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孩子們集體上演了史詩級災難片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孩子們集體上演了史詩級災難片

進入九月,開學季,也是新一批小朋友第一次入園的日子。

一段名叫《史詩級災難片——幼兒園開學》的視頻,成功的霸佔了各大網絡的頭條。

視頻中,教室外家長和哭喊的孩子道別,教室內的孩子哭的梨花帶雨拼命的喊著“媽媽….”,還時不時停下來瞄一眼旁邊的小朋友,看到小朋友也在哭,於是更悲傷,然後互相飆著高音悲傷著同樣的悲傷。

貫穿整個視頻的背景音,全都是孩子們的鬼哭狼嚎。

當然,除了孩子們的鬼哭狼嚎, 園長被小朋友咬、老師被小朋友踹、家長在幼兒園門外偷偷抹眼淚,已經是幼兒園開學的四大標配。

標配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沒有發生這些,就感覺自己家的孩子不正常。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孩子們集體上演了史詩級災難片

去年我送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是這樣,當時覺得整個世界都在哭,女兒卻很淡定的走進教室,然後驚訝的看著別的小朋友哭,還淡定的給我說“媽媽,再見。”

那一刻,我心底裡湧上來的不是慶幸,而是“女兒竟然這麼輕鬆就能適應離開我”,然後陷入了一種作為母親的自我懷疑。

我打心底裡反倒希望女兒表現出對我的不捨,甚至可以哭兩聲,以致於讓我多點作為母親的存在感。

由此證明,孩子入園的時候哭,家長會焦慮,孩子入園的時候不哭,家長同樣會焦慮。

希望孩子能夠對自己有所依賴,又祈求孩子能後儘早培養獨立的品格。

所以,進入幼兒園是孩子踏進社會的第一課,也是父母第一次把孩子交給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

孩子必須甩開對父母的依賴,陷入無助,然後不得已開啟自己未知的幼兒園生活。

家長也必須捨去心中萬般的 不捨,陷入焦慮,然後默默期許孩子能夠獨立成長。

當然,波及孩子的每一場焦慮都是必然的,關於孩子的每一段成長也是必須的,家長做到的就是在緩解自身焦慮的同時,盡全力幫助孩子走出新生入園的恐懼心理。

在第一次送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家長一定不要做的事有哪些呢?

1、不要和孩子講道理;

2、不要偷偷溜走;

3、不要拿別的孩子作比較;

4、也不要激發自己的負面情緒。

因為以上這些呼之欲出又隨處可見的家長應對方式,除了給孩子的入園再蒙上一層傷害,沒有其他任何有利的效果。

孩子入園,不僅是對尚幼的孩子是一種挑戰,對於父母更是一種來自外力的考驗。

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孩子減少入園焦慮,儘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只有這樣,父母才距離優秀家長的行列更近了一步。

那麼,作為父母,該怎樣在孩子入園時拿捏住自己的焦慮情緒呢?面對孩子的入園反應,應該怎樣正確引導和應對呢?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孩子們集體上演了史詩級災難片

​初心客廳心理諮詢團隊特推出《入園焦慮》系列課程,讓各位家長能夠正確應對孩子入園時的各種反應,做好孩子順利入園的後備軍。

課程簡介

1、入園分離焦慮對幼兒身心有害?

2、為什麼幼兒入園家長更焦慮?

3、哪些行為表明寶寶有入園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