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

點灬小點


不是不敢,是鬧不來矛盾。

謙兒大爺此人性格和雅,心思大度,不喜爭執,不愛和人鬧矛盾。甭管是行當裡多麼惡臭的主兒,謙兒大爺都處的來。

記得有一回聽說謙兒大爺和郭老師參加某個商演,後臺裡好幾位同行都和德雲社鬧過矛盾,郭老師橫眉冷對,一言不發。

只有謙兒大爺閒庭信步,一臉笑容,挨個問好。

這樣的人,不愛爭。



他和郭老師不一樣,郭老師睚眥必報,喜怒於形,說好聽點恩怨分明,不好聽點就是記仇。

謙兒大爺不記仇,淡泊名利,至今在德雲社沒有股份,只拿商演的錢。

有一回採訪謙兒大爺說“馬場一年花個百八萬,也都是小錢。”錢都不在乎了,又不圖浮名甘做捧哏,你說他還爭什麼呢?

就郭老師再有攻擊性,在這樣的人面前都使不出勁來。

不爭,恩恩怨怨,是非黑白,在他肚子裡都撐得開。



你就說郭老師再不好,一萬點不好,他只是記仇,不欺負老實人,這點跟謙兒大爺正搭。

這也就是謙兒大爺的好,一句話:

活明白了。

附:和郭老師有一位共同朋友,有一年留宿他家,酒酣飯飽,他展出郭老師贈予他的墨寶。

四字書:

酒色財氣。

淡然勸勉之意,但筆鋒凌厲,轉筆遒勁,銳氣不消——當時我說:

郭老師這人,吃過苦,也都咽在肚子裡,因此可能一輩子都有少年意氣。

但我很喜歡。


李沫霖


應該不是不敢,是捨不得。

剛開始也許是不敢,後面應該是捨不得了。

首先介紹一下於謙:于謙是地道的北京人,滿族,熱愛相聲,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曾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985年拜師著名相聲藝術家石富寬先生。

于謙師傅石富寬先生,捧哏功力深厚,接“現掛”是一絕,從不灑湯漏水。石富寬捧哏的準則是:不溫不火;不奪戲不漏戲。這種颱風和世德,使他真正成為相聲舞臺上的一片碧綠的葉。在他的指導下,于謙也是捧哏的一把好手。

名師出高徒一點也不假,于謙深的相聲大家深傳,將三分逗七分捧發揮的淋漓盡致。颱風自然,穩健瀟灑,語氣詼諧且活躍,接活不尷尬,絕不喧賓奪主,給搭檔最大的發回空間。郭德綱跟很多捧哏演員合作過,心中總是不太滿意,直到碰見於謙讓他如虎添翼,郭德綱也曾有感而發:於老師這樣的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特別好,而且和郭德綱特別默契。所以郭德綱很珍惜于謙,主要還是于謙老師的能力太強,丟掉了再也找不到這樣捧哏好的了,剛開始不敢和於老師有矛盾。

其次郭德綱也是一位人才,經常有時見景生情,臨時抓哏,來個“現掛”,一般人接不住,就連出走的曹雲金,何雲偉也在某節目訪談上說:他是不可多得人才,關於相聲能力,佩服。所以兩人大有惺惺相惜,互為知己之意。二人都是遇強則強的選手,搭檔厲害,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己能力,這就無形的化解了許多小矛盾。于謙的主業是玩,次業是相聲,和許多人玩過,不盡興,還是和老郭玩的最痛快,你說他捨得老郭嗎?

再有就是,利益分割的明白。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任何關係利益不平衡都長久不下去,記得老郭曾說過,他和于謙剛開始合作就已經商談好,二人五五分成,這也是關鍵,一開始,就割斷了矛盾導火線,也發生不起來了。

還有就是,二人感情深厚。老郭創建德雲社,也是血淚慢慢積累的,這段期間,最能見真心,當他遇難時,最見真情,于謙不離不棄始終在他身邊,這樣的感情也成了沒有血緣的親人!從剛開始合作到現在,二十幾年的感情,早浸入雙方生存裡。



這才是人生難預料


兩個人沒有必要鬧矛盾,而且都極力避免,所以至今和睦。

于謙的為人處世很像他師父石富寬,並不刻薄,也不愛出風頭。這個是捧哏演員的一個基本心態。從搞了個動物樂園,就能看出來他的生活態度。

于謙原本家境也很好,出身是體制內的演員,且是石富寬的唯一徒弟,在另一個相聲圈子,也具有一定的人脈。郭德綱能夠拜師侯耀文,也是于謙給牽線搭橋的。無論對於德雲社還是郭德綱,于謙都是一個貴人。相比創業的張文順李菁,于謙的作用更大,只是沒有辦法公開說。

