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等不?重疾险又“降价”了

还等不?重疾险又“降价”了

1.


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最近咨询保险的盆友像趵突泉一样突突冒。这是对保呗儿的认可吗?


还等不?重疾险又“降价”了



其中有个问题正好是我最近想写的:重疾险更新换代这么快,我是否还要再等等?


还等不?重疾险又“降价”了


总觉得后面还有惊喜大礼包系列


前有广受好评,纯重疾最低费率的百年康惠保;

后面又有奋起直追的康乐e生系列、昆仑健康保(至尊版)、瑞泰瑞盈等。

最近又涌现达尔文1号、好医保·重疾险(终身)。

还有几款带中症的多赔重疾险,比如长生福、吉康人生还有估计一个月后要上线的百年康赢佳。

我挑的眼花缭乱,你出的乐此不疲。真的是。

消费者迷茫了:到底要不要再等等呢?

保呗儿是不建议的。

2.


先说你们最关心的保费,真的是“降价”趋势吗?

保险产品价格——保费的拟定并不同于普通商品定价。

我们都很欢迎商家的价格战,道理很实在:能占便宜。

A降了,B没降,选A;

A降了,B也降了还有赠品,哟,这玻璃碗真好看;

A、B都降了也都有赠品,唔,勉为其难看看各自成分吧,哎哟,A的稀罕菌种比较多,选A。

……

以上,喝酸奶必舔盖儿、酸奶也舍不得扔的保呗儿之“酸奶怎么挑”经验总结。

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即使降价促销抢市场份额,决策者心里是有谱的。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一项项数据明明白白,加加减减无非短期少赚一点。

但保险不是这样的啊:你能说清楚百年康惠保一共能赔多少个人、赔多少钱,我保险公司能赚多少吗?

又不是能未卜先知的神仙,你不能,我不能,保险公司也不能。

所以保险产品的定价,都是有严格的精算要求的。保险公司有专门的精算岗位(核心岗位啊,总精算师都是保险公司top1集团成员了撒。所以代理人们能要点脸吗?表自称精算师了),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说起来很复杂(关键是保呗儿也不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这群牛人能将风险保费、成本费用、公司利润等诸多考量因素量化、平均化,给出产品均衡定价——保险费率表。

说白了,成本(其中大头:未来可能的赔付)都不清楚,保费敢一降再降吗?当银保监爸爸是吃素的?

3.


而照目前的重疾险新品趋势来看,保呗儿实在不认为还有降价空间。

从最纯粹重疾险的百年康惠保说起。

紧追的康乐C费率稍高,但是多了投保人豁免、轻症3次等保障。

条款极为相似的瑞泰瑞盈,拉长了缴费期限,争得保险杠杆优势。

昆仑健康保也是,对标康乐C保费略有优势。比康惠保略贵。

看到了么?纯重疾暂时就止步于此了,只能从一些细节上锱铢计较。没人和康惠保争重疾地板价,因为真的到头了。

后面的产品要创新,也只能从非纯重疾着手。比如带身故责任(哆啦A保等),比如现价只增不减(达尔文1号),比如重疾后+2次癌症赔付(好医保·重疾险(终身)),比如一些中症产品。

4.


就是这样,还是有粉丝晕乎乎问保呗儿,那我是买百年康惠保还是买还没出来的百年康赢佳?

保呗儿给举了栗子:

还等不?重疾险又“降价”了


最核心的需求,永远是重疾第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获得及时、充足的赔付。

回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