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文 | 扈克勤

人年齡大了,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鍛鍊身體,能延年益壽,已經是人們的共識。但選擇哪種形式,怎樣鍛鍊,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經過多年的體驗,我覺得走步、登山、跑步, 就是比較好的鍛鍊形式,其特點: 一是時間上能自我安排。二是強度上能自我控制。三是形式上能自我選擇,既能單獨,又能結伴。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先說一說走步。多年的步行,練就了我的“走功”。我在青少年時代,因為沒有交通工具,趕集上店,外出辦事,都是步行。那時候,還不是為了鍛鍊身體而走步,而是落後的條件逼著我走步,現在來看,也算是個額外的收穫吧。在那個時候,步行十里二十里是家常便飯,步行三五十里也不稀罕。1961年,我考入大營中學,距家30華里,每個週日回家取口糧,來回都是步行。目前,我在北京接送孫女上學,雖然家裡有交通工具,外邊有公交車,老人乘公交車還免費,但我和孫女還是選擇了步行,往返8裡多的路程,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人走起路來,甩胳膊邁腿,全身各個系統,各個關節,都運作起來了,可以肯定的說,堅持走路對強身健體的功效是很大的。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扈克勤老師在五臺山

再說一說登山。登山是我的一大愛好,早在1964年,我在保定學習時,學校組織我們到滿城縣幫助農民秋收秋種,我們利用休息的時間,登了一次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登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年來,我每次外出,只要有登山的機會,從不錯過。到目前,我已四次登泰山,兩次登華山,一次登嵩山,兩次登五臺山,兩次登黃山。除此以外,還不知登過多少座無名小山。2006年,我來到北京後,爬香山已成了我強身健體的項目,香山不算太高,海拔只有500多米,但2200多個臺階,堅持爬上去,鍛鍊身體的效果也很大。

最後說一說跑步。跑步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老項目了,開始於1964年,當時是受我姑父的影響而開始跑步的。我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農場)時,只要時間允許,我都堅持早起去野外跑步,那裡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既能增強筋骨,又能清洗心肺。我在衡水市工作時,每天早起去市郊跑步,衡水市郊的田間小路,幾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跡。2006年我來北京以後,仍堅持早起在小區的甬路上跑步,時間充足時,就去附近的公園裡跑步。

現在,因年齡關係,與過去相比,跑步的速度慢了,跑步的距離也短了。“養生在動,動過則損”,我堅持的原則是適量適度。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鍛鍊中的扈克勤老師

鍛鍊身體不在朝夕,貴在堅持,有人把堅持鍛鍊身體,促進健康長壽,比喻成“零存整取”的儲蓄,比喻的很形象。

現在提倡生活迴歸大自然,實現天人合一,鍛鍊身體也應對此有所考慮。比如練太極拳、打球、跳廣場舞、逛公園、甚至到柳蔭堤畔散步,都是很好的鍛鍊形式。但是,一提鍛鍊身體,便有人鑽進了健身房,有人悶在屋裡練瑜伽,我認為這些鍛鍊身體的環境,不如室外田間,那裡有花草樹木,那裡有藍天白雲,那裡空氣清新。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對於任何一種鍛鍊形式,不能絕對地說好與不好,關鍵看適合不適合自己,媒體上宣揚的再好,只要不適合自己,也不是鍛鍊身體的好形式,還有可能對自己有害。

法國的一位思想家曾說過:“生命在於運動”,一語道破了生命的奧秘,揭示了生命活動的規律,世界上的生物(除了微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兩大類,動物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動”,正因為如此才叫動物。人是動物中的高級動物,人類從類人猿演變到今天,應該首歸功於“動”,人要好好的生存下去,還需要不停地“動”。

扈克勤:走步—登山—跑步——談談鍛鍊身體的點滴體會

實踐已經證明,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並不取決於食物和藥物,最根本的是取決於適當的活動鍛鍊,取決於抵抗病原的能力,取決於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也就是醫學界說的免疫力。在吸菸、喝酒、吃大魚大肉的人群中,都有長壽者,在廣大的農村,在偏僻的深山老林,那些常年參加體力勞動的人,吃的是粗茶淡飯,很少進補吃藥,卻出現了眾多的長壽者,為什麼?一是他們不停地活動,鍛鍊了身體,二是他們適應了環境,提高了生存的能力。

人到了老年,要科學養生,堅持活動鍛鍊,在活動鍛鍊中延長自己的生命。

扈 克 勤

2018年8月20日於北京兆豐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