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原創 2017-11-28 匯眾資訊FinanceWord

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今天,我們不談國內零售外匯行業,聊的是中國之外的全球外匯行業前景。

距離2018年僅剩33天,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外匯和二元期權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競爭加劇與新監管合規制度出臺背景下,全球零售外匯行業格局悄然重塑。競爭與監管所導致零售外匯交易量下滑,正在刺激每個行業者的神經,或許行業整合將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但願在全球行業出現新均衡格局之後,一切都將好起來。

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前,2018年全球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新監管制度實施

為什麼是監管制度?因為它是決定全球行業發展變化的根源。我們知道,從2016年開始,全球各主要監管主體開始收緊監管政策,出臺一些新的監管政策,但具體實施的時間點都落在2018年初。

英國、塞浦路斯、德國等歐盟27個成員國正在等待將於2018年1月3日實施的“修訂版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導”(MiFID II),這是各國針對零售外匯、差價合約等金融衍生品新監管的“母法”。因此,對於歐洲零售外匯及差價合約行業來說,明年初會是一個重大考驗。

英國將會成為新監管制度之下的聚焦點。全球近40%的外匯交易量來自英國倫敦,作為全球大型經紀商聚集重鎮,倫敦從去年底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公佈新規諮詢意見起,1:50的槓桿比例、禁止贈金等就成了業界討論的話題。

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是大家關注的一個市場。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亞政府通過零售外匯客戶資金必須隔離存放的監管法規後,澳大利亞證券與交易委員會(ASIC)監管下的經紀商似乎獲得了更多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經紀商們也在不斷調整運營策略,以適用隨之到來的新規。

然而,也有不少行業人士預言2018年,處於不斷變革與發展中的澳大利亞零售外匯行業也將跟隨英國的監管步伐,外匯及差價合約等衍生品交易槓桿比例也將受到限制。這一點或許可以從ASIC主席的言論中尋找信號。

今年1月份,ASIC主席Greg Medcraft曾表示,ASIC行使這一權力(產品干預)能夠禁止不規範的金融產品、增加產品信息披露義務,以及修改金融產品廣告和限制某些金融產品的發行。

因此,新監管制度的實施,將會是2018年關注的重中之重。

  • 交易量變化

如果你是持續關注全球零售外匯行業的從業者,應該會發現,從2017年開始,全球主要零售外匯交易量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外匯行業及市場不穩定及監管趨嚴等一系列綜合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

從大區域來看,在我們收集的數據顯示,澳洲零售外匯經紀商的交易量出現了大幅上升,美國和英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一點正如我們在上面所說,澳洲ASIC監管的經紀商似乎所到了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此外,英國正處於監管風暴中心,嚴重影響了交易量的增長,且預計2018年仍有可能進一步下降。可以預見,隨著英國等歐盟國家的新規實施,零售外匯經紀商的市場份額將有可能逐漸從英國發生轉移,這點似乎不可避免。

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至於美國市場,我們知道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監管機構針對零售外匯行業監管甚嚴,也導致不少經紀商被迫退出美國市場,包括今年初福彙集團(FXCM)退出。對於美國零售外匯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也是一個轉折點。

Oanda在交易量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嘉盛集團(Gain Capital)在收購福匯美國客戶後,出現了小幅增長。Saxo盛寶銀行及IG集團在英國市場也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的增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業務重心在亞洲地區的經紀商,交易量卻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 行業兼併與收購

不管是那個行業,只要有正常的商業活動,就存在兼併與收購。零售外匯行業同樣如此,據我們統計,2017年初至今,全球零售外匯行業及周邊產業鏈中,同業間的收購與兼併案例不少於20起。

在當前激烈競爭與嚴格監管環境下,每一家經紀商面臨多重的運營壓力。對於小規模的經紀商而言,與財務實力雄厚的經紀商競爭,壓力非常之巨大。很多小型經紀商最後可能被迫出售資產,或尋求“抱大腿”的路徑,來維繫公司的正常運作。

顯然,這樣兼併與收購的趨勢將一直延續下去,2018年或出現更多的併購行為,因為監管環境已嚴重擠壓了小型經紀商的生存空間。

正如一位英國零售外匯經紀商的首席財務官(CFO)所言,在英國新監管制度實施之前,他們看到整個英國零售外匯行業即將步入“寒冬”,他們不斷收到一些外匯經紀商的中層管理人員的求職簡歷,也收到很多中小型經紀商尋求被收購或以入股方式的併購要約邀請文件。

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 如何尋找客戶

這是全球監管新規實施後,每一家受監管經紀商所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禁止贈金、交易槓桿下調、IB制度透明化等等都將限制經紀商進一步開發客戶。尋找不同類別的客戶將會是一個相對好的選項。

這一點上,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大型經紀商做出了調整策略。嘉盛集團已將其監管主體更換至開曼群島,很明顯這是規避低槓桿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迎合投資者對於高槓杆交易的喜好。

IG集團和CMC Markets等零售外匯行業巨頭似乎並不畏懼新規的到來,他們股價仍存在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同時,作為多資產的交易平臺,零售外匯和差價合約交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對整個公司業績造成一定衝擊。

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2018年的全球監管新規或有意識地推動這些經紀商在尋找客戶方面發生一定變化,它們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去吸引更多的高淨值客戶。

2018年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這5個點

  • 應對監管變化

不幸的是,由於各國監管細節不一,目前並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可以提供給全球所有經紀商。然而,我們可以去看看那些大型的零售外匯經紀商是如何在法務、運營等方面處理這些變化。

討論話題: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前,2018年全球零售外匯行業需要關注五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