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宋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戰國時期,宋國終被齊國所滅。

鄭國,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鄭(今陝西華縣東),是為鄭桓公。周幽王時遷移到東虢(guó,國)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地區)。鄭武公攻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新鄭。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呂國,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周宣王時,呂國改名為甫國,春秋時甫(呂)國為楚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

許國,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為太嶽之嗣,也稱為許文叔。許國地在今河南許昌市,戰國初期終於被楚國所滅。

杞國,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管國,管國作為西周初期的一個重要封國之一,屢見史書。西周早期武王滅殷,建立周朝之後,封其三弟管叔姬鮮于管(今河南省鄭州市管城),稱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周公攝政後,管叔因勾結蔡叔、武庚叛亂被誅,管國由此而廢。後裔以管為氏,管叔鮮為管氏(姓)的開氏始祖。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蔡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後裔,滅於楚國。建都於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上蔡附近。公元前447年,楚滅蔡。

蔣國,是西周時期由華夏族在今河南省淮濱縣一帶建立的姬姓諸侯國,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

沈國,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個兒子季載被封於沈(今河南平輿北)。姬姓沈國又名聃國。季載又稱冉季載。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國被蔡國吞併(一說被晉國滅掉),沈國的後人就稱為沈氏。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謝國是商周時期位於陝西渭水、姜水流域岐山、武功一帶,此地有謝水一支的黃帝任姓兒子所建的一個諸侯國,後因周公東征,經營洛邑,謝國被轉封於南陽,國都為謝邑(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金華鄉東謝營村,村上立有古謝國遺址碑)

息國,息國故城位於今河南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一帶,春秋初期為楚文王所滅,其地被楚國設置為縣。今蔡州新息縣是。莊十四年,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

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媯滿史稱胡公滿或陳胡公,成為胡氏與陳氏的得姓始祖。後遷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從公元前1046年媯滿受封,至公元前478年陳湣公被楚惠王所殺為止,陳國共歷25世,延續568年,中間經歷過兩次亡國和兩次復國。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鞏國,春秋時期姬姓小國,現今鞏義市孝義鎮。前516年晉滅鞏。

項國,春秋時期,楚國公子燕受封於項城(今河南項城縣),建立項國。後項國被齊國所滅 。

衛國,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後周公(武王之弟)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衛國於前254年淪為魏的附庸,又於前209年為秦所滅。

江國,伯益的後代大約於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國。據考證,古江國的國都位於今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勢力之間,經常受這些大國操縱,加之淮水氾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於春秋時期滅於楚。

葛國,夏代有嬴姓葛國,在今河南修武縣境(該在遺有葛伯城、葛伯墓),後為成湯所滅,湯征服葛國後,只將葛伯除之,葛國也不改國名,歷經夏、商、週三代,立國約1800年。春秋時淪為魯的附庸,後滅於宋。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戴國,為姬姓諸侯國,在今河河南蘭考縣。隱公十年(前713年)亡於鄭國。

申國,始封地在河南南陽的唐河、白河流域,建都在今南陽市北謝地,周宣王改封“謝地”(位於淮河上游的今河南信陽)後形成東申國,周宣王時黃帝的後代被封於謝,並且建立了申國。公元前668年,申國被楚文王所滅。

鄧國,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於鄧國曼城,是為曼侯,稱曼氏,曼氏後來又改封鄧國(此鄧國在今河南省孟縣的西南),經西周、春秋延續了600多年。西周時,鄧國是周朝南方較為重要的一個異姓侯國,但因與楚為敵,於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滅掉。

唐國,周成王在位時把唐國所在的地(今天的河南省方城縣)封給他的弟弟叔虞,公元前505年唐國被楚國滅掉。

劉國,周代劉國之都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劉為姬姓國,周初成王封王季子於劉邑。或說此劉國為春秋初期周王 取鄭地而後所封。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黃國,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蓼國,皋陶後代受封的古蓼國,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縣,縣東有蓼城岡。周襄王三十年(前622),楚公子燮滅蓼。

