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年輕人離開校園,初出茅廬,通常被當成樣本進行研究。以前關於90後的議論,現在已遷移到了95後身上。

研究結果有點驚人:初入職場的95後,已經開始退休了。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前段時間在說“隱形貧困人口”,指那些看起來有吃有喝其實存款三位數的人,90後人群當然是主力。現在恭喜95後又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一份名為《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的報告顯示,不同年齡人群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簡直隔了一個東非大裂谷。

70後長達4年零3個月,80後也超過了3年半,到了90後,驟然下降到1年零7個月,95後就更誇張了:他們平均7個月就離開了第一個工作崗位。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最近一杭州姑娘還列出裸辭7大理由:沒時間泡仔,沒時間旅行,無限加班,沒有朋友……然後她就執行力超強地離職,飛到了熱帶的海里游泳。

這樣說散就散,在上一代人看起來,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人民網就率先痛批他們:“年輕人愛裸辭,難成大器。”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但老實說,真不是95後家裡有礦,才敢隨隨便便說辭就辭。恰恰就是因為家裡沒礦,所以才要考慮各種現實原因,真有礦的話他們壓根不想上崗。

也不是95後不負責、不能吃苦,而是職場大環境槽多無口:爛單位就跟渣男一樣。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不僅能把歲月靜好的姑娘活生生逼成潑婦 ↓↓↓

“我現在吵架一個頂倆,想當年是遇到陌生人都會害羞的明媚女子啊。”

“自從工作以後,樓上樓下都能聽到我的聲音,還時不時能看到我很彪悍的狀態。”

“來了這個公司10個月,現在誰想讓我哭,我就想辦法讓他哭得更慘。”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還用一套又一套的藉口,告訴你我都是為了你好 ↓↓↓

“一個變態領導跟我說,故意不告訴我任務是為了鍛鍊我能力,觀察我反應能力。故意找茬罵我是因為在乎我。”

“欺負新人把好幾個人的工作丟給你,美其名曰熟悉業務。”

“讓你加班是看重你,不發工資是磨練你。”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就像談戀愛被劈腿被綠一樣,職場也有一萬種糟心的方式 ↓↓↓

“讓全公司打掃他新買的小別墅,給他的小院子拔草。”

“強制讓我背《心經》!背不出來就扣工資!後來我背出來了他又讓我背《大悲咒》!只因為他信佛!”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年輕人覺得職場就是各憑本事、秩序儼然,哪知道開始工作以後,發現這裡除了好好工作以外都是正經事。一份糟心的工作就和渣男一樣,此時不分,留著過年?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就像直男癌說“我沒有錢沒有車沒有房,但我就是值得好女孩”,有些老闆教導新人不要太物質,理想最最重要。

上班不為賺錢,這不叫上班,而是做慈善。至於理想更別談了,年輕人的理想就是退休收收租。

數據顯示,2017年,本科應屆生平均起薪4300元,研究生起薪5900元。在物價高昂的一線城市,這些錢光房租都去了一半。存錢是不可能的,他們只能用6位數的密碼,驕傲捍衛著3位數的存款。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壓垮駱駝的不僅是錢少,還有事多。

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聚集了超過三分之一的95後畢業生,但越是人們削尖了腦袋往裡擠的行業,情況就越是慘不忍睹。早9點至晚9點,一週工作6天,早就是互聯網行業不成文規矩,無奈的是加班像自願,用愛來發電。


和職場說散就散,初出茅廬的95後喜提新標籤:隱形退休人口


還有越來越後移的髮際線,越來越脆弱的腸胃……無數理由,都讓惜命的95後,選擇了一手退休。但生活還得繼續,怎麼找到相對舒適的狀態,就要靠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