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

梅碧巧


说起学习,就必须先说其对象。没错,更多的时候其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强制性学习,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家长或老师强行要求孩子学习,至于其是否愿意,那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如果有孩子不买账,怎么办?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下吧。在农村,每到春天种地时,就会用到驴。当时,俺小时候机械化还不是特别普通。

让驴拉车,很少有主人问驴的意见。给驴的只是鞭子,想让它快点,多抽几鞭子。渐渐地驴习惯了,便过起了一生被鞭抽才走才干活的生活。

当然,后来上学后,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漫画,在驴头前面挂几颗胡萝卜或嫩草,这样的话,不用鞭抽,驴就会卖力地往前冲。

为何?

因为驴先生有内在驱动力,他想吃前面的有胡萝卜或嫩草。

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是自主性的。

那么回归主题,如何让孩子也自主性学习呢?

1、以身作则

想让孩子自主性学习,那么作为家长必须起到榜样作用。您可能会说,俺大字不识几个,根本不会学习不想学习。

要知道,孩子就是我们父母的影子,就算装,也得装下去。为了孩子,这点苦还算苦吗?或许在装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

2、从头开始

强制性学习的“强”,更多的时候来自父母或老师。所以,作为父母或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看看上面的驴先生例子就清楚了。

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学和别人推着学,完全是两回事。与其家长焦头烂额推,不如转变立场,先跟孩子聊,将其思想工作彻底做通。

3、远离懒先生

学习是枯燥的,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而家长又是最关心孩子学习的,见孩子玩便强行督促孩子去学,孩子这胳膊自然扭不过家长大腿了,于是不得不去学,但是效率嘛,就得更当别论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打小就应该让孩子做一个勤奋的人,让孩子有自立自强意识,生活中如此,学习中也是如此。

彻底跟懒先生说再见!

5、以点带面

孩子已经形成了懒的习惯,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可能您有这样的疑惑。不妨试试这样做,从孩子兴趣出发,比如孩子对农药这款游戏比较感 兴趣,那么,就可以跟孩子聊聊这款游戏,里面有很多历史人物,相当一部分的设定跟历史不太吻合,鼓励孩子搜集资料,给自己重新讲这些人物的故事。

都讲完后,再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如果游戏中的人物来到了现代,会发生什么?先让孩子讲,讲完后,再次鼓励, 并故意跟孩子这么说,我把你讲的内容告诉了朋友,他们的孩子非常喜欢。

如果你能够写出来,我想就更好了,一定会有更多人喜欢。

这只是个小例子,想借此说明以点带面的意思。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一个点,进行放大鼓励,让其产生周边效率,进尔对其它点产生兴趣,最终形成面。


说文写作


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家长们一直讨论并且烦恼的事情。很多的孩子都存在不爱学习,不能自主的去学习的问题,家长只能强制性的去约束他们学习,但这种做法对他们的学习质量没有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他们的反感,产生厌学的情况。要他们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进行。

家长要先转变自己的观念,做他们的引路人

家长要先认识到强制性学习的错误行为,需要让他们树立有主动学习的观念才是重要。作为家长是他们的启蒙之师,所以要先对自己进行观念的改革,做好他们的引路人,指引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家长要培养好他们,就要进行自身提高,注重自身学习,自身的约束,言传身教的做法是最具有显著作用的,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多的。

注重习惯培养

一般自主学习较差的孩子会表现:不会做课前预习;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好动;学习不主动,不会进行检查及复习。

他们的自制力差,这就要家长根据他们的情况来培养他们形成自主的习惯。为他们做一份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监督他们遵守及完成情况,在他们放松自我约束的时候,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慢慢形成主动学习意识。

学习氛围及兴趣

要给他们制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他们学习,尤其自控力差的孩子如果在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根本就不能约束自己自觉的去学习。

要想他们可以积极的去学习就先对学习产生兴趣,家长平时多鼓励他们,多对他们给与肯定,带动他们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荣誉感,一点点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主的去学习。


决胜网


不谈学习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 一谈学习时,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这就是以灌输、强迫甚至压制等手段,对孩子进行“管教”,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它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还阻碍孩子责任心与能力的开发,让父母陷入心力憔悴而又无能为力的尴尬中无法解脱。



要如何让孩子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学习?根据我个人带孩子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到有类似情况的家长朋友。