于謙年齡比郭德綱長几歲,是兄長,老郭也非常尊重。德雲社的弟子們都尊稱師大爺,郭德綱的兒子拜師于謙,于謙的兒子拜師郭德綱,這些關係將兩者密切在一起。

很關鍵一點,對於錢的分配上,于謙沒有那麼貪心,郭德綱沒有那麼吝嗇,所以很融洽。于謙並不參與德雲社內部的人員管理,對於一些離開的人或特殊事件,基本選擇了閉嘴,以實際來支持郭德綱。

兩個人都明白,和睦才是雙贏,裂穴了是兩敗俱傷。


幾葦渡




郭德綱和于謙相識實在98年,雖然認識很早但是倆人也僅限於認識而已關係遠沒有現在這個好,一次北京市曲藝團演出中郭德綱被叫來替演,和于謙臨時組成搭檔。而這一次的臨時組合讓倆人都感覺很舒服,之後倆人有合作了幾次,直到有一天郭德綱主動邀請于謙“入夥”,於是04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到了05年郭德綱以前的搭檔張文順先生年齡較大身體不好所以開始正式和郭德綱搭檔。成就了這一對黃金搭檔。



于謙是地道的北京人,熱愛相聲,82年開始學習,85年正式拜師石富寬。無奈的時當時相聲頹勢已顯,小品等喜劇形式大行其道,于謙為了生活不得不向影視界發展,同時也在各個電視臺的一些節目中擔任編導和主持人。和郭德綱的那一次偶然的合作,使雙方都對對方產生了強烈的欣賞之情,而郭德綱對相聲的理解也讓于謙那顆熱愛相聲的心又一次活躍了起來,所以當郭德綱邀請他進入德雲社時,于謙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于謙也曾經這樣評價他和郭德綱“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一樣,彼此的默契也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而是半路合作中彼此的感覺非常好。按照傳統的相聲教育,只要郭德綱成功了,我就成功了,但郭德綱願意發揮捧哏的作用,願意讓捧哏的也出亮點,而且不覺得這是捧哏的在搶風頭,我們是一個整體”。于謙愛玩並且說相聲也是為了玩,但是玩出了境界,他的颱風從容自然、反應敏捷與郭德綱那種充強扮愣、嬉笑靈動的風格相得益彰,是郭德綱可遇而不可求的捧哏奇人,而說到相聲界找搭檔,于謙認為那是比找媳婦還難。



聽過郭德綱相聲的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中“現掛”特別多,別看倆人演出表演時一段相聲的時間最短也有半個多小時,但是每次在上臺前對詞時只有一張紙,基本上就把今天我在臺上要說的主題或大綱列一下,剩下的很多就是臨場的發揮了。而無論是現場的還是看視頻的,基本上察覺不出來,而且郭德綱每段相聲每一次說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逗哏對捧哏的要求很高,而於謙就有這種功力,不管郭德綱怎麼說,他都能將包袱襯托的很好。捧的很自然。郭德綱也曾經這樣評價過於謙“一看就知道是懂相聲,真正學過相聲的人,這樣的人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把握的非常好,和我一合作就覺得很默契我說一句,他就知道我後面要說什麼”。



還有一點于謙這個人為人低調,而且好交朋友,為人也很仗義。正如他的名字謙和在娛樂圈內有口皆碑,除了三大愛好,最大的就是玩了。而且從不摻和德雲社內部管理,除非是郭德綱要求,自己一直拿自己當德雲社的一個普通職員,你說這樣的一個于謙打著燈籠都不好找,郭德綱怎麼可能還與他鬧矛盾,又怎麼敢呢?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郭德綱和于謙相識於1998年,有朋友介紹,這是于謙,北京著名相聲演員。當時郭德綱是大三——剛到大興三年。那時候于謙老師還年輕,頭髮燙得很好看。熟悉於老師的人都知道,於老師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初次見面後,他們沒怎麼聯繫,直到于謙所在團裡缺人找郭德綱幫忙,郭德綱和于謙搭檔說相聲,輾轉於北京郊區,他們成了相聲界的郊縣大王。

