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行爲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們總是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環境,每天給寶寶的奶瓶、杯、碗、勺消毒,這些是每天的必修課;還得隔三差五的給寶寶的玩具、衣物、被子等等生活用品,進行清洗、暴曬、消毒;更有甚者,每次抱寶寶之前都必須用消毒液洗手……為的都是讓寶寶更少的接觸細菌,從而避免寶寶生病的可能。然而,讓寶寶完全生活在無菌環境中,真的有利於寶寶的健康嗎?

這類行為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總以為給孩子一個無菌的環境,能讓孩子更健康,所以有不少父母每天用消毒液給孩子的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等進行消毒。甚至有的父母認為你一歲以內的寶寶抵抗力太弱,不適合外出,所以總是讓孩子呆在在家,更不會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就像“溫室中的花朵”一樣。

然而,寶寶的生長髮育並不是需要一個“無菌”的生活環境,反而是需要細菌甚至是病菌的參與,這就好比注射疫苗,疫苗就是滅活、減毒的病菌,通過注射特定的疫苗,才能產生特定的抗原,從而增加對某一種或幾種疾病的抵抗力。沒有這些“壞”東西,寶寶就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統,一旦脫離原來的環境,就會生病。

這類行為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很多父母認為給孩子一接觸細菌就可能導致生病,所以他們總是避免孩子接觸一切細菌,特別對於吃的東西特別講究。所以每次吃東西之前,總是用消毒液把寶寶的小手清洗乾淨,對於所吃的食物及盛裝食物的用品,也必須用消毒液進行消毒。然後他們並沒有注意到用消毒液洗過的東西會有消毒液殘留,而這些消毒液都被寶寶吃到了肚子裡,同時殺死了寶寶體內的有益細菌,導致腸道菌群關係就會遭到破壞。

很多媽媽認為,把房子消毒成無菌室,才能為孩子們創造出一個更健康的環境。然而,人體正常的腸道菌群中,有益細菌和有害細菌同時存在,這非常利於人體腸道健康,更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成熟。如果家裡太乾淨,消毒水使用過於頻繁,就會使寶寶接觸物中的細菌減少,腸道菌群關係就會遭到破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寶寶出現厭食、消化不良、積食等問題的原因之一。

這類行為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不犯困,孩子就還不想睡,就一直陪著孩子玩,孩子玩的開心了,就更不困了。所以讓孩子每天玩到十一、二點,實在熬不住了才睡。

充足的睡眠的身體健康的基礎,孩子總是熬夜,會妨礙生長激素分泌,睡眠嚴重不足,就很容易形成神經衰弱,出現失眠多夢、精神恍惚、記憶力差,心悸乏力,抗病能力下降等症狀。

這類行為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孩子吃了垃圾食品之後,就不愛吃飯了,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抵抗力差。而且每種食品,至少是十幾種食品添加劑:甜味劑、著色劑、防腐劑等,成分對孩子成長健康都不利,長時間過多食用食品添加劑,容易出現營養攝入不均衡,導致抵抗力差。

這類行為讓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然而卻摧毀了孩子的對抗力

有些父母孩子一生病就給孩子吃藥,甚至寶寶才剛剛有點低燒,就急著給寶寶吃抗生素類的退燒藥。還有些父母甚至要求給感冒不嚴重的孩子打點滴,認為打點滴病好得快。

然而是藥三分毒,對於有些低燒的孩子,本來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及自身免疫力抵抗病魔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家長給孩子吃了要,病是好的快樂,但是孩子的免疫系統也被破壞了,抵抗力也越來越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