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唐宋時期的詩詞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巔峰,更是不可替代的璀璨瑰寶。唐朝的著名詩人有很多,“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杜牧、李商隱,他們合稱為“小李杜”。李白的詩浪漫,杜甫的詩愛國,李商隱的詩多為愛情,杜牧的詩側重詠史。

“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句詩就是來自杜牧。杜牧出身富貴,他是宰相的孫子,26歲考中了進士,真的是大器晚成的一類人。當初他在揚州做官的時候,結識了一位好友韓綽,他們心心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杜牧離開揚州,為了紀念曾經這份情誼,於是寫下了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

“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約若現,江水延綿千里,時間已經過了秋天,但是江南的草木依然呈現綠色,樹葉並未凋枯。二十四橋的靜靜地躺在水邊,天上的月亮映在水面,那個美人現在在哪裡教人吹簫呢?

杜牧觸景生情,靈感頓生,寫一首小詩留作紀念。我們總是在考慮一個問題,“玉人何處教吹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玉人”是誰?“教吹簫”到底誰教誰?

“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大部分認為,這個“玉人”說的就是主人公韓綽,但是細想之下,明顯存在問題。首先,“玉人”意思是美人,起碼也是女性,而韓綽明顯不符。其次,當時韓綽的官做得也不小,平時政務繁忙,就算他多才多藝,他會屑於去教別人吹簫?最後,揚州在唐朝是有名的娛樂之城,揚州的歌女個個才華卓絕,難道她們連吹簫都不會,還需要一個看客指導?

“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那麼“玉人”到底指的誰呢?元稹在《鶯鶯傳》中曾經寫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裡的玉人指的是張生,但杜牧詩中的玉人,應該代指揚州的歌女。古代官員通常喜歡聽歌唱曲,揚州的女子多才多藝,閒暇之餘,韓綽也陶醉其中,他讓歌女教他樂器,更多的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還是藉機會接近那個美人吧。所以“玉人何處教吹簫”的真正意思是“韓綽判官你在哪裡讓人家美人給你吹簫呢?”

“玉人何處教吹簫”, 你又在腦補什麼經典畫面?上一句誤會更大


除開這一句總是引起歧義,前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誤會更大。有人說那是24座橋,也有人說就是一座橋。歷史上更傾向於後一種說法,據說二十四橋的來歷是隋煬帝到揚州遊玩,他指著一座橋問身邊的人橋叫什麼名字,太監說不知道。於是身邊的妃子說要給取名字,因為陪同隋煬帝遊玩的嬪妃有23個,所以她就說叫“二十三橋”,但後來太監說不對,因為有個妃子懷孕了,所以得名“二十四橋”。

對於“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名句,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