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相信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过这则暖心故事的踪迹。潦倒落魄几乎吃不上饭的穷小伙家里,每天突然莫名其妙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原来,他的家里悄悄来了个漂亮的田螺姑娘,不计报酬地为穷小伙操持家务,但你知道田螺姑娘就出自我们大虎纠吗?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是的,你没听错,田螺姑娘的传说就出自福州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位于福州南台岛东南边,它叫螺洲古镇。

但它还有一个霸气的外号——帝师之乡,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主人公的家乡。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她是有“福建才子”陈宝琛,自幼含着“金汤匙”出生,少年时就已闻名福州,十八岁考中进士,二十一岁点翰林,三十岁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可谓仕途畅达,一路青云直上。

光绪九年(1883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刚正不阿 敢于直言进谏。

陈宝琛自入翰林院后,与左春坊左庶子张之洞、侍讲张佩纶、宗室侍郎宝廷交谊甚厚。他们四人崖岸自高,不避权贵,敢言敢谏,被称为“清流党”又称“枢廷四谏官”。陈宝琛以敢于上谏慈禧太后出名。他对边防、御侮、进退大臣等曾先后上疏数十章,甚得慈禧、光绪的宠信,其奏章往往不交部议,即蒙饬令迅办。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左起: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宝廷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病逝,慈禧托病不参加慈安东陵的葬礼。陈宝琛上《请缓东陵永远奉安折》指出:“夫养生送死,子道之常,而古之哲人乃犹以送死当大事,且经籍所传,简册所载,于帝王丧纪之得失,皆详陈之,而葬送之际,尤兢兢焉,盖重之也。”陈宝琛虽处于忠孝之心,但忤逆了慈禧。借肃清清流之便,慈禧把陈宝琛逐出京城:光绪十一年陈宝琛丁母忧期间接到了降五级调用的旨意。此次降级调用的二十五年里,陈宝琛没有机会再进京城,一直循迹乡间,遭遇了仕途的低谷期。

私人藏书 更是爱分享的文青boy

陈氏五楼,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是目前福州仅存的一座集北方豪宅与苏州园林于一体的大家府第,老宅大门庄重大气,精雕细刻的飞檐翘角,已然足见主人曾经的显耀与辉煌。建筑时间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图为陈宝琛故居,王刚摄影)

沧趣楼所藏图书除当时皇室图书外,还有不少来自民间的版本及各种珍本、善本。尤为难得的是,陈宝琛还把部分珍品影印刊行于世,此楼也随着影印图书的广泛流传而名闻遐迩。陈宝琛晚年不但以此楼名作为自己的雅号———沧趣楼主,甚至自己的诗集也以“沧趣”命名(《沧趣楼诗集》),可见他对此楼之钟爱。

沧趣楼这座清末福州著名的藏书楼,被誉为福建的“天一阁”,为保存我国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与现在的图书馆不同,沧趣楼重珍藏而不重阅览,皇室秘藏书、民间秘本藏书、藏书家藏书、名人私家经典藏书、流失海外藏书尽收其中,而且所收多为绝世孤本、私家秘本,有些还是因为历史原因以前不易得到的禁书,以及珍稀手抄本、精美罕见的绣像本、石印本和流失海外已久的古代孤本等。陈宝琛后代将此楼藏书共1万多册全部捐赠给乌山图书馆(私立福建学院图书馆,今福建师大图书馆)。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图为收藏于福师大图书馆的“口袋书”)

还读楼。在赐书楼的后侧,与晞楼相邻,取陶渊明“时还读我书”之句,也是陈宝琛藏书之处。木构双层,单檐山顶,收藏有大量的民间善本、珍本。此楼风韵古雅,环境幽静。

重视教育 开福建现代教育之始

当年苍霞精舍的日文班搬进城内的文儒坊后,改名为“福州东文学堂”,陈宝琛便任监督即校长。东文指的是日语,学堂聘日籍老师教授数学、历史、地理、体操和日语,目的是更好地向近邻日本学习。1903年,闽浙总督找到陈宝琛,要将福州东文学堂扩充为官立全闽师范学堂,为新式教育培养老师。虽有官方背景,但资金不足,于是陈宝琛向二妹陈芷芳求助(他的二妹嫁给台湾板桥林氏家族的林尔康),陈芷芳捐钱数万,加上各方面赞助,学堂办起来了,陈宝琛出任学堂监督,继续当校长。第一届学生便有后来写

《与妻书》的林觉民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陈宝琛坚持让学校开设与教育关联并不大的“农业工商课”,鼓励学生学习儒家一直较轻视的农业和商业,他写下“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作为学堂的校训。1907年,全闽师范学堂升级为福建师范学堂,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师范大学。

揭幕慈禧背后这位福州男的故事

从1905年开始,陈宝琛也担任福建高等学堂的校长,这是一所官办的大学预科学校。这样,陈宝琛成为当时福州仅有的两所高等学校的校长。此外,陈宝琛的夫人王眉寿在福建还首次创办新式女子学堂

俗话说,青山秀水出才子,这样的灵山秀水自然造就了螺洲古镇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除了帝师陈宝琛,你还知道有哪些名人出自螺洲古镇吗?快来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资料:海峡都市报、《炎黄纵横》·李玉林、

《末代帝师陈宝琛出处进退间的心态探析》

图片:网络,海峡都市报、王刚等如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