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思維導圖(Thinking Map)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思維工具,簡單又高效的它在諸多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也是美國幼兒教育裡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

曾有學者做過實驗,將一群同齡兒童分成兩組,用Thinking Map和傳統的方式分別教授孩子相同的內容,結果在相同的時間裡,接受Thinking Map教學方式的孩子,其掌握程度要遠高於後者。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究其原因,兒童思維導圖採用的是直觀的圖示和色彩,它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通過感官把圖像、色彩、關鍵詞和想法聯繫起來思考問題,思維導圖體現了一個從零開始的思考過程,相比傳統教學枯燥的文字來說,更具吸引力,易被兒童大腦吸收記憶。

其實,在國內的一些幼兒園中,思維導圖已經在投入使用了: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在家引導孩子學習知識,順便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呢?跟著HandyKid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思維導圖的呈現形式分類,常見的有圓圈圖、泡泡圖、雙氣泡圖、樹狀圖、流程圖、複流程圖、環抱圖、橋狀圖這八種。每一種都有獨特作用,本文將系統性介紹它們的作用與畫法。


一、圓圈圖

圓圈圖(Circle Maps )是由兩個同心圓構成,內圈畫上事物的特徵,可以是數字、文字或圖畫,外圈則寫上擁有這些特徵的事物,或對內圈的主題進行描述和反饋。

圓圈圖是學習事物某一特徵最高效的形式。這種方式適合帶著小孩子做頭腦風暴,凡是想到和核心主題相關的內容,都可以記錄在外圈裡。發散思維,輕鬆Get。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二、泡泡圖

泡泡圖( Bubble Maps )是由中心圓圈與若干環繞圓圈通過直線連接而成。中心圓圈是核心主題,周邊環繞圓圈是用於記錄核心主題的屬性特徵,如顏色、大小、氣味、形狀、特點等等。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泡泡圖最合適用於描述一種事物的屬性,幫助孩子全面認識事物、完整理解故事


三、雙重氣泡圖

雙重氣泡圖( Double BubbleMaps)也是由若干圓圈和直線組成的,但與泡泡圖不同的是,雙重氣泡圖一般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中心圓圈,並且部分連有共同的圓圈。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雙重氣泡圖最適合比較兩者間的相同與不同,它對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的提高有顯著作用。


四、樹狀圖

樹狀圖( Tree Map)因形似散開的樹枝而得名,是由一個核心主題和許多樹根分支組成。分類的過程也是一個提取事物特徵並分析的過程,是重要的生活能力、也是重要的數學概念。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樹狀圖是幫助孩子學會分類歸納的最佳方法。


五、流程圖

流程圖(Flow Maps)對於常年在企業上班的人來說毫不陌生。兒童用的流程圖,一般比較簡單,可以用來表示步驟、先後順序或事件發展的過程。比如使用流程圖來表示動物的成長曆程。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爸爸媽媽想要教授的知識點有點難、想要講述的事情有點複雜,不妨試試流程圖哦,幫助兒童輕鬆理解先後順序。


六、多重流程圖

多重流程圖(Multi Flow Maps )是流程圖的升級版。中間區域是表示發生的事件,左邊區域表示事件原因,右邊則表示事件結果。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沿著箭頭的方式,多重流程圖可用於表示事件的因果關係,幫助孩子體會事物間的因果關係。


七、環抱圖

環抱圖(Brace Maps)是由兩部分組成,左邊是表達物體的整體,右邊表達物體的局部。它可用於表達整體和局部的關係,也可以用於日常筆記中使用。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八、橋狀圖

橋狀圖( Bridge Maps )將畫面分為上下兩部分,左起開始描述主題內容,在橫線上面和下面填寫具有關聯性的一組事物,然後在橋的另一端再列出有相似主題的事物。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橋狀圖將抽象的類比化為了具象的,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


這樣看下來,思維導圖是不是很容易上手?它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不過,在這裡HandyKid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思維導圖是我們幫助孩子學習的形式,不能成為目的。如果為了做思維導圖而做,反而會讓它成為孩子們的一種負擔哦。

學會8種兒童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關於我,@HandyKid

HandyKid專注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好的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