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科技太平,雲端起步,三分鐘帶你讀懂太平保險的數字化『航空母艦』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太平保險”),擁有 89 年曆史,是中國保險業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品牌之一,也是唯一一家總部設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保險集團。中國太平經營區域涉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北美、歐洲、大洋洲、東亞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業務範圍涵蓋壽險、財險、養老保險、再保險、再保險經紀及保險代理、互聯網保險、資產管理、證券經紀、金融租賃、不動產投資、養老產業投資等領域,擁有 25 家子公司,服務全球近 9,000 萬個人客戶和 100 萬企業客戶,2018 年在全球財富 500 強排名 400 多位。

編者按:當互聯網遇見保險,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情?是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險種?是在線極速理賠?是深入每個互聯網場景的銷售渠道?在數據的加持下,保險變得越來越親切,越來越智能。

這一切的改變對保險行業 IT 系統帶來了哪些挑戰?今天讓我們通過太平人壽的首席信息官熊明的文章一探究竟。

本文分享了太平保險集團獨特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以太平集團云為基礎構建互聯網新核心,以及雲端豐富的互聯網應用體系。非常值得大家借鑑與學習。

1、移動互聯網 + 保險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熊明

我是太平人壽的首席信息官熊明,目前在太平保險工作接近兩年。在此之前,我在谷歌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我來到太平保險的時候,集團想做互聯網保險。

兩年前,互聯網保險是很熱的風口,但同時,互聯網化的業務對於技術架構有著獨特的需求。所以,當時太平保險想要做自己的私有云以滿足互聯網保險業務。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從現在的時間維度來看,移動互聯網+保險很多公司都在做,大家的做法各有不同。在中國的環境下,由於監管的原因,用公有云來實現保險互聯網+是非常困難的。數據要出門有很多監管方面的規定,實現這一點會增加非常多困難,所以現在各大保險公司都在建自己的私有云。

從互聯網保險角度出發,現在移動互聯網和保險的結合的案例非常多。隨著保險公司科技化應用迅速發展,各大流量入口紛紛上線保險模塊。最近微信成立了微保,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從數據的角度出發,在互聯網上,現在每分鐘產生的數據是相當可觀的。各大互聯網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騰訊、阿里等每分鐘產生的數據難以想象。搜索引擎公司,像谷歌,它一天抓取的數據高達 PT 級別。

2、保險數字化趨勢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保險行業需要數字化,道路是比較辛苦和漫長的。從國內角度出發,互聯網保險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快。

有調研數據顯示,保險行業傳統渠道業務在短短几年內從 99% 回落至 92%,而互聯網業務佔比則從 1% 增至 8%。而與互聯網保險業務蓬勃發展不匹配的是,保險公司的基礎架構。

很多保險公司最根本、最基礎的業務核心業務系統,可能是 5 年前、10 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搭建的,其架構在現在移動互聯網的形勢下非常脆弱。這導致傳統保險公司技術架構不能適應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需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平保險想要發展互聯網保險有巨大的挑戰。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 多元化:保險公司不僅有自營網站,還要對接大量第三方平臺。例如滴滴、支付寶和微信;
  • 場景化:場景與保險產品銷售綁定的越來越緊密。例如去哪兒和攜程搭售航意險;
  • 碎片化:互聯網用戶有著長尾的保險需求,尤其在一些特定疾病保險上;
  • 高頻化:一些保險公司基於大量使用數據定價的險種會發生高頻化賠付的情況,例如淘寶退運險。

這一切給保險公司核心業務系統和 IT 基礎架構帶來了巨大挑戰。

以前,基於保險公司基礎架構,要上線一個產品、一個系統,節奏非常慢。到互聯網保險的今天,再用“月”為計量單位來上線一個產品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希望兩三天內能上一個產品,此時,資源分配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3、IT 現狀、痛點和對應需求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隨著場景的不斷深入,傳統架構越來越難滿足互聯網保險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原有的系統缺乏統一的服務管理平臺,服務擴展能力不強,服務也不能動態上線。這就需要系統有服務治理和服務編排的能力;
  • 數據中心運維人員稀缺,開發測試場景頻繁變更,無法高效支撐場景需求,此外業務系統無法統一納管和標準化運營,這對於系統提出了統一管理和自動化運維的要求;
  • 傳統架構無法應對互聯網應用,IOE 捆綁嚴重,而業務上線流程繁複,週期又長,加之擴容耗時,減容確有困難。這與互聯網保險需要的高併發、彈性伸縮、快速上線和自主可控非常違背;
  • 傳統架構資源共享困難,資源利用率也低,這就要求資源池化的系統。

從上述的痛點和需求可以看出,雲計算會讓這一切變得相對簡單。太平保險在做類似“雙11”的“開門紅”項目時發現短時間會有相當大的保單量產生,帶來的數據量也極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雲的需求呼之欲出。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太平保險在自建私有云所耗費的時間與傳統銀行是相似的。我們的傳統業務架構做了很多年,中間的數據承載非常長,難以遷移。一方面想做互聯網業務,另一方面想保證傳統業務不掉線,於是我們採取了 IT 雙模架構。