在臺上的合作,讓郭德綱感到特別的驚喜。郭德綱從小學相聲,跟很多捧哏演員合作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但是于謙讓郭德綱特別滿意,跳不出毛病。時至今日,郭德綱也曾有感而發:於老師這樣的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特別好,而且和郭德綱特別默契。於老師一看就是從小學相聲的人,懂相聲的人,郭德綱一說話,他能知道郭德綱準備說什麼。
後來于謙經常去德雲社演出的小劇場玩,特別開心,所以就加入了德雲社,郭德綱和于謙一直搭檔。走的江湖路花的朋友錢,一路玩意兒驚動一路主顧,一路宴席款待一路賓朋,一路走過來到了2005年,北京德雲社終於熬出來了。但是從此以後好像和同行的關係就不是特別好了,這時,郭德綱才體會到了“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 裸裸的仇恨”的含義。

主流相聲界並不是因為失敗了而煩惱,而是因為失敗後找不到藉口而煩惱。郭德綱坦言:你若真比我強,在臺上在業務上在專業上打敗了他,他認賭服輸。跟獅子打架最次也得是藏獒,這一點讓他很遺憾。

郭德綱曾感言: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風裡雨裡這麼多年走過來,他特別感謝于謙老師對他的幫助。老話說得好,要想成功需要的是朋友,想要巨大的成功需要的是敵人。
有一次,郭德綱看到手機上有于謙的未接電話,忙打回去,二人寒暄半天。他也沒說什麼事,最後郭德綱問:“您剛才打電話什麼事?” 于謙“嗯·······打錯了。” 德雲社後臺,大家閒坐著談笑。保安推門而進:“有人找牙籤。” “上飯館找去。” “不是,說相聲的牙籤。” “那是于謙。”
郭德綱說過,當年劇場門前水牌上寫領銜主演:郭德綱,于謙。有時“于謙”簡寫成“於千”,有一回寫得太草了,觀眾一看:乾乾。


郭德綱和于謙去電視臺參加某訪談節目,工作人員提前問郭德綱的經紀人是否需要準備化妝師等。經紀人笑答,給於老師準備一個燙頭的師傅即可。


趣聞視圖


應該是于謙不敢和郭德綱鬧矛盾吧,一開始德雲社的聯合創始人並不只有郭德綱,還有在相聲圈知名度很高,但一直半火不火的李菁等人,這些人說是出走,其實是被郭德綱趕出去的。


郭德綱一直以來就是相聲界的一朵奇葩,在相聲這個門檻很高的圈子裡面,沒有經過專業的培養,自學成才,並且以一人之力,把相聲這個越來越沒落,已經快要被觀眾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了過來,現在還隱隱能與趙本山的東北喜劇形成南北之勢對抗。

可以說,現在郭德綱在相聲界就是一家獨大的,至少在觀眾感知度和規格上都是最受到觀眾喜愛的,當時郭德綱在大火之前,雖然沒有這麼大腕兒,但執拗的性格都保存了下來,也因此離開德雲社的很多人表面上對他人品都閉口不談,其實內心都是十分不喜的。



于謙老師是個另類,一方面他性格溫和,不爭不搶,其次郭德綱于謙兩個人都是幾十年的老搭檔了,可以說比親兄弟還親,兩人都是攜手從苦走到甜的,有這種革命情誼,兩個人的演出費都是對半分的,所以說兩人想鬧矛盾也鬧不起來呀。


炭燒的菠蘿


不是不敢,是鬧不起來,以郭德綱的性格,什麼事不敢做呀。因為于謙會做人,始終把自己當成德雲社的員工,而不是元老。

于謙其實就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隱士,做人哲學與莊家一致,就是退讓、明哲保身、獨善其身,圓融。


要說郭德綱和德雲社能有今天,于謙功不可沒。

特別是與郭德綱固定搭檔說相聲,真的是經典,無人能超越。

于謙的捧哏還是挺厲害的,郭德綱和其他人合作效果都沒有和于謙效果好,所以貌似郭德綱也離不開于謙這個好搭檔。



德雲社的弟子都是于謙的乾兒子,可見他和郭德綱的徒弟們相處的也挺好。

外人都說于謙是功臣,絕對可以以元老自居的,但是于謙很會做人的,始終把自己當成德雲社的員工,而不是元老。

拋開一定的朋友關係,他與郭德綱更多的時候是上下級的關係,他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所以,當郭德綱與弟子們開撕的時候,于謙始終保持中立,哪邊都不得罪。

