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蜀国、吴国和魏国看起来都差不多大,为什么说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

叶昌辉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各占一方,沙场厮杀多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绝伦的历史时期。那么这三个国家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呢?

其实三国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不要被《三国演义》中的以刘备为正统的思想给骗了。读过《三国演义》后很多人以为蜀国兵多将广,君臣上下一心,文有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武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阵前杀敌,英雄盖世!

其实,蜀汉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最后事实上也成为了最先被灭亡的政权。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三分天下魏有其二呢?,毕竟通过地图看起来,曹魏和孙吴看起来面积差不多,应该是旗鼓相当才对,而蜀国看起来也不算太小。

其实通过地图上我们看得到,看似相同的面积上面,卫国范围内有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在当时可是中国大地上最富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所在州郡的首府所在地。

东汉末年天下分为13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而曹操坐拥了其中的九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


而且东汉时期,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山东多士子文人,河北多名门望族,河南多兵勇将帅,更有陕西山西西凉等兵马将勇文人雅士,可谓是人才济济,而且曹魏继承了汉家天下的正统,多少汉臣转眼成了曹魏的开国之臣。

而且,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其实主要决定战争胜负的便是兵马的数量和后勤保障的优良与否!

而曹魏无疑是三国中的佼佼者。人口数据为证:

魏:景元四年537万 魏国灭亡时1386万(包括益州)

吴:赤乌五年240万 吴国灭亡时230万

蜀:章武元年90万 蜀国灭亡时94万



人口上的差距可见不是一般的大呀!而在古代人口就是战斗力。正如有位领袖说的那样:十万青年十万兵!

而北方的曹魏更是霸占了东汉的主要经济赋税来源地区,文化政治最发达的地区,更值得一题的是:同时煤炭和钢铁等金矿煤矿也多在北方曹魏的管辖范围!而钢铁和煤炭直接决定了曹魏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性能优异的军事武器!这也就是为何三分天下,魏有其二的说法依据!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实现北伐曹魏复兴汉室的平生夙愿!


珞珈山的猫


文|小河对岸

许多人看各版本的三国时期疆域图会产生疑问,蜀汉与东吴的疆域也不小。却为何有天下三分,曹魏占其二之说呢?也即是说蜀汉与东吴的疆域之和,也只相当於曹魏的一半。

其实,这是从历史上的疆域划分来看的。我国最早的疆域划分,据说始於大禹时期,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后世亦以九州代指天下。此九州为: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荆州,梁州。

而曹魏的地盘据有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雍州等六州之地。东吴占据了扬州及荆州的大半,蜀汉占有梁州之地。蜀汉与东吴的疆域之和,也只占了三州之地,也只相当於曹魏的一半。

战国时期、七雄并列。可以说齐、燕、韩、赵、魏、秦及楚的一部分疆域,都在曹魏的境内。东吴只占据了楚国的大半疆域,而蜀汉的疆域在战国时期还属偏远之地。秦朝统一之后,行郡县制。汉初行郡国并行制,至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之后,诸侯封国已经虚留其名。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将天下分为13个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然而,此时的州却并非行政单位。

而至东汉末年,州正式成为行政单位,行政区划也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汉末十三州分为:司州(畿辅,也称司隶)、凉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并州(曹魏)。扬州、荆州、交州(东吴)。益州(蜀汉)。而雍州曾被取消,后该设凉州,其后又析出雍州,此时天下共有十四州,而曹魏的疆域占据了十三分之九。

蜀汉与东吴所占之州,虽疆域辽阔,却都地广人稀。蜀汉的核心区域,只有成都平原及汉中盆地,而南中地区为南蛮之地,虽被诸葛亮征服,却并不能真正为蜀汉所用。邓艾偷袭阴平之后,刘禅想逃往到南中地区,谯周便进言道: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而刘禅听了谯周之言,也就放弃了逃往南中的打算了。

东吴也是如此,其核心区域也只集中在今天的苏南、浙北(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及江汉平原地区(楚国的核心区域),而江南的其他区域都尚未得到开发。今天的福建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后,才有大量的中原百姓涌入而得以开发。今天的两广地区,在北宋时期,还是官员们的流放之地。