第一:在孩子面前,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情,家长和孩子都要认真对待。这种凡事都认真对待的态度会慢慢培养起孩子学习认真,做事认真的习惯,这种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也会让家长在今后的教育中省心不少。以前我不觉得,只是对孩子抱着无数希望,又加上在孩子小学阶段,我的工作时间轻松自由,所以我陪孩子学习的时间非常多,每天除了认真给他检查作业,签字以外,就连学校要求办的小报,我们家都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办,不追求非常完美,但一定是竭尽所能。刚开始我们指导孩子办的小报真的很丑,在得不到老师认可和赞美的情况下,孩子在这方面比较消极。我们一边鼓励他要相信自己,一边放假的时候送他去学画画。也就是开始还是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他画的小报越来越好,最后以每次获奖全胜,从此以后我们不再指导,孩子也会自主的去学习,去审美,去完成他认为最好的小报,一如他的学习也是如此。



第二:家长在孩子面前千般逼,万般宠,不如让孩子自己懂。给我孩子同年同级的朋友家女儿,小学还是一个乖宝宝,一进入中学就叛逆的不得了,让朋友差点为此自杀。因为朋友觉得自己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还把孩子送去许多学费不菲的培训班,他一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就给他急。比如明明大家在一起聚会,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开心,他非要孩子去看书,孩子不去,他立刻会拿其中一个成绩好的孩子来给女儿比较,然后父女之间开始战火漫廷。这种自尊式的伤害,只会扼杀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我很想对朋友说:学习不在急于这一时。后来我给他女儿单独相处时,我刻意的夸她今天穿的衣服还很潮,很青春。然后在孩子心情愉悦的聊天中,我又慢慢的谈到她父亲性格倔犟,但工作起来很辛苦很拼命,很爱她这个女儿。某月某天她父亲为了多挣几个加班费,手受伤了都还要坚持上班,只因为他想多挣点钱送女儿去一知名培训机构补课。第二天朋友来上班,他高兴的对我说昨天晚上他女儿回去复习到深夜才睡。

第三,在孩子面前家长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些事情你千叮咛万嘱咐,孩子在没有体会失败之前,你多说无益,更不能改变什么。比如说我的孩子,在初一下半期不知怎的迷上了玩手机游戏。每次周末回家一有空就偷偷的玩手机,我关了丫F,他用数据,东躲西藏,气的我不行。后来我想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在不听我说,迷恋手机游戏,期未的时候一定会考得很差。我索性不管他,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再说。果然期未成绩从年级前十排到了一百以外。他沮丧极了,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一翻,我再把他沉迷手机游戏的种种表现指出来,分析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他主动交出了手机。以后有很快冲进年级前十,我如释重负。



唉!一说孩子的学习,每个家长都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但只要你对孩子的学习是从最初的强制性变成现在或以后的自主性,都是我们斗智斗勇的结果,任重而道远,我愿意和所有的家长朋友一起加油!


王子书童


孩子不主动学习一直要让家长在后面催促的被动学习,是很多家长很是头痛的一件事情,而一个学生如果不是主动学习,即使被家长强制性的逼迫坐在书桌面前,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熬时间,进行着出工出力不出活的低效率学习甚至是无效学习,那么怎样做才能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从爸爸妈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主动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贪玩不学习的行为是幼稚的,是不懂事的,是错误的行为,中考和高考过后必然懊悔不已

初中面对中考,高中面对高考这是两个很重要的考试,是一个学生求学历程中的两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中考直接决定着这个孩子能否继续上高中!因此一定要抓住机会勤奋努力的学习,然而很多孩子非要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错误的事情,他们痴迷于游戏之中无法自拔,每天游手好闲,贪图玩乐不好好学习,

学习和打仗一样:“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迟迟不肯下手进入学习状态,而是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例,而是有很多很多,放眼望去这样的学生就在你我身边,很多初中的孩子面对学习一拖再拖,初一不下手,初二不下手学习,初三了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了想下手好好学习了,但是时间已经不够用了,很多高中生也是如此,高一不下手学习,高二不下手学习,高三了想学了,才发现自己已经学不懂了已经太迟了,更严重的是这种一拖再拖不主动学习的态度只会把这个学生的学习拖入越来越差,越来越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越来越吃力的恶性循环状态!最后在中考和高考过后被淘汰出局,带着懊悔的心情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因此多年来我总结出了《心智成熟教育法》来教育不主动学习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谆谆告诫这些孩子:总不能一年又过一年,一年又大一岁,年年都不懂事,年年分不清主次,年年还是那么幼稚,年年都是青少年的身体,儿童贪玩不学习的思维,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都是同龄人,一个是主动学习一个是被动学习,其根本原因就是主动学习的孩子早早告别了幼稚,早早在做事情中分清了主次,他们明白学习是主要的玩是次要的,而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迟迟分不清主次,如上图所示有的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了就要参加高考了,依然还像小学生一样不懂事,每天都要看动画片,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第二:主动学习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不受身边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影响,因为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主动学习的孩子往往会志同道合聚在一起成为好朋友,而一旦和这些孩子交了朋友混在一起,就会被他们越带越远,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而且即使你想下决心好好学习不理他们的时候,也由不了你,因为你不找他们了,他们会找你,他们会在教室门口,小区门口等着你,叫你一起玩,这样的学生多年来我遇到很多,比如其中有一个孩子每天奔波于这些琐事之中,找他的同学一波又一波,有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同学的同学,跨年级跨校的同学,他根本就无法安心学习,最后没办法只好转学到异地上学。