這個架構有兩個核心:一是支持傳統業務,二是支持互聯網業務,二者在數據層面進行對接但又互不影響業務本身。雙核心架構本質上其實就是在沿用原有業務核心的同時,在雲環境內新建一套互聯網核心。

4、太平私有云部署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在傳統金融行業,保險、銀行面臨著非常嚴格的監管,數據出公司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大型銀行、大型保險公司越來越傾向於建自己的私有云,因為你可以把一切掌控在自己的手掌中,讓一切問題變得簡單,讓是否合規的風險隨之消失。在此情況下,我們建設了太平私有云,解決了合規問題。

去年開始我們和青雲合作,在很短時間內(不到 8 個月)搭建了一套太平私有云,這一切感謝青雲合作伙伴的努力,共同熬過很多個日日夜夜,讓系統快速上線。

5、太平雲保實踐

我們在太平私有云上創建了很多應用。跟大家分享下我們在應用層的實踐: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上圖是我們的太平雲保實踐,太平雲保是互聯網保險核心業務系統,跟傳統保險核心業務系統不同的是它要對接互聯網的流量。傳統保險業務系統經受不住互聯網流量的高併發、大規模流量的衝擊,太平雲保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切建立在私有云的基礎上。

太平雲保不僅可以對接第三方渠道,也可以對接公司的開門紅,主要流量來自於客戶和業務員。太平保險公司有 40 萬乃至更多的代理人,代理人在開門紅這天進行錄單、業務銷售,其併發產生的流量是相當巨大的。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太平保寶是我們基於社交網絡做的數字化分享場景。這套系統最開始搭建在微信上,後來為了支持公司的開門紅,所以我們做了 App。這是太平保險在社交網絡上進行保險銷售的分銷系統。

從公司層面來說,我們有保險公司代理人、相關用戶,為了讓信息進行擴散,我們允許代理人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相關產品,其中帶有鏈接系統,能準確定位相關代理人。不管產品分享多少層,都可以追蹤到最終代理人。

首先,確定產品分享和代理人之間的關係,相關用戶進行轉發會形成鏈路信息,最後形成一定程度的分傭。每天分享產生的數據量巨大,我們很好的利用了私有云,把數據進行存儲、整理和分析。我們最長的傳播鏈路可達 160 多層,幾百個用戶同時進行閱讀或者相應的分享。這套系統的建立為我們的銷售、獲客、代理人增員打下比較好的基礎。這也是建立在我們私有云上的應用。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講,私有云帶來的效果非常大。首先,它解決了以前保險公司傳統的基礎架構不能解決的問題,如大流量、高併發的問題。在數據量很大的情況下,我們經常需要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建模工作,簡單舉例,保險公司要做精準營銷,除了保險公司自己的數據,也會導入相關的數據對用戶進行分析。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分析建模的工作都可以在私有云基礎上進行開發,以形成自己定製化產品服務,也可以用來做保險方面的精準定價。

目前來看,保險營銷模式、服務模式和定價模式都基於互聯網大規模數據的產生。以前,保險是基於大數法則、大多數人群進行定價,沒有做個性化定價、精確定價,現在個性化定價在一定程度上由於監管原因,還不能做得那麼細緻。

精準營銷和精準定價是保險現在的方向,大家聽說 UBI 車險定價,根據每個人的出行和開車狀況進行定價,產生的數據量非常巨大。由於大量數據的產生,對存儲、計算、網絡傳輸能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遠遠高於傳統 IT 系統對他們的要求。私有云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強有力的支撐。

從另一方面來說,大家經常談的 ABCD:AI、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核心都離不開計算能力。在傳統基礎架構中,機器是單機作戰的,在雲的世界中,他們是系統作戰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為了很好的組織自己的運算能力,私有云為我們最近做的車險智能定損、人臉識別提供了很強的運算能力,同時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

6、雲計算能為保險做什麼

太平人壽熊明:建設集團雲,擁抱場景,中國太平實現數……

從行業角度出發,為什麼我們需要雲計算?特別是從監管的角度,雲計算、私有云為我們很好的解決了數據不出門的問題,防止了數據洩露。對金融行業來說,數據是我們的生存線,如果解決不好數據問題,發生數據洩露將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量非常巨大。我們自己的數據、引入的數據以及產生推導的數據量非常巨大。放在公有云上,對於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銀行的風險是巨大的。在青雲小夥伴的強力支持下,我們構建了太平私有云,很好的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私有云非常好的支撐了保險應用場景,如線上交易、保險場景化運維,如運費險、攜程機票飛行保險等。這一切都需要跟互聯網公司對接,對運維的要求非常高,7X24 小時運維,必須達到不下線,後臺數據分析也需要大規模運算能力的協同作戰,太平保險私有云的建立很好的幫助我們提升了 IT 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