在於謙心裡面,也可能支持郭德綱,也可能這支持弟子,但是他就不說出來。


還有在利益的分配上,不管怎麼樣,他都認同郭德綱,從不去爭,更不倚老賣老。

他的平日生活能看出來,于謙挺喜歡交朋友的,但是沒有野心,也不喜歡不跟人爭,只要能讓他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



郭德綱的處世哲學是儒家的,積極入世,講究階層,愛憎分明。

郭德綱可以說是一個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誰冒犯了他,不論是利益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的,他絕對不會放過他的,肯定會反擊的,而且有可能是細水長流的慢慢報仇。



但是,這麼多年也從來沒反擊過於謙,沒有鬧過矛盾,說明於謙確實沒有得罪他,無論是利益上還是其他方面。

總之,于謙做人圓滑。


R娛記


大家談的很多,我著重從於謙的家庭講下我的觀點:

于謙爸爸

于謙爸爸於莊敬,曾是大港油田地質勘探幹部。從西北大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到大漠邊疆新疆克拉瑪依工作,回到北京後臨退休時,又聽從祖國的命令,回到處於困難時期的大港油田直到退休,退休後幹顧問、寫書,直到70歲高齡才正式離開崗位。

于謙爸爸還是西北大學知名校友,為西北大學評入“211工程”重點高校立下汗馬功勞。

談起被郭德綱調侃,于謙爸爸很豁達:我倒是想有機會跟他認真談談——你拿我找樂,我還沒管你收費呢!”

對於于謙爸爸一生為國奉獻,晚年為相聲做貢獻,郭德綱心裡是感激敬佩的!為何會跟于謙鬧矛盾?

于謙媽媽

于謙媽媽性格外向,快人快語,語言邏輯性強,不得不說于謙還是像媽媽多一些。于謙愛燙頭,于謙媽媽開玩笑說:他燙頭,頭髮能立起來,遮下謝頂的部分。

談起郭德綱,于謙媽媽說,他老是調侃我們二老,見面的話他還是比較尷尬的。

對於如此豁達包容的于謙父母,郭德綱是敬重感恩的,不會跟于謙鬧矛盾。

感謝支持,給個關注哦!

歡迎評論區談談看法:


鸚鵡說秘密


這個容易理解,鬧矛盾一般有鬧矛盾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不管是夫妻、兄弟、商業合作伙伴等之所以鬧矛盾不外乎幾個原因:性格、利益、感情受傷、膩了、等。

回頭來看他們,郭德綱作為德雲社創始人,于謙是後來被郭德綱拉進來的,于謙典型北京人性格,隨性。不計較。可能會耍嘴皮子,但是不是特別在乎錢。


最為郭德綱的搭檔,郭德綱成名了,他也捆綁著成名了,也就是說他名已經得到了,

所謂不羨鴛鴦不羨仙,就羨慕郭德綱有于謙。可見郭德綱也是離不開于謙的,只要郭德綱不是傻子,作為始於微時的兩個人共同出名了,還是要繼續合作說相聲的,郭德綱給他的待遇肯定不低,誰走了于謙都不能走,這個不同於其他組合,和企業一起奮鬥的公司創始人不一樣,其他的明星組合單飛後無所謂,他可以個人去獻唱去拍戲,碰到好戲照樣火,並不一定要捆綁在一起,比如肖央王太利。也不像企業開始兩兄弟奮鬥,公司大了之後把另一個趕走也無傷大雅公司繼續發展。
但是到了德雲社他們兩就不一樣,只要郭德綱還站在舞臺上一天,觀眾幾乎只認可他和于謙搭配才好看,換了搭檔觀眾不樂意,

但是德雲社其他人誰走了無所謂,想捧誰就能捧誰,

在這種認識下郭德綱自然會滿足於謙留下來的一切需求,當然于謙厚道人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差不多的了,真走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賺的多呢。


大家都是成熟的人,在這種郭德綱主導,于謙配合的默契下,他們也不可能有其他矛盾。交情有了,性格合了,利益滿足了,三點達到了會有什麼矛盾?


