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的美軍可以隨時呼叫炮火支援嗎?

第一軍情


二戰期間,蘇聯和美國的火力支援最為猛烈,尤其是美軍,空襲,炮擊那都都是家常便飯,在打擊德軍的戰役中,這些火力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得益於我們在一些影視劇和遊戲中,看得到的美國的地面部隊似乎隨時都可以呼叫空襲和炮火支援的鏡頭,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論火力打擊能力,美軍確實是非常強悍的,但是地面部隊隨時呼叫支援,也不可能全面達到。比如在陣型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火炮沒有架設完畢,空襲飛機需要時間來抵達戰區,在這種情況下美軍是無法得到有效支援的。還有一種情況是,陣型雖然全部展開了,火炮也架設起來了,這樣總能得到火力支援了吧。這種鏡頭在大部分的影視劇中都有表現,標定好座標之後,空襲和炮兵支援就來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戰時通訊可跟我們現在用手機聊微信不一樣,在呼叫支援之前,炮兵和步兵必須要溝通好,在某一時間內炮兵參謀和步兵參謀都要保持通訊,炮兵架設完畢,準備好炮彈,就等一聲令下,火力支援就會在幾分鐘內到達。

那麼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的空襲和炮火支援在幾分鐘內到達,肯定是在發起整個戰役之前就早已經制定好了的。戰機和火炮提前就準備好了彈藥,處於隨時待命狀態。不過在二戰期間,除了硫磺島,沖繩島等慘烈戰役外,美軍前線的士兵不是隨時都能呼叫火力支援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海灣戰爭的時候,美軍才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空中支援體系,該體系才將美軍的地面部隊和美軍戰機以及支援單位緊緊綁在了一起,這樣一來,美軍才能夠隨時呼叫空中打擊。(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美軍在二戰期間的火力支援是逐步發展成熟的,到1944年底之後已爐火純青,但這種發展是需要過程的,而且這個過程讓美軍花了許多人命去填,過程很痛苦,但練出來的本領確實很逆天。


茶叔對登陸戰知道的多一點,所以在這裡重點講講美軍在登陸戰當中的火力支援是如何牛掰起來的。

先看看美軍神功練成後的成果:48小時打垮日軍一個甲種師團。


二戰中日本人的陸戰水平,大家都知道是不適應跟美蘇德英這種白人列強打地面戰的,不過日本人的地面部隊仍然特別能打,主要依靠的是他們被洗腦的堅韌士兵和高水平的步兵分隊戰術。在特別能打的日軍部隊中,組建時間早裝備相對精良的甲種師團。

1946年終於得到正義審判並槍決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


1944年10月20日,美軍登陸萊特島,當時島上日軍的主要防衛力量是第16師團。這是一個甲種師團只提16師團或者恆兵團的代號似乎我國的讀者們還不大熟悉,但如果提到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兩隻殺人怪物的話估計大家就明白16師團是什麼貨色了。


1944年至日本戰敗期間擔任16師團長的牧野四郎中將,在遭到美軍迎頭痛擊時被打得找不著北。


日軍第16師團在中國戰場四處橫行,而且他們已經在萊特島駐紮了兩年半,本來面對美軍還是蠻有信心的。沒想到一遇到美軍登陸,16師團在美軍登陸不到24小時內接連遭到痛擊,這才認識到現代陸戰該怎麼打。

美軍僅用了24小時就佔據了計劃中登陸首日的全部目標,並把岸上據守的16師團兵力消滅了幾乎三分之一。

日軍除了在海岸地帶構築防禦工事之外,還曾經準備在大批增援趕到前跟美軍也打打運動戰。但美軍似乎根本滅有這種打算,上來就是鋪天蓋地的火力覆蓋。


在這次登陸作戰裡,美軍地面部隊和空中、海上及陸上火力支援單位的協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剛剛在戰場上出現不到15分鐘,就遭到了105榴彈炮群四分鐘速射的覆蓋。


而16師團在海岸地帶構築的防禦工事,遇到美軍步兵進攻時發現根本抵擋不了多久。美軍上來先是用機槍彈雨壓制日軍工事裡的火力,然後幾個帕祖卡火箭彈小組齊射搞掂。遇到了堅固工事的話,隨行的謝爾曼坦克就壓上來進行直瞄射擊,偶爾還有牧師自行火炮也乘興進行直瞄的摧毀射擊。


萊特島上的日軍土木工事,在凌厲的美軍攻勢面前往往堅持不了20分鐘就狗帶了。


頭頂上還有FM-2(通用被授權量產的F4F野貓)值班戰鬥機,在空地引導官的指揮下讓反斜面上的日軍工事遭到瘋狂的掃射和火箭彈打擊。日軍那些在幾年前無比好使的地面戰術,今天在三維火力打擊下竟然幾無還手之力。


牧野四郎中將原本準備在塔克洛班(Tacloban)的指揮部裡遙控前線部隊頂住至少三四天,不過他和參謀們發現在美軍登陸僅僅十幾個小時後就得捲鋪蓋跑路了。在美軍登陸第二天即10月21日一整個白天,16師團司令部都在從塔克洛班向達噶米(Dagami)跑路的路上,慌張的連無線電臺都沒有來得及架起來。

結果是16師團上級的日軍第35軍司令部猛然發現,登陸才開始幾個小時16師團司令部就失聯了!牧野師團長的下屬們也發現他們既頂不住美軍的猛攻,又聯繫不上師團司令部,整個萊特島上的日軍亂成一團。

牧師自行火炮對日軍陣地猛轟

16師團部署在德拉格正面海岸的部隊還稍微多一點,該部隊曾經組織對灘頭美軍的反衝擊,但是大隊步兵的集結早被美軍的偵察機發現。美軍調集驅逐艦、巡洋艦、地面炮兵營和艦載轟炸機,最後還有火箭炮兵加入,足足20分鐘的火力急襲,把日軍一個1100多人的步兵大隊給全部拍在了集結線後的叢林裡。

這樣慘重的損失讓16師團33聯隊長鈴木辰之助大佐幾乎瘋了,在第二天晚上帶著40多名敢死隊衝入美軍陣地,遭到美軍機槍和手榴彈的點名當場被擊斃。

正當日軍從菲律賓各處調集援軍趕來的時候,被派到達噶米視察16師團情況的參謀向上面彙報說“16師團已經喪失了進行有組織作戰的能力”。


一個響噹噹的甲種師團,不到48小時就被美軍敲懵了,開戰6天后,原有22000名兵員的第16師團可用兵力僅剩3500人,而且在美軍步、坦、炮、航空兵和海軍火力的聯合攻擊面前已經變成了驚弓之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