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去美元化」正成全球潮流:中國兩次重創美元地位

俄媒稱,特朗普侵略性的貿易政策和美國揹負的前所未有的鉅額債務令美元越來越不適宜用於國際結算。銀行分析師和經濟學家都在談論世界經濟不可避免的去美元化。

據俄新社9月6日報道,他們之所以突然熱烈討論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前景,主要原因是中國兩次重創美元的地位。

報道稱,第一個打擊是,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啟動了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交易。儘管許多分析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但僅用了半年時間人民幣石油期貨交易量就大增。

The Daily Coin網站經濟評論員羅裡·霍爾指出:“首批不使用美元的原油期貨交易能顯著影響世界貿易。而中俄經濟關係加強,令局勢對美聯儲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而言更加危險。”

報道指出,中國造成的第二個打擊令多數觀察人士意外。高盛公司分析師發現,近幾個月外國投資明顯加速從美國國債流向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

高盛公司預計,未來5年外國投資者將向中國債券投入逾萬億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是拋售美國國債後獲得的資金。

報道指出,幾乎所有遭到美國製裁的國家都在尋找美元替代品。

伊朗早前曾宣佈,對歐洲出售石油將使用歐元結算,而非美元。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期表示,“國際貿易與美元捆綁正在變成一個嚴重問題”,並呼籲在外貿結算中放棄美元。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指出:“美國能任性地叫停銀行美元業務。它使美元成為施壓工具,不僅用來對付地緣政治對手,還用於對付盟友。”

報道稱,去美元化的主要障礙是匯率的不穩定性。僅在近一個月內,包括伊朗、土耳其、俄羅斯在內國家的貨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就達兩位數(百分比)。

報道表示,因此,不大刀闊斧地改變各國央行的政策,徹底放棄美元就無從談起。

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認為,“特朗普的惡劣管理令美元統治時代接近終結”。

薩克斯總結說:“目前美國商界領袖支持特朗普,他用降低企業稅和放鬆監管討好了他們。但短短几年後,特朗普不負責任的外貿和制裁決策將徹底削弱美國經濟和美元在世界金融中發揮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