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时隔三个月,滴滴又双叒一次“栽”在顺风车上。8月24日,浙江乐清市的女孩儿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的时候遇害,距离上一次的空姐遇害事件不过三个月时间。根据遇害者亲友的描述,在赵某发出求救信息后,其就一直与滴滴官方联络。但是由于滴滴官方的拖延与不作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事件发生后,滴滴官方再次发出了“套路”一般的致歉声明:“作为平台,我们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不明白的是,在生命面前,任何文字都是苍白的!受害者家属与民众需要的不是“痛心”的道歉,而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和共享出行的安全保障。

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滴滴作为一家共享出行领域的垄断型企业,早已化身为一个平台,一种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是一家社会型企业。但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安全保障方面,滴滴毫无作为。如果滴滴不严格把紧司机关,未来还有谁敢再乘坐滴滴?

由此笔者想到了互联网巨头谷歌的经营理念——不作恶!这是谷歌创始人阿米特帕特尔在1999年提出的企业宗旨。看似简单的三个字,但在物欲横流的商业世界,是无数企业都做不到的最高道德准则。

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以例,与谷歌业务重合度最高的百度因“血友病贴吧”“魏则西事件”“莆田系医院”等丑闻被无数网友怒批。掌控国人社交与娱乐生活的腾讯,因为“学生沉迷游戏”被无数家长狂骂。三巨头中,也只有马云的阿里巴巴的企业形象偏向正面。马云在阿里巴巴成立时,立下的企业愿景不是上市,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在阿里的电商平台上,虽然存在无数的假货,但我们看到了阿里在打假方面的不遗余力。

滴滴又双叒出事!中国互联网企业离“不作恶”到底有多远

滴滴总裁柳青

不作恶,这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都应该上的一课,尤其是滴滴,除了搅尽脑汁去赚钱,还有很多更美好的需要守护。当然,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笔者也只能提醒看文的诸君,滴滴虽然便利,但生命只有一次。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