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落地才是最好的“留痕”

蒋希华

近日,笔者随同某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检查组下基层,采取调阅档案材料、走村入户访谈、现场查验等方式,了解当地精准脱贫任务的落实情况。检查组发现,绝大多数单位做到了资料登记齐全、报表统计完整,且工作落实到位,但也有少数单位的扶贫工作只体现在文字材料等“痕迹”上,把“痕迹”当成了“实绩”。在“痕迹管理”的实践中,工作落地才是最好的“留痕”。如果干部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填写材料、制作表格等表面功夫上,即使留下的“痕迹”再完整,工作也没做到位,甚至有损群众利益,照样应该问责追责。

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一些部门建立了日常联系、谈话提醒、责任检查等机制,要求工作推进配有文字记录、图片信息或影音资料,以全面落实“痕迹管理”。这样做的初衷是把党员干部的履职情况随时置于监督之下,督促他们真正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同时,注重工作“留痕”也可以为绩效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留痕”并不等同于落实,否则就会沦为“重痕迹、轻落实”的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干部在领受工作任务后,考虑的不是怎样安排工作、如何完成既定目标,而是忙着写材料、找数据、填表格。有时一项工作不过做了几个小时,但写总结、拍照存档却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更有甚者,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不惜制造假“痕迹”来应付检查。在此次检查中,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贫困乡向检查组出示了诸如动员部署方案、项目规划方案、入户调查情况、考核验收表格等各类材料,林林总总有几十个本子。随后,检查组找了一些贫困群众和当地干部一起座谈,问及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做了哪些事情、群众生产生活有哪些方面的改善,当地干部回答得磕磕巴巴,甚至一脸茫然,而贫困群众的脸上也满是无奈的表情。毫无疑问,这种所谓的工作“留痕”其实就是做表面文章,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拉开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已失去其本意。

把“痕迹”当“实绩”,根源是作风不正,具体表现为:其一,有的上级部门的工作作风不实,或把自己应做的工作推给基层,或以“痕迹”检查代替调查研究,或简单地以文字材料来评价基层工作。对这种懒政、惰政的表现,基层干部很有意见,并将其讽刺为“工作干没干,登记本上见;落实好不好,‘痕迹’里面找”。其二,有的基层单位的工作作风不实,平时不作为、慢作为,临近检查就“加班加点”把“痕迹”补好,欺上瞒下,搞假勤奋、假政绩,目的就是为了蒙混过关。比如,在少数基层单位,挂在墙上的登记本五花八门,甚至在本子里预留空格、空页,专为应付上级检查,以便视情况补漏、补缺。若用这样的“痕迹”来判断工作优劣,结果可想而知。然而,“痕迹”毕竟代替不了工作,这种落虚避实的形式主义做法根本经不起实践检验,对我们的事业有害无益,必须坚决纠正。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指示,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前不久我省召开的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也剖析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敢于较真碰硬,集中发力、猛药去疴,坚决整治当前干部队伍中的作风顽疾,切实把坏风气破除掉、把好作风立起来。当前,要坚决摈弃把“痕迹”当“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各地各部门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形成真抓实干的导向,把工作变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具体项目,给人民群众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实惠。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树立“不重形式重实效”的鲜明导向,以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各级党员干部真担当、敢作为。比如,要找准“痕迹管理”的重点,对各类工作进行清晰定位,明确哪些工作只需要照片或会议记录,哪些需要体现工作的计划、实施和结果。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针对各类资料的特点进行分类整理,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某个固定模式对所有工作内容进行“复制”“粘贴”,这样才能减轻工作量、避免无用功、多做实在事,真正把执政为民的“痕迹”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