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他的背影总是朴实

却如一股暖流给群众带去温暖和希望

他的背影总是很忙碌

不知疲倦

每天穿梭在老百姓之间

他的背影总是很宽广

在平凡的岗位上

他用一份热心

服务着社区

他就是新华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孙永才

十年间唯一干的工作就是社区警务工作

年轮递进

无声前行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孙永才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扑身实干,倾心为民,总结出了以四为中心的“勤”、“化”、“联”、“早”、“心”的“五四”工作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四勤”入户走访,敲开百姓家门★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入户走访是社区民警的一项基本功,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十年间,孙永才牢记“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责任与使命。凭借着“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工作法不仅敲开了居民的家门,提高了熟知率,同时叩开了群众的心门,和辖区群众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腿勤多走访:

社区里经常会见到他的身影,让群众看得见、摸的着,有事就能找的到是孙永才一直工作的宗旨。

眼勤多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困难,实实在在帮助辖区有需要的群众。

嘴勤多交流:善于利用群防群治等力量,如党员义务“110”巡逻队成员手中的微广播,当好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治安防范的“小喇叭”。

手勤多记录:走访时,社区民警孙永才记下群众的急事、难事,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化”宣传平台,提高法律意识★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法制宣传教育是社区警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孙永才结合辖区和自身实际,采取“四化”模式,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

经常化:采取“流动课堂”形式,发放宣传资料,利用辖区商场、宾馆LED屏、悬挂横幅为载体开展法制教育宣传。

分众化: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宣传对象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对象对现实法律需求,分层次、多样化的开展主题法制教育。

人性化:孙永才将社区民警照片、电话、二维码公开印制在警务公开栏中,利用“互联网+”与群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沟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使法制教育跟上时代气息,贴近群众生活,面对面、键对键的进行法制交流。

艺术化:以派出所、居委会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物业公司等社会组织为主要载体,在邻里间倡导“互敲一扇门、互聊一会天、互解一份忧”、“出门离家打招呼,相互照看邻家门”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联”治安防范,织密社会安全大网★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充分调动相关社区管理资源和力量,成倍数放大工作效能,真正做到“以一当十”。

联动社区街道综治治保力量:在警力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组织街道综治、社区综治、禁毒专干、网格员为警务辅助力量,壮大警务工作力量,延伸警务触角。

联动治安积极分子:将社区退休老党员、热心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组织起来,开展义务巡逻。

联动辖区公共力量:联合环卫工人、保安、物业收费员等力量,充当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为我所用,切实做到耳聪目明。

联动商户居民:针对辖区商业网点多、居民楼院多等特点,组织商户、居民开展“邻里守望、邻里关照”等防范形式,在一些楼院物色治安积极分子担任“楼长”,让不法分子“门难进、手难下、案难作”。

★“四早”调处矛盾,化解各类纠纷★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矛盾纠纷纷繁复杂,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孙永才充分发挥社区治保、民调组织的作用,强化社区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具体做到了“四早”

早排查:坚持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从严从细,不留死角。

早发现:通过工作发现、广泛建立信息员、联络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收集信息,掌握动态。

早介入:对于邻里纠纷,充分利用“民警会客厅”平台,化解在社区内部。

早化解:对于介入的矛盾纠纷,充分运用现场调解法、公开调处法、冷却处理法、真情感化法、借助外力法、部门联动法等进行调处,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心”服务群众,提升平安指数★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孙永才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牢记“四心”,从点滴做起,当好公安机关形象代言人,成为爱民、为民、文明、和谐的使者。

有诚心:就是用真情实意对着社区各种琐碎、繁杂、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句再见,都能反映出社区民警对待群众的态度,只有用真情才能融入到社区当中。

有责任心:对群众所反映的事做到上心、操心、尽心,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难,我有所帮,以实际行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有公心: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是非功过都看得清、断的明。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处理矛盾纠纷,社区民警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偏听偏信,不偏心护短,切实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使群众满意。

有爱心:辖区内一些弱势群体,一定要从行动上、言语上、经济上关心和爱护,从解决问题上、从实际困难上多给与帮助。孙永才多次带领所里的干警前往福利院、养老院、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家中献爱心、捐物资,传递正能量,发挥着一个党员民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青年民警树立了好榜样。

• end •

文章 | 阮英杰

监制:雍辉

「走进兴庆公安」“五四”工作法 打造新华社区警务新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