而曹魏统治的北方地区,却开发较早,人口稠密。虽经汉末的长期战乱,而人口凋零,但北方地区开发程度较高,农业基础较好。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人口恢复也较为迅速。蜀汉灭亡之时,人口只有九十四万。东吴灭亡之时,人口有二百三十万。而曹魏有四百三十万左右。当然,这只是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汉末三国时期,世家门阀荫庇庄客也为常态,实际的人口数量远不止这些。但是从官方统计的人口基数来看,曹魏的人口也是要高於蜀汉与东吴的人口之和。

参考史籍:《三国志》、《后汉书》等等;


历史闻知社


因为决定古代政权的国力的最重要元素,不是疆域,而是人口。

看行政划分图没用,应该看这张图:

颜色越深的地方人口越多,可以明显看出来,曹魏政权所在的黄河流域人口比吴蜀之地密集的不是一点半点。

或者再换一种图:
这张图表示了三国时期全国各级别城市的分布图,同样可以看到,曹魏政权的大规模城市非常多,而吴蜀则少的可怜。

当年刘备伐吴时,曹丕问计与三朝元老刘晔,刘晔说:“天下十分,中国十占其八,吴蜀各保一州”。刘晔认为,十分天下,中国(也就是曹魏政权)拥有八分,并不是指拥有八分疆域,而是指拥有八分人口。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生产技术始终没有什么大突破,一切的实力都来自于人口。吃粮食需要人种地,打仗需要人当兵,武器工具需要人制造,想要发动战争,人是最关键的资源。

所以魏国的优势岂止是“三分天下尤其二”,实际上他们人口的差距比这个还要大。

这也是吴蜀长久北伐不能胜利的原因,曹魏的战争机器太强大了,能够在任何战场上调动比吴蜀更具优势的兵力。以诸葛亮的军事智谋,尚且不能取胜,孙十万就更不用想。

实际上,吴国的疆域也就是看着很大,但真正的有效统治区域也就是长江流域一带。江西浙江福建乃至两广的广大地区,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口。吴国历史上数次记载有军队南下去抓野人(山越人),就是为了补充匮乏的人口。

蜀国情况差不多,西蜀之地,看着不小,实际上也只有成都平原一带有相对多的人口而已。

由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经过了长久的开发,所以黄河流域的政权一直都比南方政权要强大,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点。从三国开始,南北朝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北朝压着南朝打,最后由隋朝灭掉了南陈。隋炀帝躲到了南方的扬州以后很快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五代时期,占据中原的五个朝代一直对南方各国拥有名义上的宗主关系,南方各国根本不敢争锋,最后由北宋统一。哪怕在宋朝,江南已经高度开发之后,金、元政权还是压着南宋打,直到南宋灭亡。

直到最后朱元璋北伐成功,中国南方才真正诞生了一个全国性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北伐成功者。


小约翰



我想说,你看错地图啦。请看上图。东汉把天下分为十三个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并州、徐州、豫州、凉州、雍州。(图中的司州写的不对,应该是司隶,属于京畿重地,从州的分布上分属雍州、冀州、豫州)这北方九个州归曹魏所有。荆州、扬州、交州归东吴所有,益州归蜀汉所有。从面积大小来看,北方九个州的确要远小于南方四个州,但是注意,分十三个州不是根据土地大小,而是根据人口和税收的。所以说南方一大块土地里面的人口和缴纳的税赋也就跟北方一块小地方差不多。

要知道,比如当时的交州,蛮荒之地,东汉末群雄争锋一直就没人去抢那么大一块地盘,刘备只有在荆州呆不下去了才想着去交州当流寇。益州是大,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与外隔绝,地势险峻。诸葛亮所谓“益州疲弊”。扬州现在看这是挺好,江南鱼米之乡,实际上呢?那是后来,以东汉末年那种科技发展、经济状况,江南丘陵地带那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去的蛮荒之地。荆州倒是还行,不过四战之地,动不动就打仗。北方呢?那是汉朝长期的经济政治中心,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都在北方,即使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后来经曹操统一北方后也获得了恢复和长足的发展。山东一向是人才聚集之地,河南又是大粮仓。地势都是平原,可以说情况比南方四个州好很多。