鄀國,允姓國有鄀國,在湖北鍾祥北面漢水邊,春秋時遷到河南淅川南邊內鄉縣境,稱為下 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國, 曾被秦攻取鄀國都城商密,遷徙後滅於楚,以國為氏的為鄀氏。

蘇國,前身為夏時建立的溫國,商湯滅之,而後同宗有蘇氏居其地,商末,有蘇氏助周伐商,因受賜家鄉十二邑建蘇國,都城溫邑,在今河南省溫縣。396年後的春秋末期,蘇國被狄族所滅,末代君蘇明自盡,族人逃往衛國。

共國,古共國之都。在今河南輝縣境。共為商末侯國。或說為共工氏的後裔。西周封王室成員共伯於共國(今河南輝縣),伯爵。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邘國,邘國即於國,周朝姬姓封國之一(位於今河南沁陽西北十五公里的西萬鎮邘邰村),後來被鄭國(姬姓封國)所滅。受封國君為姬發次子姬誕。

凡國,周代凡國之都。在今河南輝縣西南,凡為姬姓國,始封君為周公旦之子。...為姬姓國,始封君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載)。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楚滅之。

柏國,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柏國,也叫柏子國,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帶。相傳柏國的開國君王是黃帝的臣子柏高。 春秋時柏國為楚所滅。

焦國,首都在今河南陝縣南。焦為姬姓國,始封君或以為周康王之子文,或以為召公奭之子盛。春秋時期滅於晉。

滑國,西周初年,滑國封地在今偃師與鞏義魯莊一帶,都城位於洛陽城東南43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滑城河村附近臺地上,後被秦所滅。

雍國,周文王的兒子被封於雍(今河南省沁陽),建立雍國,為伯爵,世人稱之為雍伯,其後世子孫以封國名,雍國於春秋中期被晉國吞併。

頓國,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周王朝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國之一,位子爵。從西周、春秋時期起,古頓國就在周口市今商水、項城一帶建都。 前496年,楚滅頓。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胙國,西周封國,位於今河南省延津縣北胙城,國君為姬姓,始封君是周公旦之子。

密國,西部姬姓密國重又遷都到今河南省新密市境內。春秋時,密國被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應國,史籍最早見於公元前1324年,商周時代即有,應國以鷹為圖騰,到了春秋早中期之際,應國被楚國滅亡。

祭國,最早為商王朝的邦國,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被提及。周滅商後也將祭國滅掉,重封后的祭國在春秋初年,鄭國東遷時被滅。

原國,周代原國在今河南濟源縣境。

毛國,周代毛國之都在今河南洛陽市境。毛為姬姓國,始封君叔鄭為周文王之子。

封國,古封國之都在今河南封丘縣境。封為姜姓國,炎帝的後裔。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春秋諸國

繒國,古繒國之都在今河南方城縣境。繒為姒姓國,周代有存,為申的盟國。

房國,亦作防。古房國之都在今河南遂平縣境。房為祁姓國,始封君為帝堯之子丹朱。夏商時有存,周時相沿。防 即“房”。

檜國,古檜國之都在今河南密縣東北。

溫國,古溫國之都。在今河南溫縣西南。溫亦稱蘇,已姓國,祝融的後裔,始封君為昆吾之子。

春秋時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河南行政圖

南燕,古南燕國之都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其原稱燕,為姞姓國,黃帝的後裔,始封君為伯,為別於北地的燕(即郾,原在今北京西南房山區境,為姬姓國),而稱南燕。

留國,古留國之都在今河南陳留縣境。

樊國,周代樊國之都在今河南沁陽縣境。樊為姬姓國,周太王子虞仲支孫仲山甫為周宣王卿,食採於樊。

虢國,周代虢國之都在今河南陝縣境。其始受封者為同文王之弟虢叔,原居今陝西寶雞縣境,史稱西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