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推翻元朝後,漢人是如何對待被打敗的蒙古人的?

渼汐丶


雖然元朝的統治比較殘暴,漢人在其統治下地位低下、生活悲慘,但在明朝統一全國之後,事實上對蒙古人還是比較仁慈的,明朝帝王對於各民族的百姓基本做到了一視同仁,不僅不允許隨意殺傷蒙古人,雖然在政策上要求居於內地的蒙古人積極漢化,但在北部實際上是給與了一定的自治權,而終明一朝,在朝廷為官的蒙古人其實也不在少數。

一視同仁,促其漢化

在推翻蒙古政權之後,朱元璋雖然對北元朝廷緊追不放,但對於境內的蒙古人卻是比較仁慈的,但前提是他們必須積極進行漢化。

朱元璋在《討元檄文》中就說過,只要蒙古人誠心投降,他不會對蒙古人橫加殺戮。朱元璋確實也做到了,對於留在境內的蒙古人,他基本做到了一視同仁,不允許漢人擅自殺戮。當然,這也是由於元末亂世之後,恢復生產需要大量人力的原因,同樣也是由於北元仍然急劇威脅,需要拉攏蒙古人的原因。

當然,為了化解民族矛盾,他主要實行了三項政策,一是要求蒙古人必須改為漢姓,使用漢族文字,學習說漢語。二是不允許蒙古人繼續穿戴蒙古服飾,必須穿漢服。三是蒙古女人不允許和蒙古男人通婚,而必須與漢人通婚,否則便被歸入奴籍,甚至處死。

通過以上三種措施,加速了蒙古人的漢化,境內的蒙古人很快就被基數更加龐大的漢人給同化掉了。

北部設立蒙古衛所,給予一定自治權

鑑於在大明連續攻擊下,北元有很多部落陸續歸降大明,明朝先後在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設立了20多處蒙古衛所,給予其一定的自治權,以安其心。

在這二十多處蒙古衛所中,衛所長官仍然由蒙古的封建領主所擔任,其生活生產方式仍然如舊。通過採取這種方式,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北元殘部投降,而且在大明的北部邊境,由這些親明的蒙古部落形成了一道屏障,較好的維護了北部邊境的安定。

同時,要知道唐朝皇帝一樣,明朝皇帝在蒙古人眼中也是稱自己為“汗”的,這是一種比較明確的政治信號,等於是將自己同樣定位為蒙古人統治者的。

漠南蒙古親明,蒙古各部長期分裂

在明初對北元朝廷進行多次打擊之後,北元朝廷很快就失去了對蒙古各部的統治,從明初一直到明末,蒙古各部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蒙古先是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遊牧於漠南和漠北,以黃金家族後裔為可汗,被稱之為韃靼,在朱棣北征蒙古時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西部蒙古則主要遊牧於漠西,被稱之為瓦剌,在韃靼勢弱之後,曾一度崛起。

十五世紀,蒙古各部被達延汗重新統一,一度短暫崛起。但達延汗去世之後,蒙古各部再度分裂,主要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其中漠南蒙古的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係,與大明關係較為融洽。

女真在遼東崛起後,與以喀爾喀為主的漠北蒙古聯盟,並先後征服了漠南蒙古各部。此後,清軍入關,並最終與康熙年間(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各部完全置於清廷統治之下。


香茗史館


這恰恰是朱元璋的偉大之處了,凡為元朝舊僚,只要為政清廉,照舊錄用。甚至他的功臣為非作歹,包庇殺人犯親子,偽詔殺害舊僚清官,朱元璋得知震怒,立刻為其昭雪,誅殺其功臣父子,為一方民眾除惡!一個乞丐,雙手空空,憑啥十年蕩平中原強豪,打倒強大元朝騎兵大軍,一定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