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1644年,是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整个东亚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方势力齐聚长城东端的重镇山海关,在这里二三十万军队互相厮杀,胜利的一方将奠定未来这片土地的统治权。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帝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登基,是为顺治帝。此时,福临年幼,一切军政大权都由多尔衮掌管。投降的汉人范士程等上书建议时机已经成熟,清军南下进关必可问鼎中原。多尔衮也了解明朝多年与农民军作战,已是土崩瓦解之势,清军入关时机已到。

1644年正月,多尔衮用清帝的名义,致书李自成,希望共同协作并取中原。但李自成并没有理会,虽然此时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快要打到北京城,但李自成并不想杀崇祯帝。李自成明白,崇祯一死,他必然受到满清与南明的双重打击,而且他从心底就不相信满清,对多尔衮颇为顾忌,所以只好不做回应。但一切都随着闯军入京而结束了。崇祯帝保全了作为皇帝最后的尊严,在煤山自缢而亡。大顺军并没有王者之师的样子,在京中为非作歹,使百姓怨声载道,很快失去了民心。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此时整个京城一带,还有战斗力的明军当属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而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在得知崇祯帝驾崩的消息后,就龟缩不出,观望局势。李自成或许因为太顺了,开始膨胀起来,对自己的实力做了过高的估计。并没有太过重视吴三桂的人马,相反还捉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及宠妾陈圆圆,吴三桂听了后大为恼怒,权衡利弊以后,投了多尔衮。并且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拒降李自成。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李自成知道后,召集文武商议,确定征抚兼施的策略。明刘宗敏率军十万向山海关进发。吴三桂知道后火速催促多尔衮带军前来,多尔衮明白成败在此一举,一日夜急行200里,十三天后赶到了山海关。

李自成军从来没有和清军交过手,不知道清军的战斗力如何,所以一路行动迟缓,四月二十一日才抵达山海关下,在石河西岸与吴三桂部成对峙之势。同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于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甫开战吴军小胜于西罗城,接着李自成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当晚,清军进至山海关外15里处一线集结。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城高墙坚,外筑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守军除吴三桂部外,还有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遭拒绝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近二万人从一片石(今辽宁绥中九门口)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吴三桂以主力列阵于西罗城石河以西一线,阻止大顺军攻关。双方激战于西罗城附近,守军为摆脱困境,诈降诱大顺军数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发火炮。大顺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在北翼城,大顺军利用居高临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战至翌日黎明,迫守军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顺军未能进据罗城。二十一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军击败,余众退入关内。经一日激战,多尔衮已知大顺军虚实,遂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慎战之策,欲待大顺军与吴三桂部连战疲惫时,突出奇兵,一举取胜。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决战

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见情势危急,率轻骑寥寥数员冲出重围、飞奔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清军营垒,跪降于多尔衮。多尔衮当即“赐坐赐茶,面谕关门为第一功”,吴三桂表示:“倘若清军不愿助山海关明军,我也不愿返回山海关督战,李自成大军必在攻陷山海关后,一鼓作气攻向清军!”云云;多尔衮见吴三桂归顺非诈,接受吴三桂的请求,多尔衮令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头,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并偕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率劲旅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任前锋。

阴历四月二十三日辰时(上午8点)以前,吴三桂军渐难支撑,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向大顺军投降,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下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乃改取野战,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多尔衮以吴三桂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并告诫各部不得急进。大顺军不明清军意图,仍按原计划向吴三桂军紧逼,令旗左右挥动,来回冲杀。吴三桂因有清军压阵,顽强抵御。

此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的大顺军,双方展开肉搏,大顺军不顾伤亡,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

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大顺军。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风渐止,疲惫的大顺军见清军骤至,猝不及防,阵脚渐乱,伤亡惨重。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溃败,刘宗敏中箭伤,大顺军死者数万;牛金星在北京未领军前来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顺军败战原因之一。

李自成立马小岗阜上督战,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当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

当清军追至范家店,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阴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李自成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仅四十二天。

在清军于1644年阳历6月6日进入北京之后,将都城从盛京迁往北京。

此战,李自成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清军乘势占领北京,取得全国政权。

满清入关,山海关三十万军队大战,见证东亚最强的三支军队

李自成亡了大明却终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大顺军从一开始就未摆脱流寇的本质,失败似乎是必然的,此后,大顺军节节败退,李自成最后竟被一农民所杀,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

至于大家热衷于谈论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一事,却太小看吴三桂了,像吴三桂这种人物,失去了崇祯帝作为效忠对象后,以后只是为了自己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