近摆摊卖烧饼。

那个年代,大家只求吃饱,不求吃好。一分钱一个烧饼,内馅只有香葱肉末,个头堪比脸盘。

靠着一个又一个烧饼,他将六个儿女拉扯成人。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老黄十多岁开始跟父亲学做烧饼。

每天清晨五点,别家孩子还在熟睡,他被父亲喊醒,揉面拌馅。

正是爱玩爱睡的年纪,他呵欠连天,偏偏父亲又在一旁盯着,稍有做错,立即指出。

父亲不会训他,但长期军旅生涯,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一沉下脸,足以让老黄惴惴不安。

父亲教导他,对待食物,任何步骤都不能怠慢。

辛苦攒下的口碑,不能坏了。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90年代,经济好转,大家开始追求精致好吃。

传统烧饼渐渐无人问津,老黄将它改良成两种。

一种是常见的贡糖夹饼,烧饼开口,放进花生贡糖、酸萝卜丝、香葱肉末、沙鱼丁、肉松、芫荽、芥末酱,一口尝尽酸甜辣咸。

另一种,是小巧版烧饼。没有开口,包裹香葱肉酱,有咖喱和传统肉酱两种口味。

猪肉剁成碎末,和酱料一起腌制入味,香极了。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老黄记得,老厦门还喜爱北仔饼的年代,常有九中学生,专门走一公里路,只为了买一只他烤的北仔饼。

每逢年节,是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卖出几千只北仔饼,老黄和妻子从凌晨五点做到傍晚,还供不应求。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到现在,知道北仔饼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随着道路拓宽,老黄家的摊子被迫不停内迁,从街边迁到老居民区。

说是小摊,不过是在家门口放一只保温箱,墙上装一只小门铃。

老主顾都知道规矩,按过门铃,老黄自然出来招待。但对年轻人来说,只以为是个路边小摊,毫不起眼。


开了三十年的黄氏烧饼,把老小吃做出新口味|食客



老黄不甘心北仔饼就这么被遗忘。

他想尽办法创新口味,做出特色,让年轻人重新喜欢这味老小吃。比如他新推出的沙茶口味,香浓入味,非常好吃。

包括老黄的儿子小黄,经营一家饮品店,也想尝试把北仔饼和茶饮融合,找到老小吃的新吃法。

这还挺好,老厦门独有的小吃,值得好好传承。


黄氏烧饼

地址:思明区文园路51号101室

--------- --------- ---------

记者/余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关注“开始厦门”

发现厦门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