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反覆發作,不要只考慮骶髂關節紊亂,這個原因最容易忽視!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顯然除了骶髂關節紊亂,還有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那麼,這一因素是什麼?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給各位同行帶來腰痛處理的一些啟發。

1、什麼是骶髂關節紊亂?

2、骶髂關節紊亂的評估思路與處理方法

3、功能性長短腿導致的骶髂關節紊亂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什麼是骶髂關節紊亂?

骶髂關節解剖

骶髂關節是指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面相互交錯嵌插的滑膜關節。關節面軟骨遮蓋,較為光滑,但不規則的隆起和凹陷部,藉以穩定關節,此關節在生理上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屬於微動關節。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Ⅱ 骶髂關節移位

骶髂關節是脊柱和下肢聯繫的樞紐,是重力的傳遞環節。在直立姿勢下,當體重加於楔形的骶骨時,會出現令骶骨向前下方移動、髂骨往外側分開的趨勢。在正常情況下,骶骨的這種移動,可以牽張其周圍韌帶,造成骶髂關節更緊密的對合。當骶髂關節有損傷或慢性勞損,關節周圍韌帶鬆弛,對骶骨向前下方移動、髂骨往外測分開的合力減弱,在暴力或不協調外力作用下,可以導致關節錯開移位。

一般情況下,骶髂關節的這種移位,多能自行復位,患者表現為關節韌帶扭傷的局部症狀。一旦滑膜嵌入關節間隙,錯開移位的關節不能自行復位,則可產生臨床症狀。由此可見,骶髂關節韌帶勞損是造成關節錯位的內因,而作用於骨盆的扭轉外力則是引起關節錯位的外因。

功能性長短腿與骶髂關節紊亂

在步行過程中,腳對地面產生一個作用力,地面對足也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此時若兩側腿長不一致,那麼產生的反作用力的角度也就不一致。由於骶髂關節是脊柱和下肢聯繫的樞紐,那麼雙側髂骨受到的力的大小也就不一致。這麼一來,產生一個扭轉外力,自然就會引起骶髂關節紊亂。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接下來,讓我們結合功能性長短腿對骶髂關節紊亂的影響,一起來看看我的兩次腰痛治療經歷。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骶髂關節紊亂的評估思路與處理方法

Ⅰ 評估思路

▼主訴

右側側身彎腰放下一把雨傘,再直起腰時,發現自己右側腰部隱隱不適,VAS疼痛評分可以達到7分。此時,翻身坐起均有困難。

評估

關節活動度檢查:彎腰疼痛加劇,向右側旋轉疼痛稍加重,後仰側屈疼痛不變

彎腰過程中,腰椎曲度喪失,平背

特殊實驗

右腿直腿抬高實驗陽性

1/4象限測試陽性:臀大肌和梨狀肌短縮

4字實驗陽性

骨盆擠壓、骨盆分離試驗陽性

▼觸診

L1、L2椎體旋轉、骶骨上翹

雙側臀大、中肌激痛點高

腰方肌激痛點高

▼結論

骶髂關節紊亂造成的腰痛

處理方案

骶骨上翹的復位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1) 患者側臥位

2) 治療師右手稍抵住患者肘關節,左手掌根放在髂後上棘連線下一指

3) 利用身體的重量,左側掌根向恥骨聯合方向用力下壓

拉伸激活髂腰肌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1) 患者仰臥位

2) 對側下肢屈髖屈膝,起到固定作用,拉伸側下肢,在治療師的輔助下到達有拉伸感的部位

3) 保持15-30s後,抵抗治療師的阻力,做等長收縮,激活髂腰肌

激活腹橫肌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1) 患者仰臥位

2) 屈髖屈膝90°,踝背伸,上肢前屈90°

3) 治療師給予患者阻力,患者腹部發力,盡力保持在此位置

第一次治療結束,VAS立即從7分變成2分,但仍有隱隱作痛的感覺,我的心情持續低落。兩天後,因學習需要,坐矮凳子一天。傍晚學習結束,直起腰時,發現2分疼痛已變成5分。說明第一次治療失敗,遂進行第二次治療。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功能性長短腿導致的骶髂關節紊亂

Ⅰ 評估思路

這一次,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結合上一次的評估結果,進行了更加全面的評估。

體態評估:左側腿長,左側骨盆後傾

肌力測試,右側臀肌遠遠低於左側

至此,腰痛原因終於確定:功能性長短腿造成的骶髂關節紊亂。

處理方案

左側骶髂關節骨盆後傾復位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1) 患者側臥位,復位側下肢屈曲搭在對側下肢膕窩處,雙上肢交叉相握

2) 治療師一手放在患者前臂處,一手放在復位側的髂後上棘

3) 利用身體的重量,向患者對側肩關節方向下壓

鍛鍊激活左側臀肌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1) 患者仰臥位

2) 拉伸側膝關節伸直,治療師一手固定患者對側骨盆,一手將患者拉伸側下肢內收

3) 同時給予患者向地面方向的阻力,到達患者有拉伸感的部位

4) 保持15-30s後,抵抗治療師的力量,等長收縮保持6s

治療結束後疼痛已不到1分,且疼痛並未復發。由於此次腰痛的起因是功能性長短腿,因此我著重從這一因素入手,在後期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復訓練計劃。

就此次的治療經歷來說,由於第一次未能充分考慮到功能性長短腿對骶髂關節紊亂的影響,腰痛治療的效果自然欠佳,而把這一因素納入到評估中,經過處理後疼痛消除。這帶來的啟示是:評估思路比處理手法更重要。而經過這次治療後,我對患者的疼痛也更加的感同身受。

腰痛反复发作,不要只考虑骶髂关节紊乱,这个原因最容易忽视!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搶報康復認證課程http://t.cn/RnXXma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