同时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总有一部分孩子不但自己不好好学习,还要干扰其他好好学习的同学,面对勤奋努力的同学总会说出一些冷嘲热讽的话语比如:“人家可是好学生,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人家要好好学习,咱们可得离人家远一点”,“人家可是乖孩子”等等之类的话语,这个时候要装作听不见,前文讲了不学习的孩子他们思维幼稚根本理解不了:作为一名学生你不学习,你来学校干什么?所以无论在几年级,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就是那么几个,再次验证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去的人不多,很多孩子在中考和高考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有些孩子原本学习不错,但是遇到了同学的冷嘲热讽以后,觉得面子上挂不住,错误的认为不学习很正常,自己好好学习反而是一件不合群不光彩的事情,结果开始不再努力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这样的学生多年来我遇到好多个,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在意别人幼稚的话语,你只管好好学习,他(她)只是你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的一个过客而已!一定要与他们保持距离,面对身边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就两句话:“我学我的,你玩你的”!“你幼稚,我不幼稚”!你不上高中不上大学,我要上高中还要上大学!

第三:愿意主动学习了就要有勤奋吃苦的品质,要做好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勤奋吃苦的思想准备!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情,学习和家长工作一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而这一点也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动物的生存法则!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霸和状元都是在勤奋刻苦的努力中采取的了优秀的成绩!比如山东省的双胞胎姐妹春晚都不看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再看看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就知道优秀的成绩背后是辛苦的付出,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勤奋吃苦的品质,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不能吃苦受累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通病,其中原因有家长的溺爱也有孩子自己娇惯自己的成份,比如进入初三和高中面对着中考和高考,勤奋的学生会早早起来听英语,每天晚上要学到十一,二点,而那些不能吃苦受累的学生,每天早上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妈妈不叫个三五遍不起床,晚上草草写完作业就上床睡觉了,星期天和寒暑假更是早上睡懒觉能睡到九点多十点,可想而知这种在学习中不肯勤奋付出的学习态度又怎么可能获得好的成绩呢?因此古人讲“惜子莫送学”,家长不要娇惯溺爱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勤奋吃苦的优良品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吃苦才是一个学生能够获得优秀成绩的根本保证!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



家庭教育感悟


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没有快乐,也不幸福,真正说是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的人是极少数的,要想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努力!

第一,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我始终相信学习氛围是最重要的,试问如果孩子回到家,父母在玩手机,追剧,打游戏等,孩子还有心学习吗?此时家长不妨把手机放下,把电视关掉,全家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可以看看书,解决一下工作上遗留的问题等等,让孩子看到家长的举动,耳濡目染孩子也会渐渐主动学习起来!

第二,有目标有方法的强制学习

其实有目标有方法的强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主学习。还是那句话,学习不快乐,一开始就要定下规章制度,保障学习,但是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强硬得态度,粗暴的处理手段!此时需要技巧耐心和方法,最简单的莫过于从感兴趣的科目出发,与老师沟通指定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计划,经常性的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况,让孩子不断体验进步的快乐!这样孩子就会主动起来!

第三,毫无底线的表扬

表扬的话谁都爱听,可以不吝惜任何表扬的机会,但是不能太简单,例如,太好了,太棒了等词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表扬词语,"你这个想法超级赞!\

数学老陈


这个恐怕是所有的家长、老师都很感兴趣,都想知道答案的一个问题。当你作为一个家长,在给孩子辅导功课,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一定会抓狂。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都不用督促,都是自己学习的,而自家的孩子,赶着都不学。



我不是一个教育家,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答案,只能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各位老师,家长莫见笑。

强制性学习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育,学生的学习不是自主,主动性的去学。在学校里都是老师在后面赶着去学习,一旦没有人在后面追赶,监督以后,就又回到最初的模样。而自主性学习就是孩子乐意,主动去学习,不用别人督促他。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与乐趣。这类孩子一般被家长称之为别人家的孩子。

如何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呢?

