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中国的古代从秦汉开始就有一种丧制的规定,相信在不少电视剧史料都有所记载,那就是皇帝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即位超过一年,就得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寝。在古代,帝王的陵寝都是非同小可,一来皇权富贵都认为帝王之死都必须得隆重下葬,陵寝的规制当然得跟尊贵的身份相匹配,等死了再来修建似乎不太好;二来,古人迷信,他们认为陵寝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本国运,必须十分谨慎,所以肯定得提前选好,赶紧开工。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一旦即位就已经开始召开大臣开会议,赶紧为自己选陵寝了。可是有一个皇帝比较特殊,那就是清王朝的咸丰皇帝。他在位11年,不仅没有修建陵寝,甚至驾崩的时候都没有埋葬的地方。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那么为什么偏偏咸丰帝是会这样呢?又究竟是谁在他死后为他修建陵寝呢?

众所周知,咸丰帝是清王朝的第9任继承人,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在清12子中名副其实的忧患天子。他20岁登基,从此就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先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然后又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内忧外患,让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咸丰帝31岁就撒手人寰。话说回来了,咸丰帝不仅是一位战乱天子,还是一位实权天子,也就是说虽然国土内忧外患,但他的权力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让人想不通的是那咸丰帝为什么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寝。如果你觉得是因为他自己不重视,反正有钱有权,真的想要修建,还不是一圣旨的事儿。

不过,你要是真的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修建陵寝,咸丰帝不光是重视,而且是相当重视。首先,他一继位,就派大臣去选好了遗址。他的父亲道光皇帝早就在东陵的宝华峪选了一块地,立即施工建设,他的爷爷嘉庆皇帝一继位,乾隆皇帝就在西陵选了一块地给他作万年吉地。所以,咸丰帝也不能落后啊。根据史料《清文宗实录》记载,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也就是说派人大臣大将去给自个儿去挑地去,甚至还找了一个专门的风水大师--陆应谷。咸丰帝下旨让时任江西巡抚的陆应谷火速北上,给他挑地。而且他不光是自己一个人,还带了几个同行业的人一同跟三位大臣一块商量选地的事。咸丰帝整整花了4年,反反复复听人报告,甚至还亲临现场,哪怕是一件小事,他都要过问。先前还只是定了三个选地,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平安峪。

也有不少专家猜测,咸丰帝最后之所以在三处选地选着了平安峪,一来是因为当时内忧外患,不得不说,平安对于咸丰而言,格外重要;其次,这块也是陆应谷挑选的,咸丰对陆应谷可以说是相当信任。按理说,宝地选出来,就可以开工了。可是咸丰帝却迟迟未发出指令?

咸丰并不是真的没有动工建设过,可是建设需要有材料啊。所以他就派遣大臣到今天的沈阳地区,那里有很多密林,去砍树。其次就是选吉日,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真的到了开工那一天,场面是极其地冷清,只来了工部礼部的一些官员,象征性地拿了铁锹,松了松土。然后这块陵寝就陷入了一片沉寂,就无人过问了。也就是,简单的开工仪式草草结束后,就没有然后了。没人干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咸丰帝也是实属无奈啊,他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首先,当时国库空虚,也就是没钱,没钱还修建什么陵寝,确实蛮尴尬的。那国库的钱到哪里去了,当时太平天国已经在南京定都了,西方列强不断地攻击中国,咸丰帝也疲于应付,甚至到了后期连军饷都拿不出来。你想,国家工作人员连工资都开不起了,史料里面也有相关的记载--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简单来说就是--给一部分工资,其他都不给了。咸丰帝也不是没有想办法,他让地方报效,意思就是官是皇帝给的,臣就得拿银子报效君。不得不说,这招还是蛮有用的,光是陕西一个省,就报效了七万四千两银子,其他省也不少,最终收上来也有五十八万四千两白银。当然了,这对于修建陵寝来说,还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但是也比没有少吧,可问题是这些钱也得拿去给镇压太平天国,当军饷了。

史料里面也记载了--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你看,钱都还没有进入口袋呢?就被借走了,国家是得有多穷啊?后来甚至为了打战,还把乾隆朝,盛世王朝铸的三口大金钟都给化了,充当军饷,当然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除了没钱,还有一个事也耽误了开工。其实,咸丰帝还想过迁都。就在咸丰十年,他陵寝开工的第二年,英法联军就进攻北京,已经抵挡不住了,他就带着他的后妃和王公大臣跑到了承德去避难了。

这个时候他还听到了一个更坏的消息,那就是英法联军把圆明园烧了。这下可了不得了,当时咸丰帝的父亲道光帝有个常嫔还在世呢?听到这个消息,是真的直接被吓死了,这可不是开玩笑。还有管园子的小太监直接跳湖自杀了,说北京是回不去了。这下,恭亲王奕䜣就上报皇帝,这洋人马上就打过来,所以还是赶紧迁都吧。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苦命皇帝咸丰,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西安可不是你想要迁都就可以迁都的,当时也有大臣站出来反对,说燕京为天下根本,控制一统全局,不可以轻易迁都。后来因为洋人在北京议和了,所以后来咸丰也没有迁都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陵寝跟定都哪里是相关系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也耽误了开工建设。

再说一件事情,如果对清朝有所了解的可能会知道,道光皇帝的陵寝相当标新立异,按理说,咸丰帝可以按照祖制修建陵墓,可是他的父亲偏偏搞了一出,修建的十分简朴节俭,这下好了,按照清王朝的家规,咸丰的陵寝不可以修建的比道光帝好。

综上所述,咸丰帝的陵寝才一直被耽误着,直到咸丰11年7月7日,他病死在承德,然后尸体就被送回了紫禁城,停在了紫禁城的门口,当时大臣宋晋就提出了--必须按照上一辈规制来办,万事不易。后来因为慈禧太后一插足,才勉勉强强从紧缺的资金中抽取一部分为咸丰皇帝修建陵寝,

可以说,一代帝王,活着的时候体弱多病,又是国家内忧外患,不得不说,咸丰确实是个命苦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