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都努力的还原了清朝皇宫里的服饰,绣花十分精美靓丽。一个偶然的因素,我看到明代的画作上,人们所穿的衣服好像和清代的有很大不同,明代人的衣服不仅衣袖较宽,也没有清代男装袖子的马蹄状。细思原因,其实和清朝的“剃发易服”制度关系很大。剪头发、换不同风格的衣服,对于现在的我们实在是过于平常,那这件事又为何会被记入史册,成为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呢?仔细了解历史,且听我把事实细细道来。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首先要说说古代汉族人的华夏概念。他们认为“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将服装和发饰也归入文化体系中,并且占很大的比重。自周代开始,凡是有实力的王朝都会规定本朝的服饰制度,现在的史书中仍然可以找到《舆服志》。上到天子,下到众民,每一类人都规定了着装的规矩。并且,在秦汉时汉族人就有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概念,成年之后便不再剪发,而是将头发用簪钗、头巾,头冠等束于头上,还会戴多层头巾保护头发。可见,古代汉族人是对传统服饰和发型非常重视的。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明朝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灭亡后。帝国新的统治者是满族人。虽然以前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不少都学习了汉文化。比如说魏晋南北朝中的北朝,统治者不仅对汉族的文化感兴趣,还让自己的民族进行“汉化”。学习汉族的语言,把姓氏改为汉字的,穿汉族的服装等。清朝的统治者认为,之前的王朝就是因为在中原安逸的生活中不断学习他族文化才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最终再也找不到开国时的民族精神,导致灭亡。所以,清朝的统治者希望他的民族世世代代都不忘记满族的文化,制定了种种法令都是歧视汉人,保护满族文化。还贴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标语,这项“法令”主要对象是汉族男性,想让汉族男性在服装和发型上都与满族人一样,以便于统治。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但这在汉族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对于读过书的文人,他们在书本上和老师的教诲中,都深刻的认识到衣冠的重要性。对于穷人来说,本来生活就很节俭的他们,不仅要改变曾经的穿衣制衣习惯,还要将旧衣遗弃,全部换成新的满族服装,这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很难达到。虽然对女子的服装没有强行的要求,但是家中的女子主要负责织布裁衣,对于她们来说,易服之令也有所影响。对于官员,更是没有选择的要改为满族服装,连家中的亲属也是一样,这别无选择。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这剃发易服的法令并没有积极的被百姓所认可,但统治者却觉得他们对清朝怀有异心,并打算强行推行剃发衣服令。若说人性化一些的方法,可能会在各个地方派一些值班的士兵,见到行人戴了明代的帽子,就会走上前去,将帽子夺走。但是为了这项法令尽快完成,大部分地方是以残忍的方式而推进的。比如出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这些事件,老百姓都付出是血淋林的代价,这其中每一个事件都是数十万百姓的死去,都是让整整一个城池的人离开人世,仅仅是躲在佛堂道观里的人才能逃过一劫。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在无数的流血与牺牲后,汉族男子的发式才成为了“金钱鼠尾”的样子,即是:在头上之留铜钱大小一片头发,其他悉数剃去,留下的部分编成辫子,自然下垂,样子就像老鼠的尾巴。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世事无常,清朝不惜大力保护满族的文化,但最终也有一日灭亡了。绣花越来越过分精致的衣服和愈发繁重的头饰也可以隐隐的告诉我们,这个民族,可能还是被中原的安逸生活腐蚀的失去了本色。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后,一九二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下了剪辫子令。全国上下开始将垂于脑后的辫子剪掉,留作短发,学习“德先生”与“赛先生”,走上中华民族同心合力抵抗外敌,自强不息的道路。

清朝推行的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

时间总是能够磨灭一切,就像清朝推行的剃发易服这项 “法令”制度,数十万老百姓丢了性命,代价惨重,于之前的我来说也是没有太多了解的。这“头发的故事”看似小菜一碟,实则是民族兴旺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