力大推賤


郭德綱、于謙,不管您喜不喜歡這二人的風格,也不管您待不待見德雲社,你不得不承認,這二人是目前中國相聲界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加上郭德綱歷來不是個消停的主,所以呢,這二人的新聞,不管好壞,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壞事傳千里”,是絡繹不絕了。

郭德綱的新聞就更多了,一會兒家中佔小區違建打了來訪的記者,一會兒和離開德雲社的李菁、何雲偉“打嘴仗”,一會兒又和昔日愛徒曹雲金掐個你死我活,讓人誤以為郭德綱就愛得罪身邊人。唯獨多年來和于謙這位老搭檔相敬如賓,外加舞臺上郭德綱沒少拿于謙的家人和家事開涮,外人看來,這生可忍熟不可忍啊。郭德綱怎麼就不敢得罪于謙呢?哦,於是猜想,肯定是于謙家世顯赫,或是做人多麼與世無爭,因此才能多年和郭德綱相安無事。

事實果真如此嗎?局長覺得,未必全然如此!

說是未必全然,局長的意思自然是上述那些個網友猜測的原因是有部分道理。但並不完全。局長今不講什麼內幕秘聞,全靠常理判斷。大家看看是否也有幾分道理。

郭德綱何許人也?雖也不能說是睚眥必報的小人,但從以往種種也可見,郭德綱是個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的人,否則多年之後也不會以除名的形式,和昔日愛徒開撕。所以,倘若他與于謙真有利益分配不均,或是其他更深的矛盾,不用外人猜測,絕對開撕,絕無二話。

郭德綱是誰?人精一個。他不僅是個相聲藝人,還是個生意人。做生意嘛,無利不起早。多年來,在德雲社或是其他相聲舞臺上,郭德綱不是沒有搭檔過其他的捧哏,但效果如何呢?只有于謙最旺他,也捧的最好。郭德綱于謙現在是稱離不開砣,砣離不開稱的關係。無論郭德綱生意做多大,名氣有多紅,資源有多豐富,相比他自己也明白,他的立身之本是相聲,是小劇場。假如一日,不紅了,他的根他的翻身之本在哪兒?還是德雲社。所以他需要這樣一位能旺他的搭檔,好搭檔不易啊!

既然要仰仗于謙,郭德綱又何會傻到得罪這麼一位好哥們好搭檔呢?

另外,更深層次的一個原因是什麼?相聲界自古以來不成文的傳統規矩。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它和京劇、越劇等曲藝一樣,至今還講究門派一說。郭德綱自己也說過,學相聲如果沒有正兒八經拜個師傅,那就是永遠遊離在這門藝術之外的門外人,是沒有地位和歸屬的。可見師傅在這一行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好,那麼于謙的師傅是誰?相聲名家,石富寬!郭德綱的師傅是誰?相聲大師,名門之後,侯耀文。石富寬和侯耀文是什麼關係?搭檔兼兄弟,這不用說了吧,以往每年的春晚舞臺,大小表演,都能看到侯耀文和石富寬搭檔的相聲。

更重要的是郭德綱和師傅侯耀文的關係怎麼樣?猶如再生父母!侯耀文去世時,郭德綱悲痛不已,還為師傅鳴不平,多次在自己的表演中和媒體上,不惜怒懟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可見師徒情深。

既然如此,試問郭德綱怎會對師傅侯耀文昔日的好兄弟好搭檔石富寬的徒弟,今日自己的好搭檔好兄弟于謙不敬不愛呢?!

再者,剛剛說到相聲界對輩分的看中。

相聲輩分:“德壽寶文明”,師承順序。

張三祿(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沈竹善(第三代)→範瑞亭(第四代)→焦壽海(第五代)→ 趙佩茹(第六代)→侯耀文(第七代)→郭德綱(第八代)→第九代:何雲偉、曹雲金、趙雲俠、岳雲鵬……

張三祿(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馮坤治(第三代)→高德亮(第四代)→高鳳山(第五代)→石富寬(第六代)→于謙(第八代)

看到了麼?石富寬輩分甚高,為第六代。和郭全寶、常寶華、劉寶瑞、侯寶林等前輩大師同輩,算來第七代的侯耀文應該叫他師叔。從馬三立、郭榮起、郭啟儒三位第五代的老先生過世後,他和馬志明應是目前仍然活躍在舞臺上演員中輩分最高的。

如此一來,石富寬的徒弟于謙,不應該是郭德綱尊重的麼?

如果郭德綱連輩分都不認,那麼他自己搞的德雲社家譜,除名曹雲金的那套又何以立足?他自己又怎能在相聲界立足呢?

所以,各位看官放心,到任何時候,郭德綱都不會也不敢和于謙鬧矛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