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高管認爲,中國的人民幣蕭條已經過去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大中華區宏觀交易主管查爾斯•馮(Charles Feng)認為,即使土耳其的戲劇在世界範圍內撼動市場。他說,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例如貿易緊張局勢和放鬆中國的貨幣政策,幾乎被定價,而美元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 投資者也可能開始看到內地股市的底部,從今年的高峰下跌超過20%。

渣打銀行高管認為,中國的人民幣蕭條已經過去

負責監管外匯,利率和本幣公司債券交易的駐香港的馮表示,如果美元走弱,人民幣回撤的“好機會”可能會像近期下跌一樣迅速。他表示,只要這些舉措符合經濟基本面或整體美元走勢,中國不太可能進行大量干預。

人民幣是過去三個月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兌美元匯率下滑約8%,因為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加劇,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寬鬆措施支持經濟。政策制定者使人民幣貶值變得更加昂貴,並敦促銀行避免貨幣市場的“羊群行為”。雖然人民幣疲軟可能有助於出口商更好地應對美國的關稅上調,但也有可能削弱外國對境內資產的興趣。

最近的中國短期交易是無風險債券,因為流動性充裕,而且擔憂因信用違約風險而持續存在,曾擔任交易員十多年的馮說。

“中國債券和股票的外國所有權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他說。“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過去從未觸及該市場的投資者現在交易量非常大。”

週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0.08%至每蒲式耳6.8844,而離岸匯率則上漲0.14%。中國政府債券在七個交易日中首次上揚,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調3個基點至3.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