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養生」,許多老中醫卻在「養氣」,這是爲什麼?

大家都在“養生”,許多老中醫卻在“養氣”,這是為什麼?

現在養生很時尚,很流行,大家都在關心、關注養生。

各種媒體也在給大眾灌輸養生這碗雞湯。尤其是自媒體,更是各種的科普文加雞湯文。眼花繚亂,前後矛盾,不同的說法的經常同時出現,不知道相信什麼,不信什麼。

養生是中醫的說法,但是許多老醫生,確是一直在修煉一種功夫,叫養氣的功夫。這種功夫,有好多的內涵。

首先,要養“腎氣”因為《黃帝內經》對腎氣非常的重視認為是人壽命與健康的保證。所有的有損腎氣的行為應當戒除,如熬夜、冷飲、暴飲暴食、豪飲、生活不規律、聲色太過等等。

現代人很多重疾,都有年輕化的驅勢,從各方面的資料來看,幾乎大部分的病患都有熬夜、工作飲食無規律等等問題。所以腎氣衰是重疾年輕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要養和氣,也就是維人處事和和氣氣的,不與人爭鬥,和為貴,這樣就少很多的負面的情緒。人的負面的情緒是健康的殺手,且殺傷力很大。有很多癌症患者都有不良的情緒長期得不到舒緩。氣大傷肝,我們有的時候,情緒劇烈的波動,生了氣後,就會有肝區疼痛的感覺。長期的生氣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

再次,要養浩然正氣,做事,要正念、正思、正行。不要想一些不正當的事,有損我們的良心的事,連想都不要想。第一不想,就不會被不良的念頭左右,做事的方法不要旁門左道,要走正當的途徑。第三,做事要老實,不要偷奸耍滑。有很多不做覺得吃虧,真去做了可能會不安很久,樣一直吊著對身是一種很大的傷害。所以最好連想都不要想,不生這種念頭,就不會對身體有傷害了。

養好這三種氣,格局就打開了,想一些正面的東西,有些人做事,可能就是格局太小了,有了機會也只會得到很小的利益,但是格局大的就會眼光看到更廣更深的地方,所以有句話有格局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有格局的人才能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好。有很好的養氣功夫不光身體,事業也會順利,才能更好的駕馭事業。

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注重“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