所以北方九个州相当于天下十三分之九的人口、粮食、钱财。而南方只占十三分之四。十三除以三,四点几,南方吴蜀就占了四,北方九,超过三分之二。另外,北方诸多势力都被曹操统一,人心依附,各势力人才济济,都归于一家,实力更是超群。故言三分天下有其二!


伊耆角木


看一下东汉13州的分布就知道了。东吴有扬州和交州,蜀国有益州。荆州被三国分了。剩下的九个州都是魏国的。虽然地图上看起来蜀国吴国面积也很大,但是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不毛之地。

江南大规模开发要等到东晋,衣冠南渡,几十万北方人迁徙到江南。三国时吴国真正被开发就是苏南浙北一带而已。蜀国也就是汉中和成都是开发的。另外湖北的襄樊荆州一带也已经开发,但是处于三国拉锯战范围。而吴国南方,包括浙南江西福建湖南两广都还是原始森林和荒地,只有少数城市和当地土著。客家人也要百年以后才迁到那些地方,与当地越人斗争和开发那些地方。现在大部分南方人的祖先那时还没有跨过长江呢。


RaymondIT


三分天下有其二,说的不是土地面积。我们打个比方,如果现在俄罗斯的国土与中国与美国之和差不多,总不能说俄罗斯=中国+美国吧。

三分天下有其二,有两层含义。东汉共有十三州,蜀汉有益州一州,孙吴有荆州(魏国有荆北一小部份),扬州,交州三个州,曹魏有剩余的九个州,是不是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还要多一些?

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人口,根据一些史料,蜀被灭时,人口94万,吴被灭时,230万,魏灭蜀时,440万,三国总人口约780万。是不是也相当于三分天下有其二。

另外,还得再考虑经济,文化,科技程度。

综合考虑下来,说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也正因为魏的强大,所以三国最终由魏晋来统一。


历史简单说


似乎也不能仅仅归功于人口和经济,开发程度等等客观条件。三国时代,还可以说是南方没有开发。但是隋朝,宋朝的建立都是北方灭掉了南方统一的。宋朝之前,南方总得到开发了吧,明朝建立是汉人反抗鞑子,这个是南方胜利了。但是汉人内战,朱棣战胜了南京政权。。。。诸如此类,古代中国,民族内部争斗,几乎都是北方胜利。具体原因不知道,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也是。拿下长江以北的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其实统一中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Nina160981071


土地面积看起来差不多大,主要是土地开发程度的不同,四川多穷山恶水,虽然现在开发的很好,但是那个时期的人们并没有那么强的开发能力,至于南方,没有经过后世几次南迁,跟北方也是比不了的,要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地是黄河两岸,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都是接近黄河的地区,在两晋以前,四川蜀地,以及长江两岸,开发远不如黄河两岸。东晋南迁才使南方逐渐发展起来的。


眼淚旳味道


其实那个时候还没有搞房地产,土地的价值还不大,如果那个时候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的话,一,我们来看看三国的行政区域吧,蜀国,益州,吴国荆州一部分和扬州,交州名誉上是吴国的,实际有地方势力的。在看魏国青幽冀并兖豫雍凉州司隶徐州和荆州一部分看看魏国占了多少行政区域!

二,看人口,蜀国和吴国加起来还没有魏国人口多。

三,看经济,中原地带和北方地带当时是富饶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南方,Gdp比蜀吴多。

所以综上。。


我是微时代


你绝对没玩过三国志,哈哈!你得明白,政治也好、战争也好,将比兵的重要性。人数是一方面,名士、武将才是最重要的!魏占据河北、河南、山东和西北,武将和文官多到爆!主要大家都拖家带口,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追随主公走南闯北的...另外,大粮仓和兵库—河南,那是曹操的大本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