  1. 孩子所处的环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父母的学识越高,涵养越好,所培养出来的孩子越优秀。想要把被动变为主动,就需要家长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引导孩子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书香门第世家,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孩子更乐意去学习。

  2. 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学习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更不是为了分数才去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了自己。只有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他才会自己主动的去学习。
  3. 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并不是反感学习,其实反感的家长强迫自己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把孩子的特点,爱好放大,让他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子他就会主动的去学习了。

  4.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把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是事情。刚开始肯定也是一种强制性学习,但是到了最后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就不需要监督了,可以主动的去学习了。
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家长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去学习。过程肯定是很艰难的,但是我相信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大三老学长


一、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要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兴趣,从他觉得最为有趣的点切入,以点带面,从而贯彻学习的整个范围。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帮助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轻松地让孩子爱好学习,有激情和动力,不再像以前一样,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

二、给予充分的认可和鼓励

孩子学习的结果就是想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再次充满信心投入学习中,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无论孩子的成绩好坏与否,都要在充分的调节好批评和鼓励的程度,让孩子充满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信心去学习,否则孩子心情平平,谈何自主学习。

三、总结经验 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结合他们的学习效果,从中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方法,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进步。

四、提高孩子的认识、建立追求

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让其自主树立人生目标,有了追求,就会充满激情的去赶超,为之奋斗,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建立优秀的学习环境

优秀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的和谐、师生环境的融洽、同学之间同等的学习理想追求、校外假期时间的轻松。环境的稳定和谐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基础,不要让孩子过多考虑担心学习之外的事,但是也不能让孩子过度学习,减少课外辅导班对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以学习时间为标准,而是以学习方法制胜,所以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环境,轻轻松松的学习。


有书快看


1.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3.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推迟完成原定计划。

4.合理规划每天时间

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

5.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

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6.及时复习

为了使学习能够有成效,应该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

7.向他人提问

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请教,无论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简单、多么微不足道。应特别注意经常向周围同学请教、交流。

8.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Use铺


我认为做好以下三条,就能坚持终身学习了。

1、养成学习的习惯。刚开始我认为强制性学习并无不妥,在孩子或者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时候,强制性的学习才能保证更得上时代的节奏。现在这时代,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不注意就被时代远远抛弃了。所以一定要养成学习的习惯,特别如果你是大人,更要在小朋友面前以身作则。你的样子就是你孩子长大之后的模样,为了孩子也要保持学习,不能掉队。习惯的养成,可以每天从十分钟开始、然后半小时、一小时,坚持了21天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奖励,成就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2、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不让自己太难过,一定学会苦中做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找到乐趣,才能坚持住,并且学的又快又好。可以夫妻双方按照自己的兴趣,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然后一起学习,每天学完之后一问一答,答对有奖、答错有罚。以游戏的形式学习,不仅促进夫妻双方的感情,还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固。

3、运用学到的知识。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最关键的。比如学完摄影,可以拍几组照片,修好po到朋友圈,朋友赞叹声激励你继续学习的心。学完一些知识可以思考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同时,坚定学习的信心。

终身学习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坚持学习还可以加入一些学习小组,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朝着某个方向前进,你会越来越自信,生活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请多指教~

请关注“小白学习园地”,分享学到的知识、干货及成长感悟等~希望你喜欢~


小白学习园地


作为一名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我也在经历这种困惑。

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要求的比较多,盯的很紧,孩子做的也很好,但是我很快发现这带来一个问题,一旦不盯孩子就很快松懈下来。

我反思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内外动力未被真正激发出来。一直被父母要求做这做那,渐渐的,自己去思考的主动性就会退化,消失。尤其是对学习的规划方面,父母插手多的孩子显然不如父母放手多的孩子。

二,孩子对荣誉的渴望不够。也就是孩子好胜心不强,导致孩子在学习方面随大流,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考试不愿挑战高名次。究其根源,我认为问题在父母。父母对孩子学习目标设置的太高,孩子几次努力达不到后,挫折感强化,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设置一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目标,增强孩子的信心。

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以我的孩子为例,他的兴趣就是电脑编程和折纸,那么我就给他买了许多这方面的书,因为他习惯,没事他就去自发的去读这些书,这不就是主动学习的萌芽吗?

四,增强孩子主动性,还要控制好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绝不能让孩子沉迷其中,试想,孩子习惯了电子游戏的强刺激,他还对读书,学习这种弱刺激感兴趣吗?

总之,教育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最大的事业,必须要重视起来,当然也得给孩子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保护好孩子的主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