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爲了什麼?

在中東這個伊斯蘭大家庭裡,兄弟太多了,紛擾也隨踵而至。如果按照伊斯蘭教派歸類的話,遜尼派和什葉派這對兄弟,可有上千年的積怨,而且至今彼此的仇恨仍在上演。那麼,是什麼樣的利益,導致了遜尼派和什葉派長久不息的仇恨呢?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熟悉伊斯蘭教史的人會知,什葉與遜尼的分裂,源自先知穆罕默德死後的權力爭奪。

公元7世紀,東羅馬與薩珊波斯兩大帝國的混戰多年,傳統的東西方貿易商道受到重大阻礙。商人們開闢了經由阿拉伯半島的紅海沿岸低地的新商道,在豐厚物質的積累下,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在商業文明的連接下,先四分五裂的阿拉伯部落也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伊斯蘭教也應運而生。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過,商業維繫的政治統一有嚴重的隱患。

在政治整合下,阻礙商業貿易開展的政治藩籬會被清除,並積蓄實力對外拓展,進而阿拉伯民族帶來巨大的利益。不過,阿拉伯內部地緣板塊的實力都是半斤八兩,沒有一個絕對能壓制四方的核心板塊,也難以形成一個在政治上占主導地位核心勢力。大家實力都差不多,誰也不服誰,面對利益時,都想多分,可是一旦利益分配不均,矛盾衝突是必然。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時,紅海沿岸主要是有麥加為根基的倭馬亞家族,和發源於麥加,但實力較弱的哈希姆家族。而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便是來自於哈希姆家族。中國有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穆罕默德的尊貴神聖的地位也給哈希姆家族帶來了榮耀,哈希姆家族也被尊為聖裔。

隨著伊斯蘭教的創立和發展,勢力逐漸壯大的哈希姆家族,也引發了倭馬亞家族為首的麥加貴族對伊斯蘭教的打壓。不得已,穆罕穆德和他的穆斯林信徒被迫遷往麥地那,並以此為核心,建立伊斯蘭統治。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雖然,麥地那的地緣實力雖不如麥加,新生的穆斯林勢力也面臨這舊勢力的打壓,但是,正是由於紅海沿岸低地的商業文明高度發達,商業的流通和連接屬性,促使當地的政治走向大一統,默罕默德搶佔了先機,創立了極其符合商業需要的伊斯蘭教。

商業文明帶給紅海沿岸低地的利益不用多說,既然有默罕默德及其創建的符合商業需要的伊斯蘭教,各部族在利益的趨勢下,也會擁護他及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可以壓倒並吸納麥加的貴族們。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這種局勢下,穆罕默德看似可以趁機徹底消滅倭馬亞這些曾經反對自己的麥加貴族們,來實現自己的絕對統治。不過,麥加貴族畢竟經營多年,實力雄厚,利益相關者更是盤根錯節。原本,伊斯蘭內部是靠商業紐帶實現的統一,如果貿然對麥加舊勢力開戰,首先就會觸犯各部族的利益,畢竟,他們和平環境下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一旦開戰,就會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戰爭,損害到他們的利益。再說,就算開戰,能不能取勝還是未知數。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而北邊的廝殺多年的薩珊波斯和東羅馬,早已兩敗俱傷。阿拉伯內部團結才有可能趁機北上,佔領更多的地盤,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高原,這些地方都比阿拉伯荒漠強太多。這才是符合伊斯蘭和阿拉伯的整體利益。

另外,有不少麥加貴族都是穆罕穆德的追隨者。默罕默德如只為消滅倭馬亞家族,失掉的可是穆斯林的信仰。以倭馬亞家族為首的麥加舊勢力,擁有更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而穆罕默德作為先知,則在精神層面擁有無可爭議的崇高地位。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所以,穆罕默德為了大局,也不能將倭馬亞家族消滅。

在穆罕默德在世時,哈希姆家族已成長成為阿拉伯內部的重要權勢家族。不過,阿拉伯統一後不久,穆罕默德便已去世,其侄兒兼女婿阿里成為哈希姆家族的繼任掌門人。

雖然哈希姆家族已今非昔比,但倭馬亞家族畢竟根基深厚。穆罕默德去世後,哈希姆家族已沒有庇廕,倭馬亞家族就有更大的實力壓倒哈希姆家族。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穆罕默德更多是一個宗教領袖,其權威體現在伊斯蘭宗教體系中,是一種精神權力,不可能向世俗權力一樣遵循血統原則。這就決定了,哈希姆家族雖是先知家族,但阿里也不能天然繼承穆罕默德的權力。

按照伊斯蘭教義,只有真主獨具受崇拜的權利,只能崇拜、順從他,只能向他祈禱、悔罪。而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傳達旨意的25位先知中的最後一位,這就是說,穆罕默德的精神權力,已無法傳承。阿里就算本事再大,也不能獲得穆罕默德在宗教體系中的崇高地位。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既然哈希姆家族的繼任掌門人阿里,沒有穆罕默德的宗教地位,也就不能獲得廣大穆斯林的認同,阿里領導的哈希姆家族也不復穆罕默德在世時的榮光。哈希姆家族在世俗層面的實力本不如倭馬亞家族,穆罕默德去世後,連該家族連精神權力也大減。既然如此,實力更加出眾的倭馬亞家族自是不願意聽命於阿里,同時,還會利用自己的政治優勢大勢打壓哈希姆家族。

統一後的阿拉伯帝國,加速了對外擴張,獲取了越來越多的利益,那麼,內部利益該怎麼分配是個大問題。倭馬亞與哈希姆家族都想分得最大的那塊蛋糕,這就避免不了兩大勢力的分歧與矛盾。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在阿拉伯帝國創建之初,在默罕默德與伊斯蘭教共同的作用下,可以凝聚眾多穆斯林之力,以應外部威脅;同時,也沒有閒置的力量來承受內亂的消耗。可是,一旦帝國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外憂已不足為患,又有雄厚的資本和強大的國力時,窩裡鬥也就會拉開序幕。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鬥爭千年,究竟是為了什麼?

公元657年,出身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挑起內戰,反對已就任第四任哈里發的阿里。661年,阿里被刺殺,穆阿維葉取得勝利,並建立起阿拉伯帝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倭馬亞王朝。掌權後的倭馬亞家族一直大勢打壓哈希姆家族,哈希姆家族實力雖不如對手,但也一直在頑強抵抗。自此後,伊斯蘭文明正式分裂為倭馬亞系的遜尼派(多數派),和哈希姆系的什葉派(少數派)。千年來,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恩怨就一直沒消除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