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翼城县西阎镇地处中条山东段历山北麓。抗战时期这里山高路远,森林茂密,重峦叠嶂,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居住在这里的山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民风淳朴。这一险隘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农耕经济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邓小平路居地

1943年,时任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同志到中条山传达延安会议精神,召开“上河会议”,会议结束后遭遇日本人扫荡,邓小平等领导人由沁水县下川经毛圪垯、梨疙瘩、小河湾进入翼城县刘家渠村。晚上,部队首长在共产党员侯英武的北房召开了会议,会后在煤油灯的照射下,观看了由大河村民演唱的蒲剧《杀庙》。第二天,部队经山桑沟,夜宿一窑洞,从兜垛村向垣曲县方向行进。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曹公村四圣宫——翼城抗战的红色摇篮

1938年2月牺盟会夏县中心区、抗日民族革命大学分校、山西抗敌决死第三纵队从曲沃转移到西阎镇曹公、十字河一带。1938年6月中共晋豫特委在曹公“四圣宫”建立了“中共翼城中心县委”(对外称翼城八路军兵站)、翼城抗日政府,领导和指挥了翼城、曲沃和绛县党的活动和抗日斗争。1938年10月,根据晋豫特委的批示,在曹公四圣宫又建立了翼城兵站中队,指挥了这一带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大学”分校在四圣宫驻扎,1942年,决死纵队第三支队和武工队也在此打过日寇,当时有翼城县委的崔斗辰、李丙辰、阎紫琴、杨秀峰、李哲人、王挺、张森林、侯中南等同志,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古桃园事变”旧址

民国27年(1938)7月,日军攻占翼城后,分兵七路向东山进攻,不久便占领了上河、大河一带,翼城县抗日政府便迁到古桃园村,驻扎在村民侯瑞娥泉子沟老院和村民李士权老宅里。侯瑞娥泉子沟老院建于清代后期,距今约200余年,为南厅北楼东西厦的四合院,东有角楼一座,高三层,当时抗日政府县长李丙辰就在三间北房中办公,角楼上有牺盟会员和八路军战士、民兵等人轮流站岗放哨。

民国29年(1940年)2月,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阎属孙楚部伺机对驻古桃园的翼城县抗日政权机关进行围攻。是时,翼城县抗日政府和各群众团体主要领导已转移到二、四区开展对敌斗争。2月中旬,敌人占领了县抗日政府机关,对县抗日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迫害,酿成古桃园事变。古桃园事变是十二月事变在翼城的延续。由于此前已按中共翼城中心县委的部署作了有组织的隐蔽撤退,所以,“与地区其他县相比,翼城的损失最小,特别是保留了大批干部,为以后的恢复工作创造了条件”(摘自时任翼城县抗日政府县长李丙辰的回忆文章)。这次事变后,翼城县抗日政府被摧毁,中共翼城中心县委转为秘密活动,牺盟翼城县分会及各群众抗日团体被迫停止活动。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八路军129师386旅17团团部驻地

一九四三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七团奉太岳军区命令随南进支队进入翼城县,团长尤太忠率领部队进驻到位于县城东南山区的村庄休整。团部驻扎在十字河(现十河)村。一营驻在上河村,营长是韩宪良。二营驻在堡子村,营长是耿向东。三营驻在曹公村,营长是符宪汇。二营营部住在堡子村家庙,卫生队住在磨坊院,无线电通讯排住在西院里北楼上,机枪连住在花墙院,南院里,门楼院都住着连部。

十七团在十河村驻扎了两年多时间,坚持敌后抗日战争,战功卓著。在曹公四圣宫院里召开了集训大会,政委黄祖华,团参谋长周学义作了抗战报告,战士们士气大振。在尤太忠团长指挥下,部队一边集结兵力大练兵,一边开荒种粮种菜。期间反日寇“扫荡”摧毁了各山头的日军哨卡据点;痛击了绛县炭元河一带的阎系组织陈子文部队顽敌;拔掉了驻守北常村的张子南汉奸队伍据点;机智地袭击了沁水县驻上阁村的日伪警备队一个中队。

一九四四年九月初,十七团接到参加青(城)浮(山)反击战役的命令,行军三天到达青城县贾村一带,担负起打援任务。在尤太忠团长率领下,全团指战员勇敢顽强,一鼓作气,与阎顽军打了一场成功的“以少胜多”的阻击战。取得歼敌六百余人,俘敌二百余人的胜利。缴获追击炮四门,轻重机枪十余挺,步枪三百余支,弹药不计其数。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五日,十七团以及东山一带民兵百余人,在团长尤太忠的指挥下,将北梁壁日伪据点团团包围,激战一夜,伪警备队队长及部下百余人全部被俘。用炸药炸开堡门,叛徒高梦兆等二十余人举手投降。此次战斗缴获步枪八十余支,轻机枪两挺。

十七团英勇善战,声名远震。尤太忠团长治军严明,作风过硬,勇猛顽强,威震敌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西阎一带的青年积极加入17团,随刘邓大军北战南征,该团曾是陆军13集团军38师112团的前身。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尤太忠团长在十河村办公处的太岳版《新华日报》

1941年皖南事变后,周总理曾在《新华日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曹公村十七团三营驻地发现的手榴弹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曹公村十七团三营卫生所驻地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国民党军人许克欧烈士墓碑

许克欧烈士墓碑。内容为“许克欧,广东省文昌人,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生前任国民党八十三师二四九团第三营少校营长,在翼城县下白马村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享年33岁。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妻廖曼若敬立。”

许克欧从遥远的广东到中条山抗日,为民族大义捐躯,彰显黄埔精神,同在山西的黄埔一期将领徐向前,陈赓可曾见过这位学弟?其妻得知丈夫阵亡,该是如何的肝肠寸断啊!为防止日寇破坏其遗体,将遗体葬在西阎深山。不知烈士的后人今何在?鞠躬!致敬!

西阎镇——